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南明日不落> 207 太子殿下的日常(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07 太子殿下的日常(四)(2 / 2)

学一类的知识,能做的基本也就是照本宣科了。


今日太子要来视察,校方确定太子来听他陆玮铭上的课,让陆玮铭格外紧张。尽管他已经将教案看了不下一百遍了,但是仍旧害怕在太子面前出丑。


实际上太子的年纪,也就跟他教的学生们年岁差不多。


南明现行的基础教育是三年初小、两年高小、两年初中、两年高中的形式,加起来一共九年,但不能算是九年义务教育。白明修在开始推行新教育体制的时候,难免就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大明总体的识字率很低,民众们普遍是不认识字的,尤其是像中学阶段,许多学生本身还是文盲,自然没办法直接开始学习数理化生史地政这些东西。所以学校里本身也在做基础补足的工作。


而对白明修而言更重要的,可能就是全民的扫盲工作,在农村地区扫盲的重点在农合开战,属于夜校模式,而且有激励制度,即参与扫盲班,是有工分拿的,而且能够从扫盲班脱掉文盲的帽子,能够获得包括免租税等一些福利。


对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白明修更是不会放松。只不过他现在的能力还有限,无法完全覆盖到。如今他也只能在上海、南京、广州等一些比较大的城市,乃至州县开办基础教育学校,等三五年之后能够培养出第一批毕业生后,他就打算用强制二年支教的形式,让知识青年下乡去当老师,建立起一批乡镇学校。


而现在这些种子们,基本上都是连哄带骗给弄进学校来的。因为这一批学校基本都是寄宿学校,因不收取家长任何费用,很多农民单纯是为了减轻家里养孩子的压力,同意让孩子去大城市上学。上海已经建成的十几所中小学,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套路。学生寄宿,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不过对于已经十三四岁以后的少年们,难度就大了一些。因为他们已经基本上成为一个半劳动力,送走之后对于家中也是一种损失。这具体的工作就需要基层组织去做了。


白明修这次来参观上海一中,也是怀了验收一下自己耗费重大财力搞的工作成果。如果不是他搜刮江南搜刮出来了不少资本,他推行现在的制度估计也是有些困难的。


另一方面,以往兴办学堂都是靠士绅阶层的捐资,现在由政府出头来搞这事情了,不过白明修也仍旧没有放掉“民间资本”。比如跟某位士绅谈一谈,让他出一笔钱修个教学楼,这楼就交给他命名。捐资办学也会给予一些税收上的优惠等等。


这事情毕竟带着好名声,所以即便是被太子监国搞的一系列压制地主阶层的政策弄得很害怕,但是士绅阶层中踊跃捐资办学的,也大有人在。


各地的教育局也不断开始整合一些学堂、私学、族学,将其变为享受国家财政拨款的学校。白明修看到的报告中预估,江南地区经过一番基础教育的改革,已经能够容纳几十万名中小学生,令他格外欣慰。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