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能直接以“硝石”之称找到这种?东西,盛玉对此物?的了解又仅限于硝石制冰原理,这个问题似乎一下子就成?了难解的谜。
盛玉叹了一口气,这就像拥有一座宝山,但却?找不到入口一般让人无奈。
将问题提出后,田月英便离开了。
盛玉又在书房坐了一会儿,片刻后,她看向一旁低头磨墨的枝儿:“夫人今日?可在府上?”
枝儿摇头:“夫人今日?一大早便出门了,听小桃说,似乎是约上另外几位夫人逛西街去了。”
“哦?”
盛玉看了看外面,天色尚早,她站起身,“走?,咱们也?上西街看看去!”
西街,位于城门大道以西的方向,整条街的修建工作是水泥队自?成?立以来?,花费时间最多、精力最多的工程。
如今四个月过去,西街的修缮重建工作已经步入了尾声,
秉持着尽量保留原建筑风格的工作理念,修建完成?后的西街建筑群与之前相比并无很大不同。
西街食堂保留了原先位于一楼的大堂,作为?大型公共用餐场所使用;另在附近拆除了部分原先的景观建筑,修建起了半包围式的三层楼房,一楼用餐,二楼雅间,三楼作为?员工宿舍使用;侧后方则有当做仓库使用的小平房坐落于其中。
所有建筑的外观都尽量保持统一的风格,在盛玉的建议下,还?在楼房顶层打造了类似“鸡腿”、“酒葫芦”之类的小物?件挂在其上,让人一看便知这地?方是吃饭所用之处。
食堂内部的装修设计同样极富食欲,桌椅全?是统一的规格,与现代大学食堂十?分相似。
食堂是西街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沿街的商铺则依旧是小两层设计,屋舍与屋舍相连,鳞次栉比,风格统一,看上去十?分整齐。
早在一个月前,这些商铺便已经可以投入使用,盛玉命人在公告栏处粘贴了招租信息,只是一个月过去了,也?才七八个人找到谢迩打算租下商铺,最后成?交的就更少了,只有三家。
一家是做吃食的,据说祖上三代都是靠做豆腐维持生计,城外的大豆田大丰收,他们找田月英问了黄豆出售的价钱,一问,不贵,当时便起了这个念头。
还?有一户是屠夫,在养殖场的工作虽好,但哪能像自?己买来?整猪后能留下许多边角料改善生活好?
再者,便是一家药房了。
药房这生意,没有人脉者做不来?。这家药房的老板,原先便是开药房的,除此之外身无一技之长,又不愿意去干苦力活,这不,瞅见边关生活稳定之后,当机立断,立马租了一家商铺,重拾老本?行。
现在边关的经济情况称不上好,即使盛玉鼓励个体户创业,但能在一个月租出去三家商铺还?是出乎她的意料。
豆腐铺和猪肉铺都没什么可逛的,知晓盛玉到了西街之后,叶怀兰差了一名?侍女前来?禀报,称她与其他几位夫人已经到了食堂准备用午膳,问盛玉要不要一起过来?。
盛玉来?西街的本?意本?也?不是来?寻叶怀兰的,单是叶怀兰还?好,她与另外几位夫人实在不熟,还?是摇摇头拒绝了叶怀兰的好意。
从街道入口处一路走?进来?,肉铺位于比较靠前的位置,豆腐铺则要偏僻一些,多条街道交叉分布,肉铺的位置较之豆腐铺更为?优越,租金自?然也?要高一点。
只有三家铺子,对于现在的西街来?说还?是略显寂寥,盛玉一路走?,一边观察水泥队的施工情况,再者便是思考西街的商铺规划。
等她和枝儿再看到一件开着的铺子时,已经是在一个街道与街道相邻的转角处了。
肉铺和豆腐铺在同一条街,方才已经看过了,面前这家便是开在西街的第?三家店铺——吴记药房。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盛玉还?没去过药房这类地?方,看着门口贴着的一副“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对联,她饶有兴趣地?迈脚走?进,身后的枝儿紧随其后。
这间药房不算大,甫一进门,入目所及之处便是一组组带有抽屉的木柜,上边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中药名?,盛玉扫视了一眼,粗略估计一个木柜可能由四五十?个小药屉组成?。
药柜前是一张长长的木桌,许是药房小二称药算账的地?方。
旁边搁了一张稍矮的案桌,两张桌子紧紧摆放在一起,从枝儿的耳语中,盛玉知道了这是药房大夫给?人看诊的地?方。
小二不在,唯有一个年迈的老者正躺在案桌前昏昏欲睡。
枝儿欲上前把他叫醒,被盛玉拦住了,她只站在柜台前,视线从药屉上贴着的药名?上一一扫过——细辛、汉黄、五味子……
盛玉的视线在一个叫作“地?霜”的药名?上顿了顿,恍惚间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她转过头问一旁的枝儿:“这‘地?霜’,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