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大唐第一少> 大唐第一少 分节阅读 7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唐第一少 分节阅读 718(2 / 2)

自修撰氏族志的时候,李二陛下就已经对那些对朝堂影响颇大的世家有微词了,修撰氏族志也是削弱世家,提升他李家的一种手段。


没有一个皇帝愿意被这样的势力掐着脖子,整日里想半点儿事儿,这个说不行那个说不行,到最后,事儿办不成。


早年间好在身边有一帮从战场上一起厮杀出来的,自李二陛下坐在那个位子上之后,是继续在朝堂上为他冲锋陷阵,先是对上隐太子的旧势力,再是先皇的旧势力,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中艰辛,外人如何能了解。


现在好了,现如今李二陛下的皇权,虽然没有达到百分百的巅峰,但是天子一怒,也没有人敢出来抬杠了。


忙活着忙活着,时间过的也快,一转眼入了夏。


晋阳这两天也不敢多动弹了,有经验的婆子说,估摸着也就这几天的事儿了,这几天玄世璟算是忙的头晕脑转了,明德书院的学生们有结业考试,考试完了之后还有招生考试,明德书院现有的学生结业之后还要到各处书院办理入学,虽然下面有不少人照应着,但是玄世璟还是要在一旁多多少少的看着。


再加上玄家这边,晋阳马上就要生产了,玄世璟的心里还记挂着,反正最近这几天要操心的事儿实在是太多。


“公爷,明德书院那边的考试都已经安排好了。”高峻拿着册子走进书房,将册子放在了玄世璟的面前。


两年前明德书院招收学生,足足有两百多名,因此现在的结业考试,也是麻烦了一些,场地、人员、日期,都需要专门安排,而仅仅安排这些事情,就让书院里的先生们好一阵忙活。


这些事情玄世璟是不需要管的,只需要到最后出结果的时候送到玄世璟这里一份就足够了。


虽然不必亲自安排,但是好歹要了解一些。


玄世璟拿起册子,将其翻开。


“这不就是五天之后吗”玄世璟见到册子上写着的日期抬起头来看向高峻说道:“这么仓促”


高峻点了点头:“其实安排是早有的,只是日子一直都没选好,毕竟两百多个学生,还要分派考场,分派人员,花去了不少时间,定论下来之后,汇编起来送到您这儿,也是需要时间的。”


“那学生那边都知道了吗”玄世璟问道。


“前天就已经将告示张贴在书院之中了。”高峻说道。


玄世璟点点头,学生们都准备好了就成。


明德书院的考试,期间书院之中负责维持秩序的,都是玄家的人,大部分都是原先的锦衣卫,一百多号人看着两百多个学生考试,人力还算是足的,若是不足,大不了让文学院的学生们过来帮忙,这种事儿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个锻炼的机会。


当年他们不就是这么考进文学院的吗


虽然玄世璟对于庄子上的书院都是抱着一视同仁的态度,但是他这么想,别人不会这么想啊,多数的庄户门还是希望自家孩子能够考入文学院,将来参加春闱,出仕做官。


至于兵学院那边,虽然也有学生乐意从军打仗,对读书考功名的兴趣不多,但是军营之中,战场之上博取功名,那可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真真的用命去拼。


谁家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用这样的办法去博前途


大环境决定人的心思啊,现在大唐四方安定,所以jūn_duì 动用的时候并不算多,若是生在战乱年间,也就不得不爷娘送儿上战场,姑娘村口别情郎了。


所以在寻常的庄户心中,文学院似乎是在这些个书院之中,隐隐的高人一等的。


看看兵学院,两年就毕业了,而文学院呢四年,足足的四年,至于工学院和医学院,这个没有什么可比性。


第七百九十六章:国子监


“这几天就让府上的护卫们多多辛苦辛苦。”玄世璟说道:“实在不行,就在书院安营扎寨,住在哪儿,不管怎么说,最近这几天,不能出问题,明白吗让常乐亲自在哪儿盯着,不许放松。”


“是。”高峻应声道。


玄世璟知道,朝廷里的一些人因为与国子监之间有些利益瓜葛,看着东山县庄子上这边的书院,总归是游戏而不顺眼,再加上江王已经到达长安了,不日面见过李二陛下之后,就会被李二陛下派到庄子上来。


加上这件事儿的话,有人想要搅局坏事儿,现在这个节骨眼,是最好的时机。


玄世璟能够想到的,国子监的那些人,自然也能想到。


“从东山县那边打听过来的消息,还有五天的功夫,明德书院就要考试了。”国子监的主簿与国子监丞坐在一起:“因为江王的事情,这东山县的书院,可是在朝堂上又大大的出了一回风头啊,这几年来,倒是咱们国子监这边,连个小浪花儿都没有。”


“那又能怎样,看看现如今朝堂上的官员,大多还不都是从咱们国子监走出去的,这都是人脉。”国子监丞说道。


“恐怕再这么下去,等东山县书院的那些个学生成了气候,这人脉关系,都成了他们家的了。”主簿说道:“别看尽是些庄户家出身的孩子,就看看文学院的那些个教书先生吧,单拿出一个来,就是个小有名气的。”


“只能说人家在这方面有办法,看看起初在那庄子上的学院教书的都是什么人申国公高士廉,宋国公萧瑀,再看看兵学院那边,河间郡王亲自执掌兵学院,而且朝中还有传言,这东山县的几处书院背后的院长,是太子殿下。”国子监丞说道:“惹得起吗”


“惹不起是惹不起,但是国子监这边,总不能一直都这么下去吧,朝堂诸位大人,已经对国子监的不声不响颇有怨言了,人家将子孙送到国子监来,结果咱们国子监这边,还对不过一个庄子上的书院,被一帮泥腿子的孩子给把风头抢了,要是搁我身上,我也生气,而且看看现在,国子监不被朝廷重视,咱们的前途也没希望,这东山县的书院,就是横在咱们面前的一座大山,这座大山若是不搬掉,国子监死水一潭,迟早要完。”


主簿的话听起来,有道理,也没有道理,有道理的是他的眼光放的够远,若是将来东山县的书院成了气候,国子监这边当真就要被冷落了下来。


而且若是两年之后文学院的学生们参加春闱大考,取得了成绩,国子监这边的日子过的就更加艰难了,因为东山县书院本身明面上就不是隶属朝廷,一个民间学院能够培养出这么多人才来,能不令人瞩目吗


但是国子监也有自己的优势,也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脆弱。


首先国子监的生源,国子监的监生大多都是有身份的人家的子嗣,说起来是属于贵族学院,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寒门子弟,那也是因为名气和才学进来的,可以说是实打实的本事了。


只是这些,都被国子监丞和主簿给忽略了罢了。


再者就是国子监已经在长安城之中屹立了不知有多少年了,底蕴深厚,是现如今整个大唐最高等的书院学府,以前的国子监也不叫国子监,是叫做国子寺,前隋的时候国子寺,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开皇十三年,国子寺不再隶属太常,成为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复名国子学。大业三年,改称国子监,到如今贞观年间,国子监的学额也不过三百人,但凡六学,皆隶属于国子监,所谓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


如今的国子监,名义上是朝廷的,当中的官员也是朝廷的,但是却是一个独立的教育机构了。


国子监的最高领导者,便是祭酒,如今坐在这个位子上的是孔颖达。


国子监的人之所以这么着急,着急着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