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复没有拒绝邻居王阿姨的邀请,因为晚上吃饭时,他罕见点评了一下菜的咸淡,邹蔚君还挺惊讶。
“这是你第一次评价菜的味道。”
邹蔚君愣了之后又笑,说陈同复的住处选对了。
一个人生活在有烟火气息的环境里,多少也会沾染一些烟火气息嘛。如果还住在那种高级公寓,几天都未必能和邻居打个照面,确实会感觉冷清。
就像邹蔚君自己,原本租住在小区只为了谢骞去医院方便,谢骞的伤已经痊愈了,她现在却舍不得搬走了。
“搬当然有地方搬,但换个地方又要重新认识邻居,挺麻烦的。”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认识要花时间,认识了到熟悉又有个过程,邹蔚君从不认识到邻居到现在电梯里遇到了能聊几句,同样花了几个月时间。
不仅是邹蔚君,家政刘阿姨已经彻底融入了小区的家政阿姨圈子。刘阿姨会和其他阿姨一起结伴逛超市采购食材,会在收拾完屋子后和其他阿姨在小区中庭晒太阳聊天。
看得出来,刘阿姨也挺喜欢现在的小区。
本来只是租房,后来邹蔚君就把房子买了下来。
孩子大了得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谢骞早晚会搬出去,邹蔚君却是要留下的。因为刘阿姨打入了小区家政阿姨交际圈,邹蔚君现在经常能吃到新口味的菜品,还收到过邻居送来的烘焙饼干。
“你呢,和邻居们有这些来往吗?”
陈同复还真没有相关的经验。
他的房子虽然也有个小厨房,他基本没有动过锅铲。
和邻居们只是点头之交,他没吃过谁家送的小饼干,他也不会自己做甜点送给邻居们。
邹蔚君就那么随口一说,陈同复却在心里琢磨了很久。老天爷好像知道了陈同复的纠结,让他晚上回来就接到了王阿姨的邀请。
陈同复应下了王阿姨的邀约,又和王阿姨寒暄几句,回到自己屋里忍不住给邹蔚君打电话分享这件事。
“……我就那么答应了。”
“你不是说经常能闻见邻居家烧饭的味道吗?这下好了,你终于可以尝一尝邻居家的菜好不好吃了。”
好吧,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儿呢。
陈同复自己知道自己的毛病。
在外面,他应付各种社交都没问题,因为那些都是工作。
一旦脱离了工作环境,陈同复就不愿意再花精力和别人打交道。以前的他并不是这样,后来……反正他已经持续这种状态很久很久了,久到去邻居家吃顿饭都是打破了社恐僵局的行为。
陈同复觉得自己该给王阿姨家拎点东西去。
“没有空手上门做客的道理吧?”
“确实没有。”
邹蔚君的建议是拎点水果。
数量不用多,一定要少而精。王阿姨一家都是魔都本地人,有种精打细算的讲究,东西太多未必讨喜,少少两三样高品质水果正正好。
陈同复觉得这建议很不错,第二天他还真的去买了水果。
上午在家处理点工作,等到11点左右,陈同复提着水果去了王阿姨家。
“陈先生,太客气啦~”
王阿姨这样说着,脸上却很高兴,觉得陈同复懂礼数且没有看不起她家的意思。
王阿姨一贯如此热情,陈同复一开始还没什么异样。
快到饭点时王阿姨在外企当文员的女儿回来了。王阿姨给双方做了介绍,扭头钻进小厨房炒菜去了。
陈同复提出要帮忙,被王阿姨以厨房太小为由拒绝,他只能留在王阿姨家小小的客厅里和王阿姨的女儿大眼瞪眼睛。
陈同复不觉有什么尴尬,王阿姨女儿将他从头看到脚。
王阿姨总说陈同复不是个简单人物,女儿倒也承认妈妈有眼光,陈同复身上有种见惯大场面的闲适气度。如果真是人到中年还无家无业的外地男,哪会像陈同复这样淡然?
美中不足,这人是个闷罐子,话好像不多。
王阿姨女儿主动打开了话题,“听我妈说陈先生找了一份新工作,不知道具体是做什么的?”
王阿姨女儿自己在外租房住,偶尔会回这边吃饭,陈同复住了这么久只在楼道里和对方打过几次照面,压根儿就不熟。
陈同复生性谨慎,对于不熟的人不会透露太多隐私,就说自己最近在一家公益基金里帮忙。
“像做义工那样的吗?”
“差不多吧。”
“纯帮忙,不拿工资的?”
“有一点工资,不多。”
陈同复实话实说。
管理“筑梦基金”,陈同复确实是有工资的,但比起他以前的工作,在“筑梦基金”的工资真的很少——不是闻樱等人苛刻,是陈同复自己要求的,他对工资多少又不在意,如果他的工资太高,那“筑梦基金”每年的运营费用会高到离谱的。
王阿姨的女儿没有揪着这个点继续追问,很自然切换了话题,又和陈同复聊起个人爱好。王阿姨的女儿在外企当文员,收入不低,经常和一帮外籍同事玩,培养了不少爱好,尤其喜欢攀岩。
比起泡吧混夜店,攀岩这样的爱好非常阳光,王阿姨的女儿已经在尽力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陈同复却没get到对方的意图。
陈同复不喜欢任何户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