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玄幻>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 第472章 吴灵之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2章 吴灵之光(1 / 2)

《龙文字典》开始发售的时候,吴国使团和秦国使团也先后抵达自己的国家。


阖闾准备了盛大的仪式,欢迎许石归来。


黄土垫道、清水洒街。


吸引百姓观看的同时,也向百姓们展示了万册书籍。


一驾驾独轮车上运载的,不是金银、不是珠玉,而是书籍。


万册书,用了上百驾独轮车。


连车带人,一眼望去蜿蜒上千步。


围观的百姓更多,不仅是整个都城的百姓围观,周边城镇、乡村的百姓也都闻讯赶来,目睹这一盛况。


“这么多书,都是哪来的啊?”


“听说是姜国送的。”


“瞎说,分明是买的!”


“那你说说什么价?”


“一个钱一本。”


“这价钱跟送有什么区别?”


众人围绕“送”和“买”争论的时候,一个人带偏了话题。


“这车看着挺不错的啊?”


“听说也是姜国送的。”


“走在路上一点都不颠,也不歪,真好使。”


“要是有个这车,搬运东西就方便了。”


“我知道,我知道,这车是姜国特产,赠送咱们这一批是用大王名字命名的,叫吴灵之光。”


阖闾在成为国君之前被称作公子光,光就是他的私名。


吴灵之光,这名字不用想,绝对是根据大王名字命名的。


姜国又是赠书,又是赠车,而且用大王的名字给车取名,这让吴国人想起了百年前。


晋国派遣一支成建制的jūn_duì 来到吴国,帮助吴国搭建jūn_duì 、训练士兵、制造战车。


当时蛮荒小国的吴国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力量,感受到了文明世界的曙光。


现在,历史重演!


姜国没有派遣jūn_duì ,而是带来了书籍、文字、钢笔,以及油盐酱醋,还有吴灵之光。


所有吴国百姓都骄傲的挺起胸脯,自豪而光荣。


长长的车队、马队抵达王宫,阖闾亲自站在城门外迎接。


看到国君这般礼遇自己,许石三步并做两步,一个滑步跪地。


可惜阖闾眼疾手快,双手一架将许石搀扶起来。


“爱卿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许石伸手指向身后数里长的车队、马队、人队,“君上,石幸不辱命!”


阖闾却紧握着许石的手,大笑道:“你平安归来,就是最好的礼物!”


一个满头白发的年轻男子走过来,“君上,外面风大,还是回宫再叙吧。许使者一路舟车劳顿,也需要歇息。”


阖闾顿时醒悟,牵着许石的手向宫中走,“孤已经为你备好酒席,接风洗尘。还有许多人要一一介绍与你。对了,这是伍员,伍相!你们以后要多亲近……”


酒席上,许石向阖闾汇报此次经历,并献上姜国赠礼的礼单。


宫人也将字典、钢笔等精巧物件捧上来。


阖闾自己把玩的时候,大手一挥,让宫人向其他官员展示。


呈给阖闾的《龙文字典》有龙阳亲笔签名,以及一段赠语。


阖闾虽然不懂龙文,但是能感受到签名和赠语中那铿锵的锐气,虽不明、但觉厉。


目光如炬,循着龙阳的笔迹一勾一划的移动着。


“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锷。


淬绿水,鉴红云,五采焰起光氛氲。


背上铭为万年字,胸前点作七星文。


龟甲参差白虹色,辘轳宛转黄金饰。


骇犀中断宁方利,骏马群騑未拟直。


风霜凛凛匣上清,精气遥遥斗间明。”


阖闾闭上眼睛,仔细感悟。


赠语中的字,他一个都不认识,但是通过那剑气升腾的银钩铁画,阖闾体悟到一种高深的意境。


跨越文字,直达精义,与阖闾强烈共鸣。


“龙文真好,龙文真妙!”


只是可惜,这意境不全,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有种不上不下的感觉。


再看钢笔……


巴掌的木匣子里垫了一层金黄色的绸缎,绸缎正中是一根泛着冰冷金属色的圆柱。


阖闾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玩剑,以及收藏剑。


跟秦始皇专攻手办不一样,阖闾的藏品全都是剑。


《越绝书》关于陪葬品的记载:“玉凫之流、扁诸之剑三千,方员之口三千,盘郢、鱼肠三千在焉。”


每种三千口,合计九千,近万把大宝剑。


纵观古今帝王,“万剑归宗”式陪葬,阖闾是独一份,无论质还是量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也正因此,后世秦始皇、项羽、孙权等人都先后发掘阖闾墓。


所以,不用怀疑阖闾对剑的喜爱。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