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如此,星主任更对钱小明抱有更多的期待与认可——成为一名技术专家,不但要求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积淀,更重要的是,还需要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和工作背景,能在同一行业领域深耕,达到顶点再另求突破;这需要的不单只是时间,更多还有耐心、勤奋以及卓越的创造力、智慧与才艺的融合。
因此,红星轧钢厂的大多数工程师,大都在四十左右岁之间,青年才俊较为稀缺,能称之为杰出的年轻人更是少见,而在红星轧钢厂的三名技术专家中,年龄都偏长,真正说是从厂内一步步成长并培育出来,还是相对少见的。
然而此刻,红星轧钢厂内的三张年轻的面孔,尤其是站在他们中间的八级钳工作身份份,同样值得大家的尊敬与肯定——这份努力与坚持,足以令旁观者为之赞叹。
星主任心中暗自想着,也许红星轧钢厂的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就在不久将来。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里,红星轧钢厂内部随处可见星主任的身影,他不再孤行,多了一名忠诚的跟随者陪伴左右,不论在何时何处总有人影紧随。尽管对于普通员工而言可能觉得新奇,但得知那身影竟是一位技艺精绝、名噪一时的高级技工,众人的眼神中不禁多了分敬慕之色。
而当钱小明希望获得技术专家资质一事被技术部同事们公开讨论后,在厂区内外掀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对一线工人来说,八级技师已经是大多数人才可及的极限,有多少人为此付出辛勤的努力,甚至废寝忘食以求攀登更高的技术顶峰,那份执着却似乎成了一座永远无法跨越的巨大壁垒。
可钱小明的视角却完全不同。在他的眼中,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成功与地位只是自己追求职业道路中的几个重要站点,并未构成不可逾越的天堑——无论是与人共处的经验,还是专业领域的深入探索,都成为其个人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与精神支撑。
虽然,同时能够收获这份尊敬、支持乃至嫉妒的眼光的他,内心也颇为复杂。赞誉背后隐藏的质疑乃至贬低也不乏耳提,尤其是在面对易中海车间主任知晓其事情发展后的冷嘲一笑时——似乎,他认为考取高级技术人员资格的门槛并非如此简单、轻松,多年来红星厂中涌现出多少有心投身的技术员最终未能功遂之事,而眼下这所谓的高调展现又将如何影响他自己的未来与前程?
时间,总是能检验一切。红星厂的这一页即将翻开新的篇章,无论是挑战,亦或是机遇,都需要勇敢者去把握。而面对未来,无论是作为八级技师身份的骄傲与自豪还是成为工程技术专家道路上的成长与磨砺,在时间的脚步下终会显现各自的不同意义和价值。在追逐与坚守理想的征程中,每一步都显得格外重要和不凡。
有个手艺匠人想跳到工程师的位置去,那不过是梦想成空。
叶中原认定,即使张明远天赋惊人,恐怕也不容易通过这一关。
黄海中的看法与此相似,各种工人如机械师、锻铁工、电焊工,归根到底都在运用科技工具操作工作。
然而工程师的任务不仅仅是画出图纸,读懂机械图,还得擅长修机解决问题。
如今,国内的机械设备多依赖进口,在外国技术封锁的情况下,维修设备不仅花费不菲还得求人。
黄海中记得上回请维修工过来的情况,那些洋人是围着工作间转圈儿,绝不让人轻易接近他们的地盘,就怕技术外漏给对方。
这种情况下,想要升级为工程师谈何容易?
"嘿。考就去考,等屡次失败之后,就能深刻感受到那些障碍有多么难以逾越了!"
黄海中文思飞荡,畅想过当看到张明远落败时怎么挖苦讽刺一番。
贾东旭闻讯后,眼中有了一丝忧患之色。
他是担心张明远真正成为一名工程师,那样,他们之间的差距就像是从人间跨到天堂那么深远,现有的距离已经很大了,还好还有李爷爷这个八级技工可以慰藉人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有支撑。
但是,若是张明远成为了真正的工程师,那就彻底了不得...
贾东旭的眼里闪过一丝憎恨之光。
你这小子,为什么这么出色!
孙明远用力砸向铲锅的木棍,脸上惊慌转瞬即逝,再次抓起它继续做饭。
“李蓝、李蓝,哪儿去了!整天不见踪影儿,菜都不切不洗的,我看她是心气不足呢…”
经理室内,李白徳端起杯子,指尖不停地来回摩挲着,眼睛闪烁着深邃与迷茫。
前方的屏幕上,一位女性在全力工作的画面浮现。
与此相反的,则是对叶中原等人并不看好张明远的立场和态度,徐远方、王国民等人则是满腹信念。 这些人的自信来源并非别的,正是因为张明远的年轻和才气。
自从踏入轧钢领域,他在不过五年时间内已从小徒弟迅速成长到高级技工,在其他人大半生难以企及的高度上踏出了坚实脚步。
这样的成长,速度或许不可忽视——是否是半年、一年还是两三年呢?或许十年之期也只是三十几岁而已。
三十岁是男性步入壮年的好时机,而于轧钢厂则意味着拥有最青春活力,最朝气蓬勃的新晋工程师。这样的时间差他们是有耐心等待的。付出的时间不多,算一笔公平交易。
当然,在贾东旭他们眼中漫长的训练过程以及起步之路,在张明远看来只是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