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竞技>全球制造> 全球制造 分节阅读 17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全球制造 分节阅读 171(1 / 2)

d结束后,升任为项目部副总监的陈亚楠去了五楼材料科学研究所合金制造部。


巨大的实验室里,充斥着各种尖端研究设备,穿着无尘服的陈序正在跟材料研究所负责人杨玄同博士说话。


陈序问道:“什么事啊”


陈亚楠说:“技术部那边开发出一款公交车专用的强电磁无线充电模块,我们打算近期上马无线充电公交车,还有无线充电桩,你觉得怎么样”


陈序问:“公交车那个是电磁地桩啊”


所谓的电磁地桩就是在公交车站的地下5厘米处埋下电磁感应条,与电网相连,车在进站时就可以进行充电。


不过电磁地桩的充电效果不好,目前亚洲只有翰国那边开通了一条专线。


“不是没有那么麻烦。”陈亚楠摇摇头,从口袋里拿出手机,找出设计图给陈序看,“它像一个路灯柱,高度大概在3米左右,设立在公交站台,在顶部布置我们开发出来的无线充电模块。”


顿了一下陈亚楠跟道:“相比于传统电磁地桩,我的技术更加先进,充电速度也更快,具备了可商业化的可能。”


陈序看了一会设计图,把手机还给陈亚楠,笑说:“设计的还行,可以找个试点城市实验一下,不过暂时没必要的大规模实验,眼下我们应该把目光焦急在新型电池上面。”


陈亚楠问道:“你指的是什么”


旁边的杨玄同博士笑道:“陈总说的是石墨烯电池。”


“石墨烯电池”陈亚楠疑问了一句,然后跟道:“这个东西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吧。”


作为科技公司的项目总监,陈亚楠对国际前沿科技自然是非常熟悉。


她知道,石墨烯电池就是利用锂离子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电池。


根据世界上多家实验室公布的资料显示,石墨烯电池储电量是市场最好产品的三倍,用此电池提供电力的电动车,最多能行驶1000公里,而其充电时间不到10分钟。


其次是抗冷热,零下100摄氏度,它能实现5万次稳定循环,即使电池芯暴露在火焰中也不会起火或者爆炸。


还有是寿命长,据最最保守的估测,石墨烯电池最少能用10年。


可以说,石墨烯电池是未来电池产业发展方向。


不过石墨烯与纳米材料的状况很接近,石墨烯的很多特别性能都是建立在其单层结构上,但是批量获得一个原子厚度的石墨单层在未来十年都看不到希望。


也就是说,即使造出石墨烯电池,因为其复杂的制备工艺,价格也会非常昂贵。


然而让陈亚楠没想到的是,杨玄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我们已经研究出一种新型的cvd设备,它可以实现单层石墨烯的连续制备,最长可以达到500米。


从理论上来说的,我们已经可以进行石墨烯电池的批量生产”


第283章 常温超导实现了


杨玄同的话让陈亚楠惊讶不已。


不过她早已不是从前那个初出茅庐的女大学生了,她弟弟陈序这几年带给她一个又一个惊喜,早已经可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地步。


她看了眼陈序。


陈序点点头,笑说:“杨博士说的没错,过来。”


说着的同时,陈醋带着陈亚楠朝数米外一台巨大的设备走去,来到计算机控制台旁边,伸手划拉了一下oed触控屏幕,指着一套设备模拟系统给陈亚楠详细介绍了一下他们发明的石墨烯电池。


十分钟后,陈亚楠带着兴奋的语气问道:“预计什么时候能上市啊”


陈序看着电脑屏幕上缓缓旋转的石墨烯结构体,笑说:“快的话明年中,慢的话年底。”


“我知道了,那我先走啦。”陈亚楠心情激动的离开了材料研究所。


杨玄同博士也紧跟着离开,只剩下陈序一个人静静的站在计算机前面。


屏幕上的石墨烯结构体已经消失不见了,换成了一副色彩斑斓的星空图。


这当然不是简单的星空图,实际上它是小白从全球所有实验室、研究所以及网络上,搬运回来数以万计tb数据后,开发出来的一款强大的智能推衍系统星辰。


“星辰系统”结合了物质模拟和逆推工程。


比如想要一款抗艾神药,只需要说一声,星辰系统立刻会对成千上万种药物的几亿、几十亿、几百亿的实验数据进行分子模拟结合以及逆推工程。


然后数以千计的智能机器人拿着化学配方以及制备工艺制造出药物,再进行活体实验。


最后得到抗艾神药。


整个过程流水化生产,期间完全不需要人类科学家以及实验员的插手。


再比如,想要一种超级合金,星辰系统会对无数种金属材料进行模拟结合,得出模拟结构图后再进行逆推工程找到制备工艺。


最后投资建厂生产超级合金。


陈序之前也用星辰系统推衍出了半导体产业链里面很多核心技术的制备工艺,像光源设备、镜头系统、微球、光刻胶、高端电容电阻等等。


而之所以能做到这一切,主要还是因为控制星辰系统的是小白,小白可不是程序,它是像人类一样思考的智能生命。


它赋予了星辰系统人类一样的大脑以及计算机一样的运算速度。


理论上来说,星辰系统几乎可以模拟推衍一切。


当然,实际还是要建立在理论基础以及物质数据上的。


比如想要一套修仙秘籍,但是连理论基础都找不到又怎么能推演出来


即使真推衍出来了又能怎么样,连天地灵气都没有,还修炼个毛啊。


京都那边,深呼吸一口雾霾,说不定就成仙了。


而一切不能证伪的科学都是伪科学。


陈序看着屏幕上缓缓旋转的星辰系统,脑海里则在快速思考着。


光刻机的技术瓶颈已经完全攻克了,接下来只要等着零部件生产出来后装备就好了。


之前预计在年底10n光刻机能生产出来,现在看来需要到明年六七月份了。


不过不要紧,因为除了光刻机以外,像制作微球的高纯度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不锈钢反应釜这些材料及设备,目前正在国产化当中,还需要一段孵化时间。


陈序思考了一会半导体上下游产业链,随后又想到了卫星中心。


目前已经跟俄罗斯达成了合作协议,以每个工位1500万美元的年租金,租赁了俄罗斯位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中心”的4个发射工位。租期5年。


按照合同,拜科努尔卫星中心,每年要负责为星海科技发射不少于20颗卫星。


这个已经非常少了,平均每个发射工位一年才5颗卫星,还没有算一箭多星,实际上更少。


而中国卫星发射中心,一个发射工位一年平均要在15颗卫星以上,是俄罗斯的三倍。


当然了,不能说老毛子办事效率低,只能说中国效率高,而且这个效率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高,整个社会就像一部巨大的机器一样,高效、迅捷


除了租赁发射工委以外,星海科技也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了卫星研究所,设计建设自己的卫星。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