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边关基建指南> 第三十一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1 / 2)

其实远在赶赴边关途中之时, 盛玉便有了将脑中关于菌菇的知识记录成册的想法。


终于,在造纸厂和印刷厂都如期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她总算可以将这个想法付诸现实。


这个朝代存在的菌菇肯定不?止二十种, 但其实已经?经?世人?确定无毒的菌菇也不?过?才十余种而已。


很多有毒与?无毒的菌菇从外?表上来看只有细微差别, 为了避免误食有毒菌菇的情况发生, 盛玉在和几个对辨认菌菇经?验老道?的百姓作了了解之后,才从中选取了二十种常见?的菌菇, 根据这个朝代对其的了解, 再辅之以现代知识, 将其编订成册。


另外?, 盛玉还找了数名画工,专门为这些菌菇绘制图册,是?以这本《二十种菌菇识别手册》中还附有插图, 图画精美, 搭配以文字介绍,内容直观明了。


这样一本内容新?颖,造价不?菲的手册,自然售价颇高。


边关目前还是?以工分作为流通货币, 清风书舍中货架上摆着的书籍种类逐渐增多,但一进门所能看到的最醒目的位置, 摆放的正是?这本《二十种菌菇识别手册》。


不?同于当代许多封面朴素简单只有一个书名的书籍,《手册》的封面绘有图画,花花绿绿的十分亮眼, 书名也并非常用的官方正字,而是?大小?不?一, 看起来形状怪异的大夏文字,十分夺人?眼球。


摆放着书籍的架子?旁边, 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售价仅需:五十工分/本


五十工分,售价之高令人?咂舌——


要知道?目前工分日收益最高的李铁兰,一天也才只有十八个工分而已,只要她不?吃不?喝三天,就可以买到一本《手册》了。


听起来好像不?难,可能像李铁兰一般拿这么高工分的人?屈指可数,其中大部分人?还要负担一家的开销,拿五十个工分去买一本书,对他们来说实在不?是?一件易事。


盛玉想要普及教育,所以开展西街学堂以免学费为代价,可清风书舍的建立,目的却绝没有这么纯粹——没错,清风书舍也是?盛玉的产业。


在大夏,拥有书籍向来是?少数人?的权利,关于这点盛玉不?打算短时间内将这种现状打破,更何况虽然现在造纸厂已经?建立,可书籍的制作依旧造价不?菲,没有商人?愿意?做亏本买卖。


——若是?以后百姓的识字率提高了,倒是?可以考虑在城中开一间图书馆,当然,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从目前来看,五十工分虽然价格颇高,但这是?盛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定下?的售价。


况且,书籍不?同于其他一次性消耗商品,它可重复使用,流通性也更强。


简单来说,一个人?全资买一本《手册》可能有些困难,但若是?集合众人?之力,分摊到每个人?身上就轻松得?多了。


至于每人?观看书籍的时间,合资的几个人?商量着来便可。这样既可以减轻经?济压力,又能达到看书的目的,可谓两全其美。


另外?还有一点,将《手册》作为月度考核奖励发放给西街学堂,是?盛玉计划中的一环。


学子?中男女?对立虽然可以促进各方学习的热情,可若是?这种局面长期存在,难免会阻碍到他们学业的长期发展。


盛玉虽然说将这件事交给学子?们自行解决,但若是?有必要,旁人?的助力也不?可或缺。 从学子?们宣战至今已一月有余,第一次月度考核的结果也早已出?来了。


盛玉了解了一下?,一班的奖励由一位叫薛晓晓的女?学子?获得?,二班的获胜者则是?一位男学子?。


思?及此,盛玉转头看向一旁的枝儿:


“各个班的情况目前如何?”


学堂无课的时候,枝儿便会来到盛玉的书房,在她专心翻阅各个厂房递交上来的各项报表材料时,在一旁为她研磨墨汁。


这项工作有些许无聊,枝儿却从未抱怨过?,反而很是?珍惜这段静谧的时光。


枝儿想了想,道?:“二班的学子?们气氛倒很是?和谐,至于一班嘛……还是?老样子?。”


老样子?,男女?学子?之间水火不?容。


“给一班的那本奖励当前在薛晓晓这?”盛玉又问。


枝儿点了点头:“这次月度考核薛晓晓是?一班的第一名。”


提及薛晓晓这个人?,枝儿对她的印象倒是?挺深刻。


薛晓晓的父母是?造纸厂和印刷厂的双职工,父亲在印刷厂工作,母亲在造纸厂工作,两人?的工作都很忙,几乎一天在东街能从早忙到晚。薛晓晓不?过?才十三岁的年纪,在兼顾学业的同时,已经?可以打理好家中的内外?事务了,更别说她在学业方面也很是?优秀。


瘦瘦小?小?的一个小?女?孩,内里所能爆发的力量却让人?不?可小?觑。


也正是?见?到像薛晓晓这样的人?逐渐变多,枝儿才慢慢理解到小?姐为何如此坚持让女?子?也能像男子?一般上学堂。


或许正如小?姐所说,女?子?也能顶半边天。在未来的边关,女?子?能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附属地位中脱离出?来也说不?定,枝儿很期待看到这样的情况。


一班唯一的一本《二十种菌菇识别手册》在薛晓晓这,了解了情况后,盛玉点了点头,她的计划或许可以开始实施了。


这是?在西街学堂学习的第二个月,一切如往常一般,好像没什么不?同。


学堂其他班级的人?也很是?关注一班考核比试的结果,得?知第一个月由薛晓晓拨得?头筹后,二班的男学子?们都很是?唏嘘,女?学子?们倒很是?高兴,因为薛晓晓给她们女?同胞长脸了,她们与?有荣焉。


这一天,刚结束下?午的课程,众人?正准备去食堂或回到家中解决晚餐,带班先生却在这时急匆匆走进了教室。


环视了一圈,见?学子?们都在,先生长舒了一口气:


“还没走就好,现在都随我到操场来,注意?保持安静,切勿大声喧哗。”


学子?们面面相?觑,不?知先生为何要加后面这句话,他们都不?是?三四岁的小?孩子?了,素质很高的好吗。


直到在操场上看到那抹熟悉的身影——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