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灿对温碧璃和嘉妮耸耸肩,又不是世界中心,凭什么所有人都要围绕你转?
三人从侍者手中取过一杯香槟,沿着右侧,开始欣赏今晚展出的藏品。
卢卡斯·保罗的藏品,以现当代油画为主,这一点,从卢卡斯画廊展出品就能看出一丝端倪——昨天在画廊中,几乎很少见到欧洲老版油画。
右侧第一幅,就是波洛克的“滴画”作品《1948年:第5号》。
说实话,如果没有标牌上的介绍文字,卢灿完全看不懂这幅满是染料和线条的油画,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可是,杰克逊。波洛克绝对是七八十年代,北美最为火爆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
此人出生于1912年,1956年因车祸去世。
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极尽哀荣”,他的作品受到狂热追捧,他本人也被公认为是美国现代绘画摆脱欧洲标准,在国际艺坛建立领导地位的第一功臣。
他所创造的“无意识绘画”及“滴画”,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和赞赏,可是,在卢灿看来完全无厘头,这些画作,是他无法接受的。
这是艺术欣赏上的“区隔性”——有人欣赏有人排斥。
波洛克的“滴画”是怎么创作的呢?
先把巨大的画布平铺于地面,再用钻有小孔的盒、棒或画笔把颜料滴溅在画布上。其创作不作事先规划,作画没有固定位置,喜欢在画布四周随意走动,以反复的无意识的动作画成复杂难辨、线条错乱的网状结构……
整个画幅,没有高潮,没有起伏,没有严谨的拼合,甚至连色料的运用都是随性的。
这是典型的“反传统”绘画方式。
后人称之为“行动绘画”,所绘制的作品为“抽象表现主义”……
眼前的这幅《1948年:第5号》,就是典型的“滴画”代表作,看得卢灿直挠头。
事实上,不仅是他,温碧璃和嘉妮也是一脸茫然。
嘉妮胳膊碰碰卢灿,“这画的究竟什么玩意?表达什么意思?”
温碧璃也看向卢灿,希望他来解惑。
这特喵怎么说呢?对于抽象表现主义画作,一定不要试图从色彩、结构等方面去解答作者表现的内容,但是,也不能说画作一点意义没有……那些艺术评论家都是白痴?
更为重要的是,总不能当着两女的面说“我也没看懂”——面子上挂不住啊!
卢灿琢磨了半天,才摊摊双手,找到一条似是而非的说法,“这幅画作,最大的意义在于摆脱一切束缚,追求极端的自由和开放,它促使了人类大胆创造意识的发展。”
事实上,这句话卢灿自己都不信!
孰料,他刚说完,就听到有人“啪啪啪”的鼓掌!
我去?竟然还有人认同自己的胡说八道?
卢灿转身,只见身后不远处的金箔立柱旁,站着一群人,一部分正在欣赏a字架上的油画,另一部分人,正在看向自己三人以及墙上的油画。
鼓掌的那位,是一名身材管理的非常不错的棕发中年白人,他的身边还有两位年纪在六十来岁的老者,就在这三人旁边,站着今晚的主人卢卡斯·保罗。
这位中年人的照片,卢灿在洛杉矶的报纸上看过,正是戈登·盖提。
更让卢灿诧异的是,戈登盖提身后还站着一对年轻男女,是今天白天闹过矛盾的那对年轻人!
这对男女和戈登·盖提又是什么关系?
那位男青年目光如火,怒意十足,那位金发女郎,嘴角轻瞥,面带冷笑——在乐士顿店铺中,这位亚洲年轻人最终以四千美元买走藤箱中所有的物品,拉丽思·贝尔想要上手,都没机会!
很显然,两人也没想到竟然在卢卡斯的聚会上,再次遇到卢灿夫妇。
“盖提先生,我为二位介绍。”卢卡斯上前一步,微笑着为双方介绍,“这位是维文先生,来自香江,对油画的研究,让我的画廊杰尔斯,深为惊讶。这两位……他的妻子和朋友!”
“维文,这位是戈登·盖提,你应该听说过。”
“这位是盖提艺术中心的德佩施·索尔教授,他本人也是戈登先生的艺术顾问。”
“这位是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的副馆长弗里德曼先生,一位让人崇敬的文博工作者!”
“这位是尼克迪·戈登·盖提,盖提艺术品基金的艺术品投资人,也是盖提家族在艺术品方面新一代优秀青年。”卢卡斯指指那位金发青年介绍道。
我去,被阿木一掌劈在手臂上的金发男子,是戈登·盖提的儿子?
“这位美女……是贝尔家族的拉丽思·贝尔。她本人也是艺术和考古方面的杰出研究者,目前在墨西哥城国立人类学博物馆做研究工作!”
卢卡斯一一介绍的同时,卢灿微笑着与对方握手……只是,到了最后两位时,气氛有些尴尬。
好在两人都是大家族出来,更在公众场合及前辈面前,还算配合,与卢灿搭手即松。
“维文,你刚才那句评价,非常到位。”戈登微笑着看看卢灿,“在北美留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