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大夏金币
其实,此时的卢灿,已经不适合出席很多活动,譬如今天的鉴宝大会。
他在基层的民众中,还是很有声望的,无数人听过他一掷千金豪买各种艺术品古董的事迹,否则也不可能短短五年间就筹办如此规模的虎园博物馆。
因此,他一现身,就让鉴宝大会所在的大礼堂轰然喧闹起来,许多藏宝人捧着手中的“珍宝”,希望卢灿能看一眼。一瞬间,原本秩序井然的大礼堂,乱了套。
“你赶紧坐下来吧。”黄苗子负责的是瓷器类鉴定,瓷器是大类,今天藏宝人中,十有三四都是瓷器,忙得很,他挪了挪屁股,将自己身边位置空中来,又对卢灿招招手。
卢灿连连摆手,“不了,我就是来看看,不掺和你们的事,一会就走。”
没理会汹涌而来的藏宝人,会有组委会的安保处理,卢灿与鉴定台上的十几位老师,一一握手,直到陈迩冬面前时,停了下来,笑道,“陈老,这次古博会非常成功!您老为香江艺术圈开辟先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陈迩冬微微错愕,旋即拱手笑道,“哪里哪里!同僚们群策群力,老朽不敢居功!”
这次古博会的组织方为香江古董收藏协会。这家协会又是由香江收藏家协会、香江古董协会、香江艺术家联合会等四家组织联合而成,陈迩冬原本是香江收藏家协会会长,华南文联副主席,借助中英联合声明之大势,陈迩冬就任第一届香江古董收藏协会理事长。因此,虽然古博会的发起人是张宗宪,可分功时,陈迩冬因为是主办方的理事长,依然要占据首位。
所以卢灿的话并没有错。不过,有人不太高兴,轻笑一声插话,“老陈确实辛苦,每天接待各路来宾,喝茶喝得嘴巴都发苦吧?”
这话就有点阴阳怪气。
卢灿扭头看去,认识,御园堂的老板于仲秋,此人是张宗宪的好友,来自台北。
有关第一届香江收藏协会理事长之争,就发生在台北帮和华南帮之间。相对而言,以卢系文博力量为代表的香江本土势力,反而没怎么掺和。
因此,卢灿“抬举”陈迩冬的话,势必招来台北帮的不痛快。
当然,他这话针对的是陈迩冬,而非卢灿。
亚视的几台摄像机对着呢,黄苗子连忙起身和稀泥,笑着向左右压压下,“都坐下吧,鉴定会下午场,马上就要开始,阿灿,你就在疑难鉴定组找个位置坐下,帮我们做最后把关者。”
黄苗子此老,说起来也算是卢灿的师门长辈。
吴湖帆先生的妻子潘静淑,与张老的夫人潘苏,同出潘祖荫一门。潘苏少年时学画,临摹的就是姑姑潘静淑的金碧山水,得过潘静淑的点授。黄苗子三十年代在沪海学画时,也曾经拜吴湖帆潘静淑门下,也受过潘静淑的指点。因此,捋一捋的话,黄苗子与潘苏算得上同门师兄弟。
正是因为潘苏的介绍,黄苗子才得以进入香江艺术基金,担任卢家的代表。他虽然也加入华南文联,可和台北帮的人,关系也不错,因此一直充当双方的和事老角色。
经他这么一说,卢灿倒是不好意思马上就走,于是坐在鉴定台右侧的茶几旁。
同样坐在这个区域的,还有苏富比拍卖会艺术总监,英国人安泰富,主要鉴定油画和粉彩;法国德鲁奥拍卖行香江艺术总监勒维尔;古籍书画及杂项鉴定大师,亚洲艺苑的大掌柜陈伟。
这一区域,原本就是留着鉴定“疑难杂症”的,主要是指来自欧美的一些艺术品,这方面香江本土鉴定师偏弱,另外,杂项包含的门类太广,也需要有人分担。
卢灿就这么被塞进疑难杂症组。
前面的鉴定师傅,各个都很有水平,疑难的物件,数量极少,卢灿四人坐在一侧,前半个多小时都在喝茶,看别人鉴定,遇到有价值的物件也会上手欣赏一下,仅此而已。
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珍稀之物出现,到目前为止,价值最高的一件,是元末的定窑白莲花盏。其实,元末的定窑已经步入全面衰退期,这件东西之所以还能算是珍品,纯粹沾了宋五窑名气太大的光。
没多少收藏价值。
又浪费几十分钟,卢灿有些无聊,准备起身离开。
“阿灿,等等,这件东西,你……你们几人帮忙看看,洋货,看不准。”北山堂掌眼袁殊,负责的是钱币类,手指尖翻滚着一枚光灿灿的金币,笑着对卢灿这边示意。
终于来活了!
很快,现场主持人带着一位中年男人过来,看那棕褐色的皮肤和容貌,这位藏宝者是一位印度裔——香江有不少印度裔,大多数是几十年前英国人募兵时来港,其后人就留在香江定居。
方形盒子,绒布垫底,上面放着一枚金币。
金币正面朝上,露出一个手持权杖的人物坐像,旁边是一圈棕榈叶条。
这是一枚古欧洲金币,这是卢灿的第一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