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阁老> 第三十四章 赏美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章 赏美人(2 / 2)

“这是为了测试它的可靠性,特意送来亚洲试航的,知道吗?”耿直的木匠被耍得团团转却不自知道:“这是阿尔法玛造船场造的第八艘盖伦船了,技术已经完全成熟,所以才会远航到帝国边陲服役,用低烈度的实战来证明它足以取代那些大而无当的卡拉克船!”


“但我看那艘船比这艘华丽多了。”赵公子依然一脸不信道:“显然你们的人更重视那一艘嘛。”


“那是因为愚蠢的远东军官,生着石头脑袋,而且是瞎子。”布兰科颓然道:“他们看不见欧洲的变革,还以为卡拉克大帆船是天下无敌的。”


“是吗?”赵公子的警官们,也跟他一样混球,加入了刺激老木匠的行列道:“军官才是用军舰的人,应该更有发言权吧?”


“那可不一定。让我告诉你们这艘盖伦船到底强在哪里,听完之后你们再做判断!”老木匠为了证明盖伦船的优秀,便卖力的讲解起这条船上的里里外外,每一个值得骄傲的地方。


赵昊和他的高级警官们,也听得十分仔细,有人还拿出小本子来记录。尤其是海尔弟、荣晟这些排名靠前的舰长,都憋着劲儿开上警备区的第一艘新式战舰呢。


他们最感兴趣的,一个是船上的多层全通甲板,一艘船就可以安置上百门炮。大家吨位差不多,却顶得上五艘千料大福船了。


再一个就是高大的全索具西洋帆,它采用的多重横帆,奠定了西洋船优越性能的基础。因为大量密集的斜拉索可以加强桅杆强度,进而获得更高的桅杆高度。因为高处风力较海面强,故而桅杆更高的西方帆船受风强,可以获得更大的航速。


虽然王如龙他们一个个心高气傲,但看到盖伦船上,那根残存的桅杆足有大船帆的两倍高时,他们不得不承认,中式帆船是不可能达到西洋帆船的速度的。因为要是在那么高的桅杆上挂大明的蓬帆,风一大就会折断桅杆的。


而在海战中,速度就是主动权!


‘改,改,必须改!’将领们暗暗咬牙,觉得必须把船帆都换成西式的。


这是中国人毛病,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觉得自己的哪儿不值钱,什么都想要学人家的。


好在赵公子不像王如龙他们那样妄自菲薄。在他的造舰规划中,中式蓬帆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在经历了昨晚的海战后,就更坚定了他的想法——如果葡萄牙人的船上用的是中式帆,结局很可能就会不一样了。因为中式船帆有一道道桁条支撑,千疮百孔依然可以受风航行,不像西洋帆那么娇弱,破个洞就泄气。


在与西方舰队的决战中,这点差别可能就会决定胜负的走向。毕竟在主力舰队级别的海战中,船慢点儿不可怕,不能动才可怕。


赵公子甚至找到了日后与西方列强海战时的方法——就是仗着自己的船帆打不坏,专打红毛鬼的船帆!


~~


中式蓬帆实在是非常伟大的发明,极端的耐操之外,还可受八面来风,顺风逆风都能航行。另外,水手不用爬上高高的桅杆,只用站在甲板上操作就行,所以安全性也好很多。


至于获得风力不足的问题。其实也要一分为二的看。中式帆船为什么无法获得更大的风力?是因为桅杆太矮。为什么桅杆太矮?是因为蓬帆上下一体、没有缝隙,受风性能太好,以至桅杆太高的话承受不住啊。


当初郑和舰队是以增加桅杆的数量,解决这个问题的。不过大明规定,民间造船不能超过五桅,赵公子的千料大福船就已经是五桅了,再增加的话,各方面都有些不好交代。


不过赵昊觉得应该可以参考后世的解决方案——只要蓬帆的支框不环绕桅杆,而只在桅杆前方的滑道内升降,就可以实现多重斜拉索的加强。这样由众多的斜拉索来承重,桅杆自然就不会断了。


其实这一思路,在广州造的广船上就已经有所体现了。当然真正给出完整解决方案的,还是鸦片战争以后,美国人给福建巡抚造的西洋船体、中式硬帆的新式战舰。


而且用西洋帆还有个很现实的困难,那就是西洋帆的制造是一门很复杂的技术。不说别的,就说那套复杂的全索具帆缆系统,大明的船工能不能仿制出来都是问题。


所以赵公子决定,在试验船型中,两种帆都要尝试,到时候搞得掂哪种就用哪种。


ps.一夜之间,全城检测。一天各种信息不断,去排队做检测,结果试纸用完了,明天再去排队……没事,再写一更去。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