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看!”李卫国好奇的接过了电报,看了一会儿,表情也变得奇怪起来,并说道,“老徐,你怎么看?这个阎老西可算是你的老乡,这个忙我们帮?还是不帮?”
“跟他是老乡倒是没错,而且严格说起来,我还算是这位阎长官的学生,我早年在山西国民师范学校读过书。不过这人对我党的仇视可是由来已久,要不是鬼子逼的,他还不一定会跟我们合作,他这次前来避难,我觉得还是得防备,我不太放心这个人。”
说起来徐向浅和阎锡山的老家挨得挺近,但是却注定了不是一路人。若是徐向浅是在阎锡山麾下,按照阎锡山的用人原则,身为五台人、而且还与阎锡山老家挺近的徐向浅绝对是阎锡山身边的亲信。不过也正好没有跟阎锡山,才给我党送来了一个元帅。
历史上,这阎锡山就知道重要五台人,排斥他乡人,结果最后败在邻村的徐向浅手中,也算是天注定的。
“阎锡山这人在处理政务、发展经济等工作上,我党人员都得认真学习人家阎锡山是如何把山西治理的井井有条的。但在其他方面,我就看不怎么上这个阎长官了。
这人两面三刀,跟他为友,得时刻防备他在你背后捅刀子,之前冯玉祥、李宗仁可是被他坑惨了的。抗战之前,他仇视我党的力度,不比老蒋差,加上这个人消极抗日,对我党迟早是一个威胁。”
李卫国想到后面阎锡山配合老蒋掀起反共高潮,又差点投靠鬼子,李卫国早就想收拾他,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之前的东征,算是给他一个教训,就看他后面还敢不敢再跟我党为敌。
若是还是按照历史一样,掀起反共高潮,李卫国也不介意把阎锡山以及他的晋绥军送入历史长河中。在他看来不抗日的晋绥军,还不如让其消失,免得后面给我党增添一个劲敌,到处抢胜利果实。
“卫国,你的意思也不同意阎锡山到陕西避难?”徐向浅问道。
“谁说我不同意,你跟中央说,可以答应让阎锡山来陕西避难,地方就让他去宜川县的秋林镇。”
李卫国出乎意料的说道。
“卫国,你刚才不是说阎锡山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吗?那你还同意把他放在我们根据地?”徐向浅疑惑的说道。
“他是一个不稳定因素没错,但你想想这个不稳定因素的一举一动在你的掌控之中,是不是要比不在你掌控之中好。若是他真的作出不利于我党的行为,我不介意让他知道得罪我党的下场,让他看看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是国共合作时期,而且我们的实力也弱于国民党。所以现在我们还是得抓住抗日大旗,共同抗日,既然阎锡山都主动求上门了,我们再怎么也得给他一个面子,免得老蒋他们说我们不合作抗日。
不过你给陈更发电报,这个事让他去亲自迎接阎锡山,得做出我们对其看重的样子,顺便再让他派一个团进驻宜川县城,至于宜川县城以东的地盘可以暂时借给阎锡山使用。”
李卫国带着玩笑意思说道,但旁边的徐向浅的徐向浅还有周围的几个八路军干部,或多或少听出了李卫国的意思。他们都在为阎锡山默哀,千万别得罪我们副总司令,不然你的日子,哼哼。。。。。。,自己想去吧。
李卫国知道现在阎锡山的地盘主要在黄边边上的那些山西县城,包括他的一些工厂都在这些地方。虽然阎锡山的资产除了他在太原第一次保卫战之前搬走了一些,剩下的都被八路军、傅作义、日军三方面给瓜分了,其中八路军和日军分得最多。
不过阎锡山也不傻,知道哪些机器设备、物资搬不走,但是把现金这些东西都给拿走了,李卫国可是一直惦记着呢,管他是多少,有机会也一定要抢过来。
“好的,我这就去回复中央以及陕西军区,让他们去落实这件事!”
。。。。。。。
此时山西黄河宜川段东岸,一支有点狼狈的队伍正在慌张的赶到黄河渡口处,这里离着壶口瀑布也挺近的。此时的黄河早已经没有了厚厚的冰,壶口瀑布的巨大的流水声,即便是隔着一两公里远也能听见,可是这一行人却没有心思去欣赏这个伟大的自然奇观了。
在这支队伍到了黄河边上时,上百艘大小不一的渔船在这里等候着,这一行人连忙上了船,命令立即划船,很快上百艘船都今开始朝着黄河西岸而去。
“老汉,我们暂时安全了,没有船,鬼子是追不过黄河的。”
一艘较大的渔船上,一个戴着眼镜、穿着晋绥军军装的军官望着已经驶离黄河东岸的船队,对坐在同船上的穿着厚厚军大衣的阎锡山说道,这人正是阎锡山的老乡加亲信----杨爱源。
“过了黄河就好了,次陇兄(赵戴文的字),实在不好意思,你都这么大年龄了,还让你跟我一起逃难,百川无能啊!”
阎锡山对着旁边一个年龄较大,头发已经全白了的老年人说道,这人正是他的军师赵戴文。
“百川你不必如此,有难大家一起渡过,你不用太过自责,只要我们保存了实力,才有助于我们把日本赶出山西。”
此时的赵戴文穿的很厚,今年他已经73岁了,这个天气也不是很好,黄河上的风也不小。而在他旁边则是他的儿子赵宗复在照顾着他,这位地下党员潜伏的够深,反正阎锡山不知道自己军师的儿子是gcd。
“次陇兄说的没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听到军师的安慰,阎锡山这才放宽心来。
“老汉,八路军在岸边等着我们呢!”就在这时,杨爱源看着黄河西岸出现的骑兵,连忙对阎锡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