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第3章 崇祯弹奏的狂想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崇祯弹奏的狂想曲(2 / 2)

王承恩跺跺脚,浑身难受,地面的雪还没有积起来,就化成了冰水。


王承恩召集了几个东厂番子,骑马去了北镇抚司。


······


亥时已过,御书房里。


如小儿臂粗的鲸油蜡烛,已经燃烧尽了,只剩下星星点点之火。


一个小太监悄无声息进来替换新的蜡烛,外面天色不早了,皇帝陛下是否安寝?皇后娘娘已经遣人过来问询。


小太监回复了来人,圣上还没安寝。


他可没有王公公的胆子,敢劝皇上什么“天色不早了,皇爷爱惜龙体,早点歇息。”之类的话。


估计他要是说了,杖责二十是最轻的责罚。


御案前,崇祯接着批阅奏折,现在的他有点亢奋,刚穿越过来就成了拥有实权的皇帝,想想就有点小刺激。


他集合了前任可以看懂古文的优势,又有现代人不拘泥于形式的特点。


批阅堆积成小山的奏折,在现在二合一,叠buff的崇祯皇帝手里,那是得心应手,效率贼快。


现代社会那些考试前,临阵磨枪的学生,翻起资料书课本往脑子里硬塞,哗哗一个小时一本书,看起来效率贼猛。


甭管看没看进去,看进去多少?


你就说看得快吗?


那些歌功颂德、溜须拍马的奏折,看一眼就能筛选出来,直接弃之高阁,不批不否,感谢万历皇爷爷发明的留中不发。


这些上奏折的人,一律记在小本子上,来日寻个别的错处,统统发配到边远地区,支持大明文教事业。


不是喜欢写写画画,满纸仁义道德荒唐言吗?


统统把你们弄去给边远地区,部落牧民宣扬儒家教化。


还有一些子曰不停,满纸废话,最后留下一两行字才写一点干货的奏折,直接描黑驳回,令其重写。


只要不是十万火急的军机重事,他也不会说哪里需要修改,就是不停让上折子的人重写。


直到上折子的人,自己能悟出来为止。


这是崇祯新的发明,批黑就是不满意,批红就是满意、可行,批蓝就是再议,你们阁臣看着办的意思。


他已经派遣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曹化淳,把自己这位皇帝的批阅奏折的新规矩,都告诉了内阁诸位阁老。


这种对批红票拟权的严重修改,要是遇上一个强力的首辅,肯定是要闹脾气的。


现在的首辅是黄立极,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


那个尸位素餐的老家伙,和魏忠贤是老乡,也算是半个阉党,正在惶恐新皇怎么拿捏他。


自然对皇上的口谕,是无不遵从,内阁其他阁臣也是如此,所以对于这样听话好使的内阁,崇祯是不打算撤换的。


阉党又如何,只要听话就行,崇祯可不想以后早朝上,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大臣们争执不休。


小山一样的奏折很快就肉眼可见的消失,到了最后,崇祯看到了一篇有意思的奏折。


奏折的意思很简单,奏请皇帝停止苏杭织造官办,撤回苏州织造太监李实,此人是魏忠贤的亲信,大大的阉党,奏折最后还说皇家要与民生息,不与民争利。


崇祯看看内阁的票拟批注是,“此事可行,敬请御览。”


可行?可行个嘚,这里的民恐怕不是平头老百姓,是你们这些官绅吧。


崇祯看看上折子的人,工部郎中王守履,嗯,是个东林党,朕喜欢。


想到这里,他兴致勃勃,挥毫泼墨,大手一挥,写下“不准”两字,直接描黑驳回。


崇祯心里呵呵冷笑,与民生息,不与民争利,你王守履心中的民,可不是朕心中的民,哼,咱俩想岔了,那就不是一路人。


记得王守履好像是山西人,天启年间进士,崇祯蹙眉,他突然想起来一个差点忽略的群体——晋商。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