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文言文是这样的。
余少能视鬼,尝于雪夜野寺逢一提傀儡翁,鹤发褴褛,唯持一木偶制作极精,宛如娇女,绘珠泪盈睫,惹人见怜。
时云彤雪狂,二人比肩向火,翁自述曰:少时好观牵丝戏,耽于盘铃傀儡之技,既年长,其志愈坚,遂以此为业,以物象人自得其乐。
奈何漂泊终生,居无所行无侣,所伴唯一傀儡木偶。
翁且言且泣,余温言释之,恳其奏盘铃乐,作牵丝傀儡戏,演剧于三尺红绵之上,度曲咿嘤,木偶顾盼神飞,虽妆绘悲容而婉媚绝伦。
曲终,翁抱持木偶,稍作欢容,俄顷恨怒,曰:平生落魄,皆傀儡误之,天寒,冬衣难置,一贫至此,不如焚。
遂忿然投偶入火。
吾止而未及,跌足叹惋。
忽见火中木偶婉转而起,肃拜揖别,姿若生人,绘面泪痕宛然,一笑迸散,没于篝焰。
火至天明方熄。
翁顿悟,掩面嚎啕,曰:暖矣,孤矣。
这种程度的文言文很少有人能够看懂,大学专业不对口的高材生都未必有人能够翻译出来。
所以,网络上就有人看到了这个热度,直接在微博上翻译出了这段文言文故事的译文。
一瞬间,微博就被转发上万!
而那段微博的博主虽然有点功利心,但是翻译出来的内容却是比较专业的,他甚至还用现代人的思维修饰了一下翻译的内容。
微博的内容如下。
打小儿我就能看见些不同寻常的东西,旁人看不见的,见识这故事时就是这样。
那时我还年轻——年轻气盛,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并不当作一回事。
见鬼见神也好,独自出游也好,那时候觉得都没什么要紧,有一次就这么给风雪阻在了路上,好歹还有座破庙能挡一挡。
我就是在那个大风雪的夜里,在那座庙里,遇见了他们。
演傀儡戏的老人,和他的木偶。
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老爷子破衣烂衫,年纪足够半截身子入土,随身没半点值钱玩意儿,除了那木偶。
那木偶是个娇贵女孩儿模样,做工太好,娇贵鲜艳得像刚描画出来似的,神情栩栩如生,眼角挂着一滴泪惹得我都心猿意马,好险没伸手去接。
自然也是接不着的。
偶遇也算有缘,夜深雪大无事可做,我同老爷子凑着一堆火边烤边聊,话匣子一开便合不拢,听他唠唠叨叨多半个时辰,从前事讲了个底儿掉。
讲他小时候何等贪玩,一听见盘铃声就收不住脚,知道是演牵丝傀儡的卖艺人来了,就奔着那小戏台子去,给三尺红绵台毯上木偶来来往往演出的傀儡戏勾了魂儿,一高兴,干脆学起了傀儡戏。
家里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见是真止不了,也只好由得他去。
就这么入了行,也演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