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沉思片刻,诚恳地说:“这……真的不是萧思温和耶律贤串通好的么?”
“若是我,面对一个心性不定的叔父,与其被猜忌,倒不如放手一搏,将其除掉……”
长孙皇后轻咳两声,示意他快别说了。
这些权术斗争,是可以在朝堂上说的么?皇帝总要顾忌自己的名声啊!
太上皇李渊酸溜溜地说:“谁知道这是不是耶律贤干的……”
以他的亲身经历来看,不是没有可能啊。
嬴政见此,不由想起一些不美好的事情。
果然,无论是皇帝还是储君,都不要贸然离开皇宫,即使离开,身边也得带着绝对可信的人,譬如蒙恬、蒙毅。
否则,谁能保证所谓的遇刺身亡不是有心人的阴谋?
刘彻说道:“萧思温和耶律贤,不会就是刺客的背后之人吧?”
从逻辑上推测,这未必不可能。
喝醉了酒……赵匡胤听到这里,心情格外复杂,他看一眼赵光义,心道他应该没这个本事。
赵光义作为赵匡胤的亲弟弟,一看兄长的眼神就知道什么意思,恨不能以死证清白。
天幕并未明说赵匡胤死于他手,可推测却是不少,总之他这一辈子,疑似杀兄夺位的帽子算是摘不下去了。
就算他没有谋害赵匡胤,几位兄弟侄子莫名死亡,也足以让他百口莫辩。
【耶律贤是一位明君,虚心纳谏,轻徭薄赋,改革吏治,选贤任能,称得上辽朝的中兴之主。同时,耶律贤采取对宋友好政策,两国处于短暂的和平时期。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亲征北汉,大功告成,随后不顾人困马乏,又打算趁势收复燕云十六州,为此不顾大臣们劝谏,执意率兵北伐,为后世上演了一出精彩绝伦的高梁河之战,赵光义本人一骑绝尘,不负车神名号,乘驴车将己方士兵和敌方士兵远远甩下,纵使中箭也没有影响他的发挥。】
【这么说其实有点损,但没办法,赵光义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已经称得上难看了,让人想为他辩解都不知从何说起。此次北伐的失败,宣告了辽朝与宋朝的关系正式破裂,此后辽宋两国摩擦不断。耶律贤是明君,但即使是明君也无法战胜客观因素的影响——他身体不好,有时甚至到了无法上朝的地步,皇后萧绰也因此参与大部分军国之事的决策,此时她不仅仅是辽朝后宫的女主人,同时也是这个耶律贤最好的助手和继承者。】
赵匡胤额角青筋毕露,本就比常人要黑的面庞更加黑了,刀子似的目光落在赵光义身上,刺得他一个激灵。
赵光义哭丧着脸:“臣弟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