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狄仁杰成了长安京兆尹,京兆尹这个位子都给了狄仁杰,狄仁杰的背后是谁,长安城的官员们看不出来吗显然。这件事儿陛下是知道的,换言之,狄仁杰的后台是当今陛下。
这样的话,他得罪人怕什么
宫中有陛下,外头有玄世璟,这都是在为狄仁杰保驾护航,他们谁还敢动狄仁杰得罪了他们,他们去报复狄仁杰,真不怕把自己搭进去
而且,若是无缘无故,狄仁杰为什么要去得罪他们
所以,官员们在得罪狄仁杰成了长安京兆尹之后,都开始约束自家的儿女还有下人,在长安城,少去做那些违法乱纪的事儿,别被狄仁杰抓着,要是被长安府衙的人给抓着,谁都保不了他们。
起初还有不相信的,但是狄仁杰打下几个出头鸟之后,这些人也就老实了。
说白了,他们在长安城横着走,无非就是因为家里的人给他们撑腰,现在被家里人警告过了,先前出事的,没有被保下来,他们自然也就老实了。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天空显得格外的蓝,大草原又到了动物不对,是长安城又到了两年一度的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在隋朝的时候就有了萌芽,到了贞观年间的时候,李二陛下振臂一呼,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后来,在玄世璟的搅合下,制度也是完善了不少,出现了李二陛下亲自监考的殿试。
起初大唐的考试制度就只有两种,一种是每年都举行的科,第二种是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制科,到后来玄世璟搀和过之后,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第九百二十一章:幺蛾子
经过一千多年封建王朝验证的科举制度,拿到现在来用,谁又能说出比这个更好的法子呢所以朝臣们没有理由反对,李二陛下也觉得可行,既然可行,就如此实行就好了。
文学院之中,第一批去长安城参加考试的学生,都是庄子上出身的孩子,在离着春闱还有几天的功夫,书院就决定让他们停止在书院之中温习,由常乐带队,带着他们到长安去了。
先在长安城找个地方安置下来。
书院对于这第一批参加考试的学生也是十分看重,毕竟,这是书院的学生,第一次出现在会试的舞台上,正式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经过这一次考试,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的名头,将会被彻底的打响。
而且,等待着这些学生的,还有一场比试。
文学院与国子监之间的比试,所以,这次的会试,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还有书院。
他们的肩膀上,还肩负着书院的脸面。
但是这件事儿书院的先生们都没有明确的告诉学生们,告诉他们,也只是徒增他们的心理压力罢了,只不过,虽然先生们没说,但是学生们都知道,毕竟先前国子监派人到书院闹腾,动静可不小,而且后续的事情,多多少少也传到了学生的耳朵之中。
所以说,文学院的学生心里头还憋着一口气儿呢。
要是在这么多先生的教导下,他们还是比不过国子监的监生,那也实在是太给先生们丢脸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玄世璟看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会试,是检验书院里的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和他们自己的策论是否合格的标准。
过不了会试,即便是有治理一方的才能,说到底,还是有缺憾的。
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未免太过偏颇。
读书使人明理,若是连礼仪道德都不明,那有再高的才华,也是不容于世的。
书院出钱,在长安城包下了一处不大的客栈,将十几个学生都安排在了一起,又派遣了书院的护卫在客栈之中,临考之前,不容出一点差错。
若是东山县这边是书院的地盘的话,那长安城那边就是国子监的地盘了,那是人家的主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国子监被玄世璟弄成了那个样子,要说他们心里对玄世璟,对文学院不心怀恨意,说破了天玄世璟都不相信,所以万事还是小心为上。
国子监的学生就不必这么麻烦了,人家国子监本来就是在长安城内,还离着太极宫比较近,是个好地段儿,国子监的学生大多都是有钱人,不管吃的喝的,都是挑着顺嘴的来,即便是有人想要在他们的食物之中动手,也无从下手,谁知道他们下一顿要去哪儿吃,吃什么去。
阳春三月,玄世璟在自家庄子上主持完了春耕祭神的仪式之后,也来到了长安,这是书院的学生们第一次上“战场”,他觉得,自己得到长安城亲自坐镇才是,只是在考试之前,玄世璟并没有到客栈之中去打扰他们。
考试的时间已经放出来了,就在三月底,离着开考还有六七天的时间,如今的玄世璟是闲着没事儿,就在长安城里溜达,显然长安城最近能够见到的学子也多了起来,都是从大唐各地到长安来参加会试的,因为会试过后,放了榜,取进士及第,确认了进士及第之后,很快宫中就会安排殿试的日子,而后取一甲头三名。
中午在玄武楼吃饭的时候,发现玄武楼之中,也多是外地来的文人士子,大多都是要参加春闱考试的,玄世璟就坐在二楼靠窗户的地方,一边吃饭,一边留意着周围的学子,听听他们在谈论什么。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文学院的学生与国子监的监生对上的事儿,竟然也都传了出去,他们也在津津有味儿的议论这事儿呢。
主考官也定了下来,主考官马周,两个副考官,一个是侍御史李乾祐,至于另外一个人选,倒是与文学院有些渊源,那就是萧瑀的儿子,太常卿萧锐。
马周肯定是刚正不阿,不偏不倚了,两个副考官的人选就很是耐人寻味了,一个是与国子监有关系的李乾祐,一个是与文学院有些关系的萧锐。
这人选,怕不是李承乾能定的下来的,这背后,肯定有李二陛下的影子。
科举这等大事,李承乾肯定是要跟李二陛下商议的。
三个考官的人选,应该就是父子两人商议出来的结果。
离着会试还有三天的时间,玄世璟照常在玄武楼吃饭的时候,却是听到了同在玄武楼吃饭的学子在说国子监的事儿。
“文兄,听说了吗最近国子监有不少人,好像是吃坏了肚子,正在闹肚子呢。”
“是吗这离着考试还有三天的时间,怎么会出这档子事儿呢”那个姓文的学子说道:“杨兄,消息可靠吗”
“自然是可靠,现在的国子监,可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呢,文兄,你说,这国子监的监生,出了这档子事儿,这当中会不会有什么门道啊。”那姓杨的学子说道。
“什么门道你的意思是,还会有人故意对国子监的学生下手不成你仔细想想,国子监的监生,大多非富即贵,家里的背景可不一般,这临考之际,谁敢对他们下手”
“这也说不准啊。”那姓杨的学子还是坚持着自己的阴谋论:“要说一个两个,那肯定是意外,国子监这么多学生,都出了问题,怎么看都不像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