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宠妾难为:侯爷不太冷> 第 233章 要变天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33章 要变天了(1 / 1)

这两个重磅消息如沾了油的火星,被那八卦之风一吹,短短时日就以燎原之势席卷了整个京城。一跃成为整个京都百姓们最热衷的饭后谈资,连带着酒楼茶肆的生意都好了不少。大伙儿没事儿的时候都会跑去茶楼酒肆听说书先生唾沫横飞的讲诉大周的将士是如何英勇击退倭贼的?又是如何将倭贼打得屁滚尿流举白旗投降的?越听越上头,越听越憎恨倭人。那些早已定居在京都的倭人本就因为这场战争在大周加夹尾巴做人,如今这事儿又随着沈侯爷的婚事再次被人拿出来翻旧账。留在大周的倭人要么是祖辈都在大周做生意,大周已然成为了他们的第二家园,根本就离不开。要么就是已经与大周人通婚,成为了半个大周人,更加离不开。他们最近只要一出门准能接受烂菜叶和烂鸡蛋等物的洗礼。走是走不了的,只能泪流满面的在家苟着,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只盼望着风头早一些过去,大周百姓能重新对他们友好和睦。这个过程相当漫长,若是就这么等下去恐怕黄花菜都得凉。于是他们制造了另一种契机,那就是用另一桩更大的消息将此热度给盖过去。果然,他们很快就如愿以偿了。不知从哪一天、哪一家茶楼开始,京城流传着这样一个消息:当年响彻京都的同济医馆是已故皇后娘娘开的,同济医馆之所以关闭乃是因为夏家遭到了奸人的陷害。奸人心思歹毒,手段了得,不仅害得同济医馆被迫关门,还害得世代行医的夏家被满门灭口。随着同济医馆的关闭,百姓们找不到比同济更加童叟无欺的医馆看病,也找不到比这同济医术更高超的医馆来治疗疑难杂症。当年的同济医馆医好了数不清的重病患者,许多已被判定为药石无医的患者来到同济医馆后多数都获得了。当年那些被治好的重症患者直到现在都还活得好好的,患者们听闻此消息全都自发站出来现身说法。说同济医馆有多好多好?里面的大夫医术有多么多么精湛?还说同济医馆的大夫以治病救人为己任,视钱财如粪。因此夏家当年在治理瘟疫时做手脚的罪名太过牵强,从理论上来说根本就站不住脚。夏家人已经有了至高无上的荣耀,不可能会在瘟疫之中做下那等害人害己之事来自毁清誉。还有就是夏家当年本可以不用去瘟疫之地冒险救疫,但他们为了造福大周百姓,让百姓们早日摆脱瘟疫的折磨,这才冒着生命危险去了南方重灾区。夏家医士如此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却没想到招到了小人的嫉妒,还被小人栽赃陷害,导致家破人亡。如今这事已经过去这么多年,若不是皇后娘娘的尸骨被找到,此事恐永远不会大白于天下。为何此事在十八年后再度闹得沸沸扬扬?自然是皇后娘娘的棺椁中暗藏着玄机,据说当年事迹的前因后果全部都被皇后娘娘以血书藏在了棺椁之中。如今那棺椁惊现于世,当年冤案的真相才得以显露于世人眼前。当年那幕后真凶当真胆大包天,连当今皇后娘娘都敢陷害?可见其身份地位不同寻常。不知何时起,又有另一种说法冒了出来,说当年皇帝之所以稀里糊涂的将夏家流放,完全因为他中了一种受制于人的蛊。这个消息一出,满朝哗然,巫蛊之术自古以来都被百姓们所憎恶,因为这种秘术实在是太过神秘,太过匪夷所思。人类本就对神秘未知的东西本能性的害怕排斥,这下子可是捅了马蜂窝,京中百姓群情激愤,自发组织去大理寺和京兆尹大门前轮流闹着要官府重查夏家旧案。大理寺卿和京兆府尹本来想一棒子将这些刁民给打回去,但不知怎的此事竟被传到了陛下耳中?陛下当晚就把他们俩叫到御书房劈头盖脸的痛骂了一顿,骂完后点明此事在民间闹得沸沸扬扬不可能是空穴来风。严肃要求两府务必妥善处理此事,万不可跟百姓们打官腔搞敷衍,必须得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全天下百姓一个交代,也给他一个交代!周帝大手一挥,口谕已下,此案子不仅要查,还要大张旗鼓的查!查出来的线索还得在第一时间告知到关心此案的百姓耳中,周帝命两府回去都要设立专项汇报点,每日定时定点向京中百姓公布此案的进度。大理寺卿和京兆府尹差点哭了,天底下最珍贵之人的案子竟落在了他们头上?这不就等于火石落到了他们身上嘛?他们这是撞了什么狗屎运要在快要退下去的年纪接到这样棘手的案子?这不是要了他们俩的老命吗?他们在这个位置上中庸了一辈子,如今现世报就要来了吗?此事关乎陛下和皇后娘娘,这叫他们俩拿什么胆子去查?可皇上金口玉言都开口了,他俩能反对吗?硬着头皮上吧!干好了名垂青史,干不好鸡飞蛋打。两位大人撸起袖子,动用了各自手中最得力的人手全力去追查当年之事。你说其余案子?都给我放着放着。谁的案子都没有帝后的案子重要好不啦?大人物的事情必须安排在前头,这就是世道。两位大人这辈子从没像此刻这样和谐共处过,有礼有节的一同设立了一处汇报点。各自安排各自衙署内的师爷轮流换班,在每日傍晚时分站在高台之上向百姓们公布案子的进度。.京都的吃瓜群众们本来大多数都是随波逐流,跟个风去两署瞎闹而已。没想到官府这次这么重视他们的提议?还专门整了个晚间播报点?弄得他们都不好意思不去追进度了。于是京中百姓们一个个正义感爆棚,前所未有的操心此案,吃过晚饭就自带小板凳去府衙前听汇报去了,一度造成万人空巷场面,好像不去就对不起官府此番的作为似的?事实证明只要官府肯下功夫去查,就算是隔了几十上百年的案子它都是有迹可循的。这不,查着查着,这矛头竟直指元家?众人:???这结果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原因无他,只因皇后过世之后宫中便由元贵妃一人独大,且这些年来元家的子孙在朝为官者皆占领朝中要职,元贵妃所出的二皇子已经隐有与太子分庭抗礼之态?这如何得了?这样下去岂不又要掀起夺嫡之战?说不定夺嫡过后还会外戚专权导致江山易主。吃瓜群众们开始扩散性脑补,越想越心惊胆战,越想越觉得那战事快要一触即发……百姓们愤怒了,你说你元贵妃争宠就争宠,为何要害到人家皇后娘娘家破人亡?还让他们没地方看病,简直是祸国妖妃!不行,坚决不行!他们是热爱和平的小老百姓,最怕打仗。如今事态闹到这个地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不能不管。于是万人空巷的场景又出现了,大伙儿一块儿用到元府外的大街上要元阁老出来给他们一个说法?最好能还原当年真相,早日束手就擒,还天下海晏河清。周帝坐在金銮殿中,看着殿外那最后一寸夕阳被乌云吞没,整个大殿霎时陷入黑暗,一阵风吹进来,撩起了书案上的纸张。他看着那黑沉沉的大殿门口,和那乌云遮顶的天象,喃喃道:“起风了,要变天了!”守在一旁的大内统领庞翌也跟着周帝的视线久久凝视殿外,庞翌正在绞尽脑汁揣摩陛下这句‘要变天了’是表面的意思呢?还是别的意思呢?便听见周帝声音飘渺的对他道:“庞翌,你跟着朕多少年了?”庞翌撇开心中思绪,专心致志回答周帝的问话,“回陛下,臣已跟着陛下二十三年了。”周帝有些感慨,“竟然二十多年了?时间真是如流水,转眼之间咱们都老了。”庞翌更加感概,“是呀,当年若不是陛下知遇之恩,臣早已成为一捧黄土。”当年他不过是个落魄的世家子弟,家族早已一落千丈,他能到禁卫军去当差还是他父亲当年舔着老脸求到故交那里去,人家才勉为其难的为他安排了个皇宫禁卫军的职务。禁卫军因是天子近臣,多数都是世家子弟,寒门子弟若想进这个肥差除非挤破头,如若不然想都别想。他当年在禁卫军中因为家道中落,与别的同僚无甚共同语言,加之消费观念不同,很是受人排挤。若不是他身怀绝技,武艺高强,在一次偶然的事故之中因一腔孤勇得到陛下的青睐,他早就因为家中的巨额债务被逼得走投无路。周帝颇为感慨道:”你还记得当年朕指派给你的第一个任务是什么吗?“庞翌一想到当年旧事,想到陛下待他的知遇之恩,便眼眶潮湿道:“臣当年只是个小小的禁卫军,因有些祖传功夫而得到陛下青睐,被陛下指派去保护刚进宫的太子殿下。一直到太子殿下年满十二岁,臣才被陛下召回身边,破格提拔为禁军统领,帮助陛下训练最为忠诚敢死的禁军,以保护宫中主子的安危。”周帝满意的点了点头,“你还记得初心,不枉朕栽培一场。”庞翌立即跪了下去,“臣永不敢忘。”周帝一把将他扶了起来,叹息一声道:”如今局面又要回到十八年前,朕又要派你去保护太子,辅助他的帝王之路,你可愿意?”庞翌脸上满是惊愕,惊呼出声,“陛下。。。”周帝抬手打断他即将出口的话,语重心长道:“朕这一生信任的人不多,沈烊是一个,你是一个,他如今在外做朕的探路石,很快便会有一场动荡。而你是朕在这深宫之中最为信任的老伙计,朕唯有将太子交给你保护才能安心。朕已打定主意,这次定要与元家不死不休,朕若朕不能善终,你一定要辅佐太子稳坐龙椅。”庞翌已泪流满面,再次跪了下去,哽咽难当道:“陛下。。。此事当真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吗?”陛下竟然想要以身为饵,逼着元家狗急跳墙逼宫,然后再将他们一网打尽,永远钉在耻辱柱上,让他们成为人人喊打的乱臣贼子,以绝了湘西那些元家追随者的心思。如此一来便能兵不血刃收割元家的势力,只是此方法的契机要以陛下的性命为引,这法子陛下连老侯爷都骗了过去,只说他是要假死让元家被天下百姓们的唾沫星子给淹死,事成之后他正好死遁去为皇后守皇陵,可他却知道,陛下准备的毒药都是真的,他真的想以自己的死为太子殿下开出一条血路来。周帝幽幽叹了口气,“这是唯一能让元家再也不能翻身的法子,朕也累了,自从见到云桑坟墓之后,朕已生无可恋,还不如早些速战速决,好下去陪她。”庞翌记不清自己是怎样离开金銮殿的,他在那座金碧辉煌的大殿门口朝身后望去,只觉那黑沉沉的大殿犹如一张巨兽的嘴,大口张着想要以人性为食。这坐上那个位置的君王,哪一个不是得到了许多,又失去了更多?人性这种东西,会日益迷失在纸醉金迷之中,迷失在吹捧炫耀之中,得到了最初想要得到的东西,便还想要得更多,怎么也喂不饱,没有人能逃脱人性二字。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