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缓缓开过来的黑色加长劳斯莱斯,温老汉也算感慨万千。
早几年,温家可是背着“卖女儿且一卖就是俩”的名头,遭人私下议论好久。
可现在呢?还有人说吗?
没了!不仅没了,还不是一个个抱紧温家大腿?瞧他们那个羡慕样!
陈家那才是真正“卖女儿”!
呵呵,可惜,陈老头命不好,他女儿连个名分都没有!
自己两个女儿也争气,小六子已经怀上卢家的种,要是个男孩,那就更好!小幺阿玉也不错,据说很得女婿的喜欢,混得风生水起……
温老汉经常瞎琢磨,整个岭上,要不是我温家“卖了两个女儿”,能有今天?
在他胡思乱想中,卢灿挽着温碧玉下车,笑着摆摆手。
温老汉赶紧招呼,“回来啦,家坐……”
随着卢灿的到来,温家在很短时间内,亲朋旧故集。
这两年,卢灿的事业越发做大,来岭上的次数逐渐减少,每年顶天两三次,所以,岭上的这帮人,想要见卢灿一面,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好在卢灿的态度没什么变化,每一位进来的宾客,他都拿着香烟,一一礼敬。
随着人越来越多,客厅根本坐不下。所幸温家庭院挺大,温老汉让人拉起院子的遮阳顶棚,一众人都在院子里喝茶。
可即便有顶棚遮阳,院子中依然挺热,温老汉和温季宸又从屋内搬出立式电扇,呼啦呼啦地吹着。温家婶子带着两个儿媳,端来各色茶点水果。
来客中,有岭上五老,还有岭上巴士、岭上建筑等几家公司的领导,以及渔湾港口的黎德伟、黎焕东父子,加上温家兄弟和左邻右舍,足有二十多人。
这种场合肯定没法谈公司业务,大家也只是聊聊天,譬如今天卢灿和温碧玉去参加葬礼的主角麦炳荣及他岳丈于占元当年的火爆。
这些人中,可有不少亲眼目睹过于占元、麦炳荣火爆香江的演出场面。
卢灿年轻,对这些事情了解不多,多数时间都是面带微笑在倾听。
忽然,胡耀明一句话引起他的兴趣。
“鱼头的武生演出的确不错,不过,还算不上大师,你们要是真的见过大师演出,就不会这么吃惊。”胡耀明摇头晃脑,对着陈宝珊等人吹嘘。
陈宝珊撇撇嘴,“说得你好像见过多少大师演出似的。”
“我还真见过!”胡耀明抹着白胡子,“民国三十八年,我那会还在燕大教务署。我记得,那年燕大建立二十周年庆典上,当时的京剧十大名角,去了七个,余叔岩、周信芳、马连良、程砚秋、尚小云、张君秋、王瑶卿,个个登台,那才叫一个盛大!鱼头?嗤,给他们提鞋……还差不多。”
还别说,他提到的这七个人,无一不是京剧大角。
余叔岩是谭派代表人物;程砚秋是程派创始人;周信芳是麒派创始人;马连良创马派;王瑶卿创王派;尚小云有尚派;张君秋是旦角张派创始人。
于占元虽然不错,可和这些大师,还是没法比的。
燕大的历史上,还有这种辉煌?卢灿还真没听说过。不过,他的注意力没在这上面,而在前半句——民国三十八年,那就是1939年,确实是燕大建校二十周年,当时胡耀明在燕大任职?
卢灿忍不住抬手打断胡耀明的炫耀,“等等,胡老,您……那会在燕大任职?”
老头子被人打断,原本有些不高兴,回头见是卢灿,方才笑笑道,“我那会是统计调查科的留守人员,直属上司是朱家骅。老朱当时也分管教育,他把我安排到燕大教务署。至于进五十九军,那是战后的事,我不爱掺和狗屁倒灶的事,就央求老朱,脱离调查科,去了部队。”
这段话,如果对近代历史不熟的人,听不懂。
统计调查科就是大名鼎鼎的“中统”,他们在撤退到汉口及大西南之前,都留下大量“留守人员”,额,也就是潜伏者。胡耀明就是安排在燕大的潜伏者之一。
至于朱家骅,此人在近现代颇有名气,曾任金陵大学校长,教育部部长等职务,战时,他曾经接替陈祖燕,cc系的干将之一。
卢灿眼睛一亮,自己正头疼京师和台北的两大档案馆,都查不到周学章案件资料。
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胡耀明竟然在燕大教务署“潜伏”多年!
这么说,他应该对周学章很熟,甚至对齐燮元也很了解!再算上他的职业特殊性,说不定……他对当年的事,都会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