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大明小文人> 第269章浅讲新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9章浅讲新军(1 / 2)

大明开国时,并没有特权的说法,只是太祖好心为了让那些读书人能够活下去,这才给了他们一些田地免税。


举人秀才在明朝都有免税的权利,有些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就会把自己的田地挂在他们头上,充当人家的佃户。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大明王朝人口比明初时增加了那么多,可是税收却和明初的时候差不多。


内忧外患,灾害频发,再加上军费支出这么大,才导致了大明朝几乎快要亡国了。


明朝士大夫天天喊着千万不可与民争利,说什么圣上一定要勤俭,实际上他们在背后的利用家人天天干着争名夺利的事情。


因为君王一点错误或者享受,就会天天叫嚷着大明朝明日便会亡国了,其实一切都是政治决定了屁股的位置,屁股决定了脑袋思维。


崇祯皇帝无奈的说道:


“但凡是他们有一口吃时能够活下去,也不会跑到大同来避难了,其实这都是朕的责任,还是要把他们好事安顿好了。”


曹鼎蛟也感觉非常的操蛋,那些士大夫一直在吹鼓什么天人感应,好像天下的大灾大难都是跟皇帝陛下品德有失有关,强行甩锅给皇帝陛下。


曹鼎蛟很想指着那些士大夫骂,你家孩子不是你亲生的,是不是也是皇帝陛下干的?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曹鼎蛟点头说道:


“嗯,陛下,眼下灾旱虽然快要过下去了,不过他们要等粮食再种出来至少要三四个月的功夫,山西的工程也差不多,怎么不能让他们这些青壮闲下来,闲下来的话绝对会出事。”


米国对抗经济大萧条的法则,不外乎就是那么三板斧,曹鼎蛟却发现自己好像有些养不起这么多人马,几个月他们这边一直在赔本经营,用咱们的古话来说就是坐吃山空,走私的那一点钱全部搭进去了。


不然你以为一百多万人是那么好养活的,曹鼎蛟,曹文诏这边都是挤牙膏似的在筹措的东西,饶是如此,也快支撑不下去了。


曹鼎蛟苦笑着说道:


“微臣也考察了不少人,发现这一届的流民确实是人才辈出,那些修缮官道的民夫,很多人都积累出来的丰富的经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都是好手。


如果我们大明这样有一支专门专门的工兵队伍,到时候可以省下不少事。


并且,很多青壮对于当兵并不是很抵触,所以微臣介意从这批人马中,抽调精干组建一支克难新军,微臣想要按照青岛海军陆战队的模式,打造一支全新的大明陆军。”


崇祯皇帝苦笑着说道:“看来你小子的野心还真的是不小啊,就不怕大臣们谈和你意图造反吗?还是说你根本就不在乎自己文官的身份了,又打算转回武职了?”


崇祯皇帝这样问但他有点难受,曹鼎蛟觉得自己很难改变大规模战场的局势,他决定开始走科技树的路线,大规模的造兵!弄出一批合格的队友,总比指望着猪队友来支援强多了。


曹鼎蛟使劲的摇了摇头,他笑着说道:“陛下,不是还有巡抚总督之类的官职吗?微臣真的不介意呢,您老人家把我这三品的官职撸掉都可以,随随便便打发我一个巡抚总督吧。”


崇祯皇帝实在是哑然失笑,这种事情还要讨价还价的嘛?再说,曹鼎蛟从一个五品的武官升级为三品的文官,中间整整跳了六级,这还不算文官见人家武官大一级的传统。


六七品的文官都敢趾高气昂的对着三四品的五官瞎指点,整个大明的社会风气就是如此,从赵宋以来武将的地位是越来越低了。


崇祯皇帝笑着说道:


“算了,朕也不指望你小子了,高起潜派人从山东抽调了一批粮食过来支援山西,这是原本朕预备给山东用来抗灾的粮食,没想到提前用来给山西了。”


曹鼎蛟心头非常的震撼,总觉得有些不妥,他赶紧说道:


“陛下,那山东那边怎么办?山东的粮食还是需要尽快的补回去,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要不得,必须要尽快的落实。”


“行了,朕已经安排高起潜去盯着山东那边的情况去了,反正留他在这里也没什么用,至于山东的储备粮,朕也会尽快给他补上。”


崇祯皇帝点头示意表示自己知道了,更何况他已经派人去处理了。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