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他的死,都是冯太后在背后下的黑手。
冯太后接过宫人手中的大孙子,温柔地哄了哄,说道:“这孩子,知道他孝顺,倒也不必这样铺张。”
宫人道:“这是太子殿下对太后的一片孝心呢!”
冯太后笑眯眯地看着怀中的孙子,眼里倒有了几分真心的疼爱。
别管拓跋宏心里怎么想的,既然他是这么做的,她就当这孩子是真心敬慕她这个祖母了。
比他父亲有良心,她想。
【冯太后的丧礼上,孝文帝穿着丧服,三公以下的官员也要跟着穿相应的丧,直到孝文帝将太后的的灵位供奉在太和殿这一程序结束后,公卿以下的官员们才能继续自己的工作。但孝文帝一时半会还恢复不过来,由于过度的悲伤,他的身体已经到了消瘦的程度,孝文帝仍旧不满足,要为冯太后守孝三年,在这三年内,他饮酒,也不吃肉,也不与妃嫔一起睡觉,孝心到了感天动地的地步。冯太后被葬于永固陵,而孝文帝在距离永固陵很近的地方营造了自己的寿宫。】
【寿宫其实就是皇帝在死前为自己预备好的陵墓,将寿宫修建在永固陵附近,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生前受太后抚养,死后也要长眠在祖母身边。不过这事还有些小插曲,孝文帝虽然打算死后葬在这里陪伴祖母,但后来孝文帝迁都到了洛阳。皇帝死在洛阳,总不可能安葬在以前的地方,这会非常麻烦,孝文帝就葬在了洛阳那边,陪伴祖母的愿望就此落空。朱棣迁都后,也把陵寝设置在了北京那边,徒留朱元璋的陵寝在南京,这也没办法。】
献文帝心想,这儿子莫不是故意的?
先是摆出一副孝顺祖母,恨不能与祖母在地下相伴的姿态,结果后来迁都了,葬在祖母身边这事也顺理成章地变成了空话。
冯太后毫不在意地说:“这没什么,只要他有这个心就好。”
君子论迹不论心,她那倒霉儿子连样子都不肯做呢。
朱元璋重重哼了几声,说道:“我不与老四计较!”
迁都算什么,留他一人算什么,他连老四造反都容得下,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就算后世子孙不葬在他身边,起码老妻大儿还能陪着自己,他乐得清净呢。
朱棣轻咳几声,神色有些尴尬:“真不是我不孝顺,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
迁都无论如何都不能改,那无论是他死后千里迢迢葬到南京,还是把亲爹陵墓迁到北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孝文帝为冯太后的准备的谥号是文明二字,这个谥号足以彰显出冯太后的功绩。古代皇后的谥号也是有讲究的,一般都是从帝谥,譬如光烈皇后阴丽华,她的丈夫刘秀是光武帝,光武是他的谥号,而阴丽华的谥号就是光烈。】
【阴丽华是第一个从帝谥的皇后,从前是没有这个制度的,皇后要么直接用皇帝的谥号,比如李夫人就是孝武皇后,要么就是独立谥号,譬如思皇后卫子夫,恭哀皇后许平君。而冯太后的谥号是文明,文是文成帝的文,而明则是对冯太后个人的褒扬,意义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