“老程啊,你别忘了,我从47年就在东北局工作了,我也算是半个东北人!说不好咱们还是族亲呢!”
另一个老头不甘示弱。
“几位,要不咱们先坐下喝口水?这么站着好像咱们没有椅子似的。”
李剑垚是不管他们多大的官,既然来了,那就一时半会儿走不了。
“对对,领导,快坐!”
爷爷也赶紧招呼。
几人坐下来,李剑垚给几人泡了茶。
“老李啊,这次我们下来就是为了调查一下,你们那个种子的事儿是不是真的,所以没有兴师动众。
我在这边干了这么多年,一听是你们这里搞出来的,就忍不住跟富春同志一起下来看看。
当年你是我的兵,料想你也不会骗我。
你也不用通风报信,我们时间很紧,调查完了我们就得回京。
所以,说说吧!”
老程开门见山。
两人盯着爷爷的眼睛,似乎要等着看爷爷给出来的说法是真是假。
“两位领导,这个事情是真的,我以我的组织性保证!
不过这个种子还只是个试验品,去年我们只有2亩地的种子,产量是1200斤每亩。
今年我们春耕的时候把这两亩地的产量都种了下去,种了350亩,另外给了县里和公社30亩的种子,全部产量都是1200斤,比原来的种子要提升一倍的产量。”
两人听的眼睛睁的亮亮的。
“不过这个种子到目前为止还没确定下来最终的稳定性如何,明年、后年会不会减产、最终减产多少,我们也不知道,所以这个事情也不能给定死了,就是高产粮。”
“都是老种子的一倍了,还不是高产粮?”
老程显然对于这样的答案不太满意。
“程爷爷,我多嘴一句,种子这东西还是要确认性状稳定性的,一般在第一代、第二代种子不会衰减明显。
但是到第三、第四代的时候衰减就会明显显现。
咱们别到时候说是高产,但是之后产量上不去,那就不好看了。您说是不?”
“你这个小鬼,就是你跟着你爷爷去的高原?我听老丁说你医术了得,种地也有研究?”
“嘿嘿,说起来这个种子来的倒是有点意外的。
当初我在家里后院种了几十株老玉米,等到开花的时候我把顶穗都给抽了,我爹从别处找了几个长的高大的玉米花给院里这几十株授了粉,这才结出来大的玉米棒。
后来我爷爷觉得要是这么大的棒子做种子产量一定高,这才有了那二亩地的原种。
按道理,这个种子的来源是杂交,我特意翻看了一些书,杂交的种子一般来说性状不会太稳定的。”
打仗,老程是内行,但是种地,那就不一定了。
“您等我一下。”
李剑垚起身去库房拿了两个玉米棒,一个是新种子,一个是老种子。
“您两位看看,这个小的是咱们原来种的品种。这个大的就是咱们的新品种。”
说着把玉米棒子递给了两个老头。
两人拿着一大一小棒子进行对比,马上就知道哪个产量高,哪个产量低了。
这个大的又粗又大,就这产量能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