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粗面,人家已经将梁上挂了好些日子都舍不得吃的腊肉都炒给他们夫妻两人吃了,算是最好的招待了。
于书燕看到秦楚担心的眼神,她越发的奇怪起来,看着秦楚,一脸疑惑的问道:“秦楚,你为何不叫上婆母和大嫂一同前来,想来婆母也是多日不曾见过师父和师娘两位老人家,这一次不正是机会。”
秦楚一听,沉默了一下,接着扬起唇角,说道:“我是想着你嫁给我多日,除了庾县便不曾去过别的地方,上一次我说要出去走商,被我制止了,但我心里却是过意不去的,这一趟就咱们两人,一同去福城,你爱吃的酥糕可以吃个够。”
秦楚宠溺的眼神看着于书燕,于书燕呆了呆,很快一个冷颤打醒,她在想什么呢,他现在是贪图她的美色,等到了繁华的京城,到处都是美人儿,谁还稀罕她,她别做梦了。
于书燕收回目光,理头吃着面,不再理会秦楚。
这一晚上睡是很踏实,第二日两人偷偷地在屋里留下一两银子,便牵着马离开了村庄,往福城去了。
这样长时间的坐马,于书燕还是有些不舒服的,尤其是双腿内侧,磨得生痛,秦楚看到她慢下来的动作,便来到她身边安慰道:“燕儿,你要多练习这种长久骑马的方式,虽然很辛苦,但是也是一门保命的手段,出外行商,若真遇上什么,学会这个也是好的。”
第223章 秦楚不想下考场
于书燕哪会不知道这个好处,只是她毕竟是个女人,哪及他皮糙肉厚,再说她第一次骑马出远门,不像以前只不过去一趟任府的马场而已。
秦楚见她着实难受,于是轻轻一跃坐她的马上来了,让她侧坐着靠在他的怀中,他一手拉着缰绳,一手牵着另一匹马,便这么进了福城。
进了城,于书燕松了口气,话说坐在秦楚怀中竟有点想睡觉,这样的赶路是第一回,而且还是在没有长辈和外人的情况下,她便是在秦楚怀中睡上一觉,也不会有人说她。
到了盛府门前,秦楚脸上的笑意更浓,他捏了捏于书燕的脸颊,小声说道:“到了,可不能再睡了,呆会便能见到师父和师娘了,你可别犯迷糊。”
于书燕连忙打起精神,她与秦楚从马背上下来,便有盛府的小厮上前将马牵走,盛府管事便引着两人往主院去,这会儿师父和师娘都在主院呢,今个儿府中没有客人,二位老人感情向来好,盛夫人也是,夫妻二人在主院还会吟诗做对,别有一番风味。
到了主院,屋里的嬷嬷将两人引入,两人在廊下换上木屐入屋,就听到堂屋内有笑声。
秦楚提着前摆跨过门坎,于书燕却已经听到里头的说话声了,原来是陶氏对上了盛瑜的对联,不但对得精工,还带着一丝调侃。
于书燕忍不住想笑,重活一世,再次见到这两位老人,前一世这两位老人可是对她极为疼爱的,当初她跟秦楚要去京城之时,盛夫人陶氏还将她叫到屋中,送了她一只簪子,说若是遇着事儿,还能拿着这簪子去找她在京城侯府的手帕交,或能帮她呢。
于书燕那会儿不懂,不知那京城虽是繁华却也危险,从小在庾县长大,以为也不过如此的,却是给了她一个响亮的教训。
虽然事后这簪子也没能用上,但是这份心思她是领了的。
二老看到得意门生带着新婚的妻子一同进来,都忍不住朝于书燕看来,陶氏看到于书燕美貌的长相,还有那带着一丝婴儿肥的小脸上温婉的笑容,陶氏便笑了。
“老头子,你说楚儿不重美色,我看不见得。”
这话若是换别的夫人说了,那就是说秦楚轻浮,于书燕长得太过美貌,可是从爽郎的陶氏嘴中出来,那只是一句玩笑,而且是对于书燕长得漂亮的肯定,毕竟陶氏是京城来的贵女,她都觉得美貌,那自是真的好看了。
盛瑜一看于书燕的长相也是点头,“倒是我看错了,楚儿也会如此。”
秦楚却是脸皮极厚,顺势接了话,“食色性也,师父,师娘,我与燕儿颇有缘分。”
“哦?这个中莫不是还有渊缘?”
陶氏来了兴致。
秦楚于是将他救下于江全的事说了出来,话语虽简陋,却是听得陶氏欢喜,原来还有这样的缘分在里头。
接着秦楚才拉着于书燕朝二老跪拜下去,二老笑看着两人,喝了于书燕敬的茶水,陶氏二话不说便将手腕上的玉镯子给于书燕带上了。
“师娘随性,便将我平素最喜爱的镯子送给你,楚儿好学,来日必能高中,今日我瞧着你不仅长得美,还是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必能成为楚儿贤内助。”
陶氏果然是随性,想不到将她带了这么多年的镯子给了于书燕,与上世果然又有些不同,那会儿她跟着婆母一起前来的,陶氏所送之物,是额外给她准备的首饰,与她大嫂的差不多,许是怕妯娌两人之间生了误会,才会做如此安排。
于书燕看着这贵重的镯子有些不好意思收,秦楚却是笑看着她,“没关系,师娘送的你且收下便是。”
此时陶氏也开口,“楚儿说的没错,眼下我的儿女们不在身边,都在朝中为官,他们各守一方,就楚儿承欢膝下,我瞧着他能成家,很是欣慰,你且收下便是,瞧着你也不大,今年个可有十五?”
于书燕温声接话,“师娘,我今年十六岁了,就娘家就在夫君的隔壁村头,我家是猎户,我父亲会些武艺,我母亲多是呆在家中。”
陶氏一听,点头点头,脸上笑容更盛,“瞧着不及十六岁的模样,师娘倒是欢喜,来,坐我身边来,且让我细细看看。”
此时下人搬来一张圆凳,于书燕便坐在陶氏身边,秦楚反而坐在不远处的交椅中,靠着盛大儒的下属座,师徒两人也正笑看着于书燕,这一次说是来贺寿,于书燕怎么感觉是秦楚故意带媳妇来看师父和师娘的呢。
陶氏看着脸上的笑容更多了,连连叫了三个好,说道:“于氏美貌却很端庄大气,楚儿好眼力。”
秦楚一听到陶氏这话,脸上便笑意更浓了,心情极好,师娘是从京城来的,师娘说好,那就是真的好。
于书燕没想到陶氏对她这么高的评价,婆母说她长得媚,她以前还照过镜子,自己除了活泼一些,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
于书燕陪着陶氏说话,那边师徒两人说着近况,盛大儒还问了秦楚的学业,秦楚答得很令人满意,盛大儒说道:“明年入秋便是乡试,我看楚儿必能中举,后年开春会试,楚儿可有打算?”
秦楚一听,想了想说道:“师父,会试之事我打算推后三年再做打算。”
“为何?”
盛瑜意外的看着他。
连着这边说话的陶氏和于书燕也停了话题朝秦楚看去。
于书燕也觉得奇怪,明年秋试秦楚中了解元,后年开春他会入京赴考了,中了个会元,为此殿试时,官家还说既已连中,便许他大三元的机缘,于是中了状元。
随即因为他是盛大儒的弟子在官场上也是顺风顺水起来,只是为何这一世的秦楚却不这么做了,他竟然要放弃这个机会?
于书燕呆呆地看着他,连着身边师娘说的话她都忘记答了。
秦楚见几人都觉得他奇怪,他只好解释道:“师父,师娘,我年纪尚小,再晚上三年出士倒也不急的,何况师父和师娘身边也没有人陪伴,何不留我三年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