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县张山营乡,位于燕山山脉的丛山峻岭之中,妫水西北。
延庆县城建设的还不错,因为靠近八达岭长城,那是中国旅游名片,但一出县城往西北山区走,就差很多,这才是京城远郊的真实面貌——车队一路行来,满眼的土坯房,可谓地瘠民贫。
两台警用摩托车拉着“无敌无敌”的警笛开道。
后面是两辆旅游中巴,坐着卢嘉锡和卢灿爷孙,以及一帮欢迎、向导、保卫以及基金执行的工作人员;最后一辆是小货车,拉着卢家爷孙购买的各种学习文具、糖果、牛奶等小礼物。
陪坐在卢家爷孙一个车厢的,是侨联、延庆县,以及共青团幸福基金的工作人员。据他们介绍,过了妫水河就到张山营,不过,距离今天的目标——营东村幸福小学,车子还要翻一座山。
县教育局的一位苏姓工作人员,正在给卢灿介绍延庆的历史。
尽管笑容亲切,时不时还应和一声,其实卢灿的心思并不在谈话上。
延庆的历史还用你介绍?
百里山水画廊、莲花山公园、八达岭长城公园、世博公园、国家滑雪中心……
我知道的你未必知道!
倒是这位苏主任提到的张山营乡名字来历时,认为其得名于“曾经驻扎八个营的李自成闯王军”,让卢灿有些兴趣,随口说道,“哦?这么说,刘芳亮的部属曾经在张山营驻扎过?”
那位苏主任顿时噎住,心道,这就一传说,我哪知道是不是刘芳亮部属。
倒是坐在后排的一位老农模样的营东村小学校长,呵呵一笑,接过话题,“卢先生真是通晓历史。您说的没错,当年李自成大顺军进军京师,兵分两路。一路主帅为李自成本人,攻克太原,走今天的sjz,克居庸关,抵临京师。另一路偏师,主帅为大将刘芳亮,下真定、克保定,与李自成会师于今天的延庆、昌平一带。”
“刘芳亮偏师要比李自成主力军先到会师之地,他尝试攻克八达岭,未能成功,便安札八营士兵,委任下属陕北老汉张山为八营督管,监视八达岭明军副将李建英。”
“因而才有今天的张山营这一称呼。”
大顺军进军京师的线路,熟读历史的人,还有可能知道,但能连史书上未曾记载的驻军首领名称,都说了出来,这就很了不起。
卢灿回头对老农校长拱拱手,“孙校长,受教!”
讲真,卢灿知道大顺军的行军路线,知道发生过哪些战斗,也知道有哪些忠臣战死哪些佞臣投降,他还真不知道当时更细节的东西。那是需要熟读地方志,才能查阅到的信息。
眼前这位营东村小学校长,也是迎接卢家爷孙的一员,只是,他排在欢迎队伍的最后,侨办的人,介绍时简单说了句“这是营东村幸福小学的孙校长”。
没想到,这位孙校长对于地方志,还真是精通!
“当不得,当不得!老头子我就是喜欢看点杂书。”那位孙校长,连连摆手。
和卢灿坐在一起的教育局苏主任,见这位校长为己方挣得面子,连忙笑着介绍,“这位是孙庭广孙校长。他在我们营东村幸福小学工作了整整三十个年头,工作踏踏实实,一直埋头基层,是一位富有经验的基层教学骨干。”
“苏主任,过奖,老头子我除了教书,什么都不会。”孙庭广拱拱手,“说起来,还真要感谢卢老先生和卢先生的仁义慈善,出钱给我们营东小学,哦不,现在叫幸福小学,盖好校舍,政府又给牵来电线,孩子们现在读书环境好太多……”
老教育工作者,普遍有个毛病,那就是话多,一开口就刹不住车,偏偏还没什么眼力劲,根本没注意到旁边的苏主任已经有些不耐烦。
卢灿对于这位孙校长还是挺佩服的,能在山区任教三十年,不容易。当然,也许他自己不这么想,毕竟,教师这份职业可谓铁饭碗,要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强出很多。
正因为卢灿对他多了几许尊敬之心,也就时不时和他搭几句话,以至于抵达幸福小学之前的二十分钟时间内,主要是他在和卢灿聊,另一位苏主任,沦为配角。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学生献花敬礼……
卢灿对这一套说不上喜欢,却也明白这是地方上所能拿出来最能体现他们心情的感谢方式。卢嘉锡则不停地和孩子们抱抱,要么就是摸摸孩子们的脑袋、后脑勺什么的。
有工作人员按班级,分发卢家带来的小礼物。
卢嘉锡和卢灿俩人,又则被众人拥簇着,参观新教学楼。四层的方形建筑,中规中矩。
教学楼靠东边的墙上,刷着卢嘉锡之前给幸福小学工程的题词: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卢灿发现墙上的题词,有点小问题。
这句诗摘自朱熹的《偶成》,可是,墙上的题词后面的破折号,则写着“卢嘉锡”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