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听她这么一说,暗衬莫非自己格局还是小了?
“柱子也不行?”
张海杏抿着笑点头。
“怎么说呢,只有六七分吧,距离真正的谭家菜,其实差了很多。”
“我猜柱子的爷爷,并没有学到真正的传承。”
陈锋叹口气,没办法,文化习惯如此,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华夏很多古代技术都是如此。
早在先秦时代,我们就发明了“复合件铸造技术”、“铬盐防氧化层”的技术,但这种领先欧美两千年的高端冶金技术居然断绝了!
类似的技术还有很多。
“难怪你嘴这么挑。”
过了一会,院子就响起了棍子拍打衣服的声音。
陈锋、陈莉出来一看,发现是郭春花和周清,她们在洗衣服。
“娘,我帮你洗衣服!”
陈莉十分积极上前,准备玩水。
周清嫌弃道:“去,去玩你的玩具去,少给我添乱。”
陈莉很委屈。
“娘,我真想帮你啊。”
老太太拿着凳子过来,说道:“你肚子大了,就别忙活了,我来洗吧。”
周清笑着说道:“娘,哪有这么金贵。”
陈莉没能实现玩水的愿望,只好来找张海杏画画。
晚上没有电视机、互联网,那是真的无聊。
陈锋也拿出纸和笔,开始按照自己脑海中的国画技巧,进行验证性的绘画。
新发电厂启动后,这边晚上的电灯关闭频率就降低了很多。
这个晚上没有停电。
十点多,陈莉打瞌睡,洗完脚就上床睡觉。
陈锋画到了十二点,才慢悠悠上床。
第二天,吃完了早饭,护送老爷子去街道办,申请把前院的空地改成集体鱼池。
对于大院挖鱼塘,让全院获得一个集体的鱼肉来源,街道办全力支持。
甚至王主任还想要推而广之。
不过想要顺利推广,还要看这个鱼塘的经济效益。
百姓心里都有一本账,要是鱼塘的经济收入超过自家种菜,他们肯定都是愿意的。
“小锋,你读书多,你们院子的鱼塘大概可以养多少鱼?”
陈锋也只能通过自己在图书馆看到的渔业知识做一个推测。
“如果定期投喂一些稻草、麦秆之类的,大概100尾左右。”
一亩鱼塘可以放养400至600尾草鱼,搭配混养鲢鱼200尾、鲤鱼50尾。
前院面积不大,绕着回廊边挖,留出走道,最多挖开100平米左右。
100尾鱼,基本是极限了。
“才一百尾,那就算了。”王主任放弃了。
一年获益最多三十多块钱,分下来的收益,还不如他们各家种菜,毕竟韭菜、白菜可以多次收割。
回到院子,就看到附近院子的小屁孩都来了,全都在水沟里玩水。
不知道谁想出了一个放船的主意,陈莉他们几个一个个拿着折叠好的纸船放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