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婆子佝偻着背出门了。她现在一句话也不想说,她也是六十岁的人了,还在四处奔波。村里像她这个年纪的老太太,都在家里享清福了,也就帮着做点家务,哪儿像她,家务得干,还得下地干活,还得为这个不省心的孩子操心。
她这辈子,到底图什么啊?
方明月等她出门以后才陷入沉思,她明明之前就重生了,怎么会突然忘记了上辈子,还差点把自己嫁出去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她重生还有什么意义?
她不会再次忘记吧?
想到这里,方明月拿出一个本子,在上面写了一句话:嫁给杨爱军。
这样,就算她失忆了,应该也能通过这句话提醒一下自己。
现在,方明月的脑子里有了两道执念,不能嫁给知青,按本子上写的去做。
田小娥速度很快,当天就把事儿办妥了。
反正双方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退就退了。
王家答应的很痛快。
前两天方家断亲的事儿,他们也听说了。这么头脑不清醒的人家,也是震惊他们全家了!
所以,田婆子一提亲事作罢,他们立刻就同意了。主要也是想及时止损,这么一户糊涂人家,还这么容易就出尔反尔,谁知道以后还能干出什么事儿来呢。
他们是要让儿子去当上门女婿,但也是要尽可能的给儿子找个好人家,而不是让他进火坑。
方明月退亲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
田婆子只好不停的解释:“也不算退亲,之前就没完全说定。现在孩子想了又想,觉得不合适了,那就算了。强扭的瓜不甜。”
大家心里不屑,嘴上说道:“是吗?还以为你们是说定了呢。那以后你们可得睁大眼睛好好选,别选一个退一个的,对人家男方影响不好,对明月的影响更大啊。”
呸!跟你们家扯上关系,那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田婆子:“……”
宝珠都没想到方明月和田婆子的效率这么高,本来还以为需要折腾几天呢,谁曾想人家一天就搞定了。
她只好半夜又去了一趟老宅,重新给方明月封印了记忆。
临走的时候往桌子上瞥了一眼,就看见了本子上硕大的“嫁给杨爱军”几个大字。
宝珠嘴角抽搐,给她换了几个字:不嫁人!不嫁人!!不嫁人!!!
自己过吧,谁都别去祸害。
方明月一觉醒来,就把昨天发生的事情忘记了。记忆停留在了前一天,她和王三林还谈婚论嫁呢。
她看着本子上写的“不嫁人”几个字,觉得这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她不能和王三林结婚。就好像她明明觉得许山川很好,但是脑子里却有个声音不停的告诉她不要嫁给知青一样。
于是,她又一次找到了田小娥,跟她说:“妈,我觉得我和王三林不合适,我们的亲事就算了吧。我现在不想嫁人,等我想嫁人的时候再告诉你。”
田小娥瞪大眼睛,惊恐莫名。
“明月,你和王三林的亲事,昨天就退了。你不记得了吗?”
方明月:“说起来也奇怪,昨天发生的事情,我完全没有印象了。”
田小娥:“!!!”
“我觉得你最近有点撞邪,今天晚上我得把老妈妈叫来,给你叫叫魂儿。上次你也忘了好几天的事儿。”
老妈妈是上泗对神婆的称呼。两个妈字都带儿化音。
“不用了吧。我现在好好的。反正我不想嫁人,以后你就别给我找了。”
田小娥:“……”
不嫁人怎么行?以后等我和老头子去了,你一个人怎么生活?
但是她也了解方明月的脾气,要是再说下去,孩子就该急了。
徐徐图之吧。
田婆子和方明月都消停下来了。她俩不闹妖,上泗的空气都平和了不少。
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杨爱军同志来了又走,浑然不知自己躲过了一劫。人家在一周目娶的是部队战友的妹妹,小日子过的不知道有多顺利。这辈子,人生应该可以回到正轨了。
杨爱军走了之后,一个周六的晚上,宝珠又去帮方明月解开了封印。
第二天一早起来,方明月惊恐的发现,她果然又一次失忆了。而且已经错过了杨爱军回家探亲的机会。
“啊——”
方明月崩溃的大吼大叫。
老天爷为什么要这样玩儿她!难道让她重生一次,是为了让她吃苦吗?
她回想起自己这辈子的遭遇,不管是重生前还是重生后,似乎都比上辈子差了很多。
想想自己刚重生时的雄心壮志,再看看现实的情况,方明月是真的要疯了。
不行!不能这样下去!
她必须立刻马上见到杨爱军。谁知道她还会不会再次失忆?
她冲到田婆子的房间去翻找,她妈攒了几百块的棺材本,她是知道的。
她要拿到这笔钱,离开这里,去找杨爱军。
尽管她连杨爱军具体在哪个地方服役都不清楚。
但是她现在根本不会思考,她的脑子彻底懵住了。整个人被执念支配着行动,就像一个失魂的木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田婆子看着她翻箱倒柜,东西就胡乱的扔在地上。连忙上前阻止:“明月,你找什么?啊?你说出来,妈帮你找。”
方明月愣怔的看着她,眼神却丝毫没有聚焦:“妈,你攒的钱呢?快给我,我得出趟远门。”
“你去哪儿啊?你要出远门得开介绍信啊,你想去哪儿,妈陪你去。”
田小娥觉得女儿不太正常,决定先顺着她。
“我去给你找个女婿。”方明月笑嘻嘻的,一脸娇羞。
田小娥被她这模样吓得汗毛都立起来了。
她小心翼翼的说道:“那咱们得好好准备准备,你今天先收拾东西,明天一早,咱们去找大队长开介绍信,妈陪你一起出门,好不好?妈还没出过远门呢。你收拾完东西,今天先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才能精精神神的出门,看着也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