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延:
宋玉砖啊了一声,慢吞吞地下了床,然后一瘸一拐地跑到了宋玉延的面前,仰着脑袋确认她是不是真傻了。
宋玉版也跑了过去拉开妹妹:别靠近他,小心你也变傻了。
闻言,宋玉砖有些害怕地退到哥哥的身后去了。而被两个小萝卜头揣测变傻了的当事人宋玉延则再度无语起来,她扭头看着他们,吓得他们又后退了几步。
我有这么可怕吗?还是说你们就这么害怕变傻?
宋玉延有些一言难尽。
其实她若只是一个旁观者,或许会觉得原主许下希望弟弟妹妹能好好地长大的愿望是极为圣母的事情,毕竟她的苦是这俩小萝卜头的父母直接导致的,不迁怒他们就算好了,可她却至死都放心不下他们,这不是圣母是什么?
可她读取了原主的记忆后,虽然无法做到情感上的共鸣,但也理解原主的想法原主自幼就没有父亲,后来又丧母,在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后,变得很是渴望家人的关怀。
这俩孩子在被其母抛弃时,她也曾幸灾乐祸,然而很快地,她就在他们的身上看见了过去的自己的影子。
兴许是她想在他们的身上找到一丝寄托,所以她并没有将他们赶出去,反而跟他们相依为命,希望他们能好好地长大。
不过,原主虽然有这心思,却没这能力,以及她养成的行为习惯总是跟俩小萝卜头闹出许多误会,所以姐弟三人的关系算不上融洽。
这么看下来,原主留给宋玉延的何止是一个烂摊子,简直多到让她一时之间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吐槽才好。
就在这时,宋玉延的肚子不合时宜地敲起了鼓来。
本来刚穿越来,还在消化剧情的她没空去注意自己的饥饿度的,可这会儿的饥饿感明显得让她隐约有种再不吃东西就能饿死的错觉,她也就无法再忽视饥饿这个问题了。
而仿佛跟多米诺骨牌产生连锁反应一样,宋玉版跟宋玉砖的肚子也接二连三地开始打鼓。
在饥饿问题面前,什么恩怨情仇、系统任务都是云烟!
宋玉延走到厨房里,想看看有没有米,熬点粥先暖暖胃也好,结果她高估宋家的经济情况了,这缸里一把米也没有。水缸里倒是还有两条巴掌大的鱼,但是她不认为这两条鱼能够填饱肚子。
厨房逛了一圈,又翻看了原主的记忆,宋玉延才慢慢地意识到,唐枝收回去的菘菜,可能是宋家三姐弟今日的伙食
原主给人干活从来没有一份活计可以干长久的,以至于她的工钱总是被克扣,那点钱除了要买米,还得买不少生活所需的物什,所以日子总是捉襟见肘。
后来原主盯上了唐家的菜园子,发现偷了几次之后没人找她算账,所以她就打起了歪主意:家里没米的时候,她就去唐家的菜园子偷菜,一开始偷得少,慢慢地胆子大了,偷得就多了。
就如同今日唐枝从这家里翻出来的那些菘菜,足够姐弟三人吃上一天的了。剩下的还能拿去换几文钱,再添五升米回来,第二天的温饱问题就暂时解决了。
宋玉延觉得,就原主这种损害唐家利益的行为,至今没被唐家人乱棍打死真的是奇迹了。
当然,从今早的情况来看,原主之所以没被乱棍打死,不存在唐家人不清楚她的作为的情况,所以更有可能是唐家人心善。
那么,她要不要先去找心善的唐家人借一把米,以度过眼前的温饱危机呢?
宋玉延的这个想法只在一瞬之后就打消了,原主在左邻右舍那儿已经信用破产了,她如今顶着原主的身体,哪怕她对着天发誓,别人怕是也不会信她。
开局就给她弄进了死胡同,她再宽容大度也难免要给这什么幸福人生系统跟原主记上一笔!
宋玉延咬着牙,将缸里的两条鱼捞起来,准备熬个鱼汤。
鱼肉好歹还有维生素、蛋白质等物质,就这姐弟三人的情况,绝对是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吃鱼就对了!
至于两条鱼能不能饱?
她也没指望吃鱼填饱肚子了,喝汤吧!喝汤总能饱的。
然而等她准备煮鱼汤时,她又发现有一个新的难题摆在她的面前这个家穷得连盐都没有!
唐枝将菘菜追讨回来后,就放到厨房去了。
这些菘菜已经摘了有一段时间了,不复刚摘时的鲜嫩,所以她打算留一部分自家吃,剩余的便送给左邻右舍,权当答谢她们平日这么照顾自家的营生。
想到左邻右舍,她难免想起今早行为颇为不正常的宋玉延来,宋玉延的不正常甚至让她莫名其妙地起了鸡皮疙瘩。
她左思右想,决定等兄长回来后,再叫兄长去宋家看一看是怎么一回事。
正想着,小院的木门就被人轻轻地敲响了。
这门也没关严实,平日左邻右舍找她都是在门外叫一声的,可今日怎么没有吱声?
唐枝心中疑惑着呢,出去打开院门,便看见方才还在想的人出现在自家的门前,她心头一突,觉得可能没什么好事!
作者有话要说:在线真香
山药药:呵,我是个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有困难就迎难而上!
山药药:咳,周树人先生说,有困难要找朋友。
唐枝:
有些人明面上是风光霁月、温和善良的宋玉延,其实是内心戏贼多贼想搞事的山药药。
第5章 借把盐
宋玉延安静地看着唐枝,虽然面上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可她发红的耳尖出卖了她的真实想法。
前面才刚跟自己说有困难要自己解决,不能因为唐家人心善就去麻烦人家,结果没想到一转眼,就自己打脸了。
不过宋玉延也确实是没办法了,她发现家里没盐后就翻了一下原主的记忆,得知这儿虽然近海,县里就有一个盐场,可却不是近水楼台就能先得月的。
这时代酒、茶、盐、香、矾等都是专卖的,生产出来的盐全部都得卖给官府,然后再由官府卖给盐商,盐商再出售给百姓。
而这儿的盐场产出来的海盐除了卖到两浙路,也只能卖到歙州,不过基本上都是本地售卖的。
可是官府收购盐价基本上是两三文一斤,卖出来的却得二十五文一斤。宋玉延无法换算现代的物价,但也知道现代两块钱一包的食盐,在这儿可能连盐末都买不到。
所以说,不是产黄金的地方就一定人人富有,也不是产盐的地方就一定家家户户有盐吃。
再结合原主成孤儿后基本上隔好些天才能弄点盐回来的记忆,也就理解这个家为什么没有盐了。
所以左思右想下,她觉得只能不要脸一次,去找唐枝借盐了。
____
唐家是有盐的,而且还不怎么缺盐,因为唐浩根是在衙门当差的,他跟鸣鹤盐场的监官有些交情,所以往往能以官府的收购价买到一两斤盐。
想到这儿,宋玉延又从原主的记忆里翻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左邻右舍知道唐浩根跟盐场监官有交情后,都想用收购价向他买盐,毕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能省一大笔钱呢!
一开始唐浩根想着与人为善倒也肯卖一些出去,可是有些人天天上门买,还觉得唐浩根用这样的价钱卖给他们是天经地义的。
后来知道的人多了,就越来越多人来找他买盐,以至于每回不出两天,他家的盐就都没了。他若去盐场去得频繁,盐场监官对他印象不好不说,也会惹人烦,还可能背上私盐贩子的罪名,所以他头疼不已。
而原主知道了这事后,每回有人到唐家想买盐,她就在门口嚷嚷有私盐贩子,吓得唐家不卖盐了,买盐的人也跑了。
后来找唐家买盐的人少了,哪怕真想买也不会到唐家的门前去,谁知道宋玉延会不会躲在墙头偷看,就等着抓他们把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