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的儿子,和她堪称两个极端。
他们回到大杂院的时候,他只有两岁。凭借着精致的长相、甜美的笑容、无师自通的拍马屁技能,很快就在大杂院里混的风生水起。今天在张家蹭个肉包子,明天在王家蹭块酱肘子,小口袋里总是装着小饼干、江米条之类的小吃。
比如,有一个周末,她出去买菜,问儿子要不要一起去,小朋友摇摇头拒绝了,还笑眯眯的跟她摆手:“妈妈再见。”
附赠一个抱大腿贴贴。
原主去买菜了。邻居张大嫂给自家11岁大的女儿洗头,用的水很热,小姑娘被烫的吱哇乱叫,张大嫂就使劲儿按着她的脑袋,避免她挣扎着跑掉,嘴上还念叨着:“热点洗的干净。头皮烫的舒服。”
两岁的蒋世宇就在旁边敲边鼓:“大妈说的对,热点洗的干净,舒服。”
张大嫂:“你瞧瞧,你还不如世宇懂事儿呢。他都知道热点洗的干净。”
小姑娘直接爆粗:“他懂个屁。”
张大嫂:“你怎么说话呢,说脏话不对。”
蒋世宇:“大妈说的对,不能说脏话。”
张大嫂:“对对对,世宇说得对,你比姐姐强多了。”
被摁着烫脑袋的小姑娘差点气死,她妈一边摁着她一边夸旁边站着的小豆丁,好像她是捡来的,那才是她亲儿子一样。她奶奶在一边嘎嘎乐。
蒋世宇喜获一把小饼干。一边吃一边继续唠了会儿嗑,然后才溜达着走了,到另一个邻居家去串门,收获一把江米条。
他不光自己吃,还装口袋里给原主吃。
原主不厌其烦的叮嘱他:“不要吃别人家的东西,想吃什么告诉妈妈,妈妈给你买。知道吗?”
不能占别人的便宜!这让人家怎么看她?
而且,担心孩子是因为亏嘴才这么做,她提高了在食物方面的开支,经常买些肉蛋奶回来,结果这小子每次都拿着小勺子往自己碗里扒拉一堆,但是最后又不吃,全都倒给原主。回头照样去外面蹭吃蹭喝。
大院邻居们都打趣她:“你可真会教孩子。”
小小年纪就知道从外面扒拉东西回家孝敬亲妈了。
他们都是开玩笑说的,并没有恶意。
原主也只能尴尬的笑笑,心里哭唧唧,六月飞雪也不足以诉说她的冤屈,她一个死要面子把骨气和尊严放在第一位的人,怎么可能教孩子这个。
但她也不可能告诉邻居,她没教,是孩子自己学的,或者是孩子天生的。那对孩子不好。
原主在心里唾弃蒋家那边的基因,以及头两年这孩子在太爷太奶跟前不知道学了些啥。
她回家关起门来继续教育孩子。然而并没有什么用。他不但在大院里免费吃喝,还会哄着托儿所的老师多给他分块饼干,哄骗托儿所的小朋友从家里给他带大白兔。
然后,管厂同事们就开始打趣她:“你家那小子可厉害了,我闺女晚上睡觉都念叨着明天别忘了给他带糖吃。”
原主尴尬的脚趾抠地。
她特意买了不少零食放在家里,送孩子去托儿所的时候还给带上一些,嘱咐他和小朋友分享,但是每次回来,他口袋里的东西都有增无减!
但这孩子鬼精鬼精的,知道舅妈对他们娘俩不怀好意,从来不会舞到舅妈跟前儿去,从不跟舅妈单独在一起,也不怎么和跟他同龄的表哥一起玩,姥姥家的东西也统统不要。
就这样,原主的大嫂还时不时的就阴阳怪气几句。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孩子从小就这样,长大了能有什么出息。”
原主虽然对儿子到处占便宜的行为不认同,但是对大嫂更反感,直接开怼:“你有出息,你全家都有出息!你和你娘家人全都花着我哥的钱,掌心朝上,和乞丐没什么两样。世宇还小,邻居大妈大婶给他点吃的正常,你娘家那群人靠着我哥养活,那才是真的没出息呢。”
这话一点不夸张。原主大嫂来了京城之后,作为jūn_sǎo ,被安排到供销社当售货员,每个月赚的钱票,全都寄回自己老家了,还得花她哥罗平的钱额外买东西寄回去。她娘家人养了这么个女儿,真的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