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忱的戏腔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哪怕是这一首歌已经结束,但是它留给听众的悸动,却依旧萦绕在众人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这一刻,所有人突然间就明白了,为什么会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种成语。
这则成语其实渊源已久,可以追溯到华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相传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缺少粮食已好几日了。
于是,她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
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而后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
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
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
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
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因此后世也就有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
现在听了苏忱这一首歌的人,也纷纷有了自己的感悟。
原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说的并不是真的有声音能一直在房梁上响个三天三夜。
而是这个歌声可以让人陷入一个情境中难以自拔,就像歌声一直萦绕在耳畔那样,无法平息。
“我的天...古人诚不欺我啊!我现在闭上眼睛,就能听到苏忱的声音,真是太好听太绝了!”
“我也没想到,一首结合了戏腔的歌竟然会这么好听!而且这个好听的点还是副歌的戏腔部分,简直震撼我一整年!”
“就是!现在谁特么敢在我面前说戏腔是被市场论证过的糟粕,我踏马一巴掌就能呼死他!”
“果然,苏忱没有说错,华流才是最屌的啊!!!”
......
听着耳边传来的惊叹声,蔡徐昆就像吃了屎一样的难受!
他真的没想到,一个“纯正的古风歌曲”,竟然真的能被苏忱写好听了!
虽然这个好听是相对的,毕竟对蔡徐昆而言,这种咿咿呀呀的唱法再怎么动人,也是落后的!
在他的心里,只有欧美日韩的歌词歌曲,才是业界真正的标杆,只有说唱才是音乐的圣经!
所以哪怕是听了苏忱的这首歌,蔡徐昆依旧不以为意!
一个落后的音乐类型,被你唱出花来,它难道就会变成先进的么?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啊!
对此,蔡徐昆继续说道:“苏忱选手这首...呃...”
舞台上,看着有点难堪的蔡徐昆,苏忱接话道:“我刚才演唱的这首歌,叫做《牵丝戏》。”
被苏忱提醒了以后,蔡徐昆也只是干咳了一声,就继续说道:“...对,《牵丝戏》,这个《牵丝戏》的表现力虽然比市场上的其他古风歌曲要高上一节,但是这说明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