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142章 二宫之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章 二宫之争(2 / 2)

“好了!”


老爷子朗声道:“太孙的事就不要再提了,没有其他事就退朝!”


“陛下,臣有本要奏!”


只见吏部侍郎翟善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太子太孙薨世,臣等悲不自胜,然国不可无储君,臣谏言,如今朝廷首要之事便是重新立储,稳定国本,以安四海之心!”


武英殿大学士方孝儒也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储君乃王朝之命脉,早立国本便能早日安定人心啊!”


“臣附议!”


以刚正廉明着称的凌汉,陈迪,暴昭等人也站了出来。


“臣也附议!”


老帅哥卓敬,杨靖紧随其后,刹那间,六部,都察院,六科,三寺等官员全部站了出来。


还没等老爷子开口,武将又开始表演了。


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四位老将带头,蓝玉领着一帮子勋贵紧随其后,五军都督府殿后。


整个奉天殿,只有寥寥无几的官员站着没动,九成的臣子都站出来让老爷子抓紧时间立储。


在立储之事上,这些平时不对付的文臣和武将竟然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


这些人憋了半个月,终于憋不住了。


可老爷子罕见的没有发火,反而很平淡的问道:“众爱卿言之有理,那你们觉得咱应该立谁呢?”


此话一出,殿内瞬间鸦雀无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储君之人,甚至私下都串通好了,只不过没人敢先站出来说话。


劝皇帝立储,这绝对是良言,于公于私都是正确的,任谁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可到了立谁的问题,这就要面临最为危险的站队问题了。


站对了,那就是拥立之功,新皇帝登基后必然都要视为心腹之臣,将来委以重任,前途一片光明。


可要站错了,罢官贬职事小,新皇帝要是记恨上你,人头落地,甚至抄家灭族~


“怎么?都哑巴了?”


老爷子看着下面的臣子,冷声道:“你们一个个让咱重新立储,倒是说说该立谁啊!”


刘三吾第一个站出来,说道:“陛下,按照皇明礼法,先太子虽然故去,但尚有血脉延续,臣认为,当立东宫皇孙为储!”


“臣附议!”


满朝文武,就连刚才没有说话的人也都跟着附和起来。


这一切全在老爷子的预料之中,他接着问道:“太孙薨世,东宫还有四个皇孙,你们觉得应该立谁?”


话音刚落,方孝儒站出来说道:“陛下,自古立储当以嫡长为先,太孙薨世后,当以淮王为长……”


黄子澄接着说道:“淮王仁慈宽厚,有先太子之风,臣认为,当立淮王为储!”


吏部侍郎翟善,茹常等六部,都察院文官纷纷附和。


此时,郭英朝着蓝玉使个眼色,蓝玉立马站出来说道:“陛下,我大明朝的立储制度当以嫡为先,淮王虽是长子,却是庶出,徐王虽是次子却是嫡出,立徐王为储名正言顺!”


傅友德,郭英,冯胜,张龙等老将,以及曹震,孙恪那些等淮西勋贵同时说道:“臣等请陛下立徐王为储,以正国本,以安天下!”


听到此话,文官立马不乐意了,翟善说道:“徐王虽是嫡出,却无治国之才,淮王虽为庶出,却有理国之能,淮王才是上上人选!”


蓝玉反驳道:“简直一派胡言,庶子焉能继承大位!”


黄子澄当仁不让,说道:“储君之位,有能者为先!”


曹震听不下去了,直接开骂:“去你娘的吧,没听说谁家把家业留给小妾儿子的!”


黄子澄气的全身发抖,说道:“朝廷之上,你岂能出言秽语,你这是藐视天威,陛下,请治曹震之罪!”


文官就咬着朱允熥无能,而武将就拿朱允炆庶出说事,在朝堂之上吵的不可开交。


老爷子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大鱼小虾,发出一丝摄人的冷笑,心中盘算着大孙子回来的日子。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