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捏起一块糕点,掰开一块放进嘴里,一边吃一边说道:“朕先说吏部的事,张卿,你们吏部还有多少地方的空缺?”
张想了想,说道:“回陛下,地方少有空缺,如今尚有许多储才还在翰林院闲置……”
其实,张意有所指,他实在搞不明白,如今的大明分明不缺官,皇帝为什么非要点五百名进士,这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储才就是储备干部的意思,而且进士和进士之间也有很大区别,也就是一甲,二甲,三甲的区别。
简单来说,一甲进士在朝廷吃肉,将来成为朝廷核心人物,甚至官员领头之人。
二甲进士在京师啃骨头,成为京官,在六部锻炼几年,合格后分到其他衙门任职。
三甲进士到地方喝汤,排名靠前的可以去偏远之地当个知府,后面的能补个县令就不错了。
“陛下,翰林院上有登记之进士二百余人!”
董伦趁机说着,言外之意就是不缺人,还有二百多人等着补缺呢。
“内阁缺人!”
大胖冷不防的说道:“很缺,很缺,臣一个人实在处理不了繁重的政务,臣请求陛下为内阁增加人手,为臣分担,也为陛下分忧!”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内阁现在就剩他一个人,等于一个空架子了,大胖都想提议直接取消内阁制度,省的累死个人。
“内阁的事等会再说,先说吏部!”
朱雄英敲了敲桌子,说道:“朕明白吏部的意思,说到底是北榜那五百名进士无从安置之事……”
“那四百多名三甲进士,吏部先登记造册,安置下来,平常让他们去城外各乡里,了解民生,每个月按九品官轶发俸禄,几个月后朕另有安排!”
“臣遵命!”
张一头雾水,完全摸不透皇帝的意思,也不敢多问。
“内阁的事,朕考虑了许久,决定从翰林院挑些学士过去补上!”
朱高炽和董伦同时一愣,但之后的表情却相差甚大。
大胖是开心,惊喜,嘴角挂着一丝笑意,终于有人帮他分担了。
而董伦就颇为紧张和激动了,自从刘三吾走后,翰林院能数的上名宿大儒的人也就只有他了。
这位七十多岁的“贝州先生”曾经当过先太子朱标的侍读,为人诚恳,做事严谨,为地方官时颇有政绩。
朝廷上下的官员纷纷猜测,董伦会代替刘三吾进入内阁,成为内阁辅臣,而且还会是首辅,毕竟他在朝中的名望,资历,能力无人可比。
“先生,你是曾经侍奉朕父亲的老臣,按理说,让你入阁,无可厚非,但如今的内阁非以往之内阁,朕就怕你不愿意!”
随后,朱雄英将新内阁的规矩说了一遍,听的董伦和朱高炽以及一旁的张是目瞪口呆,他们从来没听过这样的事情。
没有官职,爵位,俸禄,即使虚衔,散阶都没有,赤裸裸的白身入朝。
也就是说,想入内阁,必须要放下现在所有的一切官职,以布衣之身辅佐君王。
以前的内阁是大明朝廷下的衙门,新内阁则变成了皇帝个人的军师联盟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