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相宝2:秘物> 第26章 图书收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 图书收藏(1 / 2)

看着卢灿新入手的这本“黄皮册”,让王老忽然有些头疼。


往常他和老宗比斗,两人自己粗略核算价格就行,今天可不行,这小子买的欧美“藏品”,两老头可都不懂,怎么估值?总不能让这小子自己说了算吧?


看来还要喊一名懂欧美艺术品价值的朋友过来帮忙,找谁呢?


他的眼睛落在正在翻找各类杂志的卢灿身上,嘴中嘟囔一句,“怪胎!”


又扭头看了眼宗越,忽然有种感觉,老宗今天不仅会输,而且极有可能会输得很惨!


为什么会有这种念头?


这里虽然是华人街,可毕竟是北美土地上,跳蚤市场货品中,与欧美相关的值得收藏的东西,肯定要占大多数,卢灿这小子懂,老宗不懂……老宗输掉这场斗亮,也就不奇怪!


眼睛落在宗越的满头白发上,又有些揪心……虽然平日里不忿宗越总是赢自己,想要看他出糗,可是宗越真的要输,王老心中又有些不忍,这就是“兔死狐悲”的感觉?


三美金拿下签名首版《在路上》之后,卢灿的目标放在成堆的杂志上。


这些杂志中,自然免不了七八十年代发行量最大的期刊——《花花公子》。


在国人的印象中,这本杂志似乎总是和某些不可言说的内容,牵扯在一起,其实,早期的《花花公子》,非常有格调,设计感、文笔、以及摄影水平超赞。


这本杂志的常年撰稿人有约翰·斯坦贝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厄普代克——去年的普利策文学奖获得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世界着名小说家;伊恩·弗莱明——《007》系列主角詹姆斯邦德的创造者……


所倡导的理想生活方式是:“在自家公寓中,调上一杯鸡尾酒,准备两份开胃小吃,唱机里放上一段符合心境的音乐,邀请一位红粉佳人,静静地谈论毕加索、尼采、爵士乐,还有性。”


这就是无数人追捧的“小资”!


没错,《花花公子》一直在自称自己是一本“小资情调”杂志。


七八十年代,欧美的“小资”情结,达到顶峰,因此,《花花公子》的发行量也屡创奇迹——1970年单期发行量突破700万册,1978年全年的全球发行量突破一亿册。


这一记录,直至几十年以后也没有任何单本杂志能够打破,估计永远也不会被打破。


在卢灿看来,这本杂志,应该属于游走在“色情”与“艺术”之间的一本刊物。


当然要买几本,带“批判”眼光来看嘛!


一问价,一美元一本,他挑了四本《花花公子》,两本《阁楼》,一本在耶鲁大学内部发行的学生成人刊物《摇摆》,和刚才那本《在路上》凑齐十美金。


小黑皮摊主一高兴,又送给他一本被他藏在座位下面,芝加哥大学内部成人刊物《丰富生活》。


这些刊物二十年后也挺有价值,只是不太适合今天的比斗。


王老瞅了他一眼,嘴角微翘——老爷子年轻时未必没看过。


这边实在挑不出什么好东西,卢灿抬眼看看宗老那边情况,嚯,宗老还真的挑出两本线装书。


他连忙往过凑凑,哟,没想到,宗老竟然还懂日文?


两本线装书中,一本是日文版的《民情一新》,作者是有着“东洋近代教育之父”称号的福泽谕吉。福泽谕吉的头像被印在“一千日円”的钞票正面,84钞版后,成为“一万日円”的头像。


这个人,怎么说呢?


对于东洋教育而言贡献,也许很大,但对于中国而言,则是不折不扣的“坏蛋”——他是东洋“脱亚入欧”的支持者以及“侵华理论”的倡导者。


这本《民情一新》,有七八成品相,应该是明治早期刊印——明治中后期东洋印刷体系全面革新,统一采用欧美的包脊胶钉格式,不再有“线装版”。


如此算起来,应该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算是古籍。


但这种书籍市场容量很小,最多能卖个三五十美元,还要对象是东洋人——纽约唐人街也有不少其他国家的亚裔居住,东洋人同样不少。


另一本看起来老旧很多,书页有点“黄、脆”,品相上只有五品,这是个短板。


从纸面发黄的程度来判定,不会晚于清中期。


因为封面的“名帖”已经丢失故此,卢灿既不清楚书名,也判断不出来究竟是明版还是清早期版。所谓“名帖”,就是贴在书封面右上角,上面写着书籍名称的竖形贴纸。


宗老还真是好运气,逛个跳蚤市场破书摊,竟然还能逛出一本“古籍”?


这本书给卢灿一定压力——如果内部损坏不是很严重,价值还是不错的。


明刻有宋版遗风,又因为刻书技术远胜以前,因此,明刻本的价值可不低,尤其是官刻本。


明代刻书同样分“官”“私”“坊”三类。


官刻本又分为“内府本”“经厂本”“国子监本”“部印本”,以及地方官府的“书帕本”。


除了“书帕本”外,其它的官刻本,收藏价值都很高。


为什么“书帕本”不值得收藏?


明代官员上任或奉旨归京,经常以一书一帕相馈赠,当时称这种书为“书帕本”。


因为这种书主要是用于馈赠,通常和丝绸、金钱一起送人,属于“附庸风雅”——重点不在于书,而在于其它物品,送人以书不过是一种形式,受书之人未必看,刻书之人也不是为了传播好书或营利赚钱而认真刻,甚至都不会认真校对。


因此,“书帕本”素来被认为是明官刻本中,质量最下的一种。


卢灿抬头看看宗越,想从他的表情中猜度,究竟是不是明官刻。宗老似乎感应到他的目光,略略扭头,对他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这笑容让卢灿的心底戈登一下,不会是宋刻本吧?


想到这,他的目光再度落在发黄的封面上——还别说,封面纸张的粉化程度及脱水的情况,看起来还真的像宋刻本!


这本“烂书”,他一直没往宋刻本上去联想,因为宋本古籍实在是太珍贵,他根本就不认为,在纽约的破书摊上,能找到一本宋刻本。


可是,为什么又不可能呢?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