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自己就晓得父亲与叔父他们两个在书房里大吵一架。
武延义憋了半天,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李易,你不要太猖狂了,我们有十万大军,就算十万大军没了,朝廷还会有更多的士卒前来平叛。
岳州能撑多久?你觉得区区一州五县的兵力能敌得过整个朝廷?
识相点,承认这是一个误会,在我叔父保护下,你还能活命。”
“嚯!武延义,我喜欢你的天真。”
“我这是为你考虑。”
“我谢谢你的关心哈。”
自古以来战争就是正治的延续。
至于最后谁承认这是一个误会,需要用战争的结果说话判定。
李易实在是想不明白,他们劝降也都是一股子高高在上的模样,端着架子。
尤其是你方现在处于下风,总是摆不正自己的真正位置。
可能一切都在他们的臆想之中,觉得等朝廷大军已来,葛王一脉就得乖乖跪在地上等死?
大概这就是自信吧!
难道不晓得被威胁的人一发狠,先砍了你们在说其他。
人一旦被逼急了,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的。
都当俘虏了,还这么牛气冲天。
大概想的是这样做能让敌军将军钦佩,从而好好招待他们?
李易有些转不过这个弯来,他们大抵是如此想的吧。
估计是听传说听的多了,宁死不屈被,敌人被感动,从而好好招待。
可那仅有的能在史书上存留的事迹是多么的少,大多数人都会钦佩你的勇气,然后砍掉你的脑袋,让你活得有尊严一些。
不过李易着实没有料到,这次在江边突袭,不仅试探出了朝廷大军的战力,还顺便捞了一条小鱼。
大抵李贞父子的叛乱武则天是真的没放在心里,拉这么多人来主要目的是壮声势,至于战斗力,根本就没在她的考虑之中。
只是抓住了武承嗣的儿子,这其中能做的事情就多了去了。
不管真假,先诬告武承嗣一次,来个恶人先告状。
反正现在诬告成风,没有被诬告过的官员,在这个时期,他就不是一个好官员。
等回去了李易就准备要连夜写奏折,先将他武承嗣一军。
别以为就你们会装糊涂,小爷也会揣着明白装糊涂。
想要唤醒一个装睡的人,那你得先捅他几刀才能收到奇效,万一捅死了呢,那这个政敌就消失了。
尽管李易晓得这种事不大可能发生,毕竟武则天要登基为帝,重用武家的人,让他们当为开路先锋。
武承嗣对此事一直很上心,诛杀李氏子孙,干掉不追随天后的大臣,让朝堂上站满武家的心腹。
如此一来,谁还敢反对天后登基?
南岸满地伤兵,伤到胳膊的士卒,临走检查的时候又被人给在大腿上扎了一枪。
以丘神勣的想法,那就是全都杀掉,既解决了一帮累赘,还能让手下的士卒看看,进军不利到底是何等下场。
一举两得!
作为一名将军,只要不在顺着丘神勣的思维,麴崇裕还是合格的,派人把伤兵接到了北岸,就地扎营医治,若是不管不顾,那底下的士卒可就难带了。
而且要是依着丘神勣的意思,难免会炸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