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吃饭的时候,宋青宛已经准备好了火锅,一家人围着就等葛山过来,没想到他一直没有来。宋勇指使宋大郎上山脚下的茅屋喊人去,宋大郎记挂着锅里的肉,脚程飞快的一个来回,回来后,他喘着粗气道:“人不在,问了村里人,说下午时分葛山出了村口,就没再回来。”一家人没等着也不管了,给读书郎留下一碗肉后,转着火灶就吃了起来。接下来几日,宋家人都在村里的祖祠那儿排队碾麦子。宋家村家家户户田地算是多的,这次收成好,金黄的麦子收回来,家家户户都是一脸喜色。宋勇带着两兄弟把麦子碾回来,夜里与田氏商量,决定这次逢集市上镇上赶集,把口粮留下,多的麦子卖了。庄户人家家里养个读书郎不易,笔墨纸砚样样都要银子,田氏这人是银子能捞就捞,听当家的这话,立即同意了。第二日与两儿子一商量,就把卖麦子的事给定了下来。宋大郎回屋后,黄秋桂一脸的忧色,她看向一双儿女,这些日子,她强行把两孩子从娘家接回来,不知被婆母话里话外说了多少次,现在家里好不容易收成好一年,却要把麦子给卖了,下半年一家人多半又是豆饭为主食。苦了大人没什么,若是苦了孩子,却是心里不舒服。黄秋桂嫁到宋家这几年里头,见得最多的是家里最好的都给读书郎老三,反而她生下的孩子,却是什么也不是。“婆母偏着三房你不说,你也容许爹娘卖麦子,那成,先把咱们家孩子的口粮也留下来。”宋大郎看着两孩子也是愧疚,“你且忍一忍,等明年老三考上了举人老爷,侄子侄女也跟着享福。”“要是没有考中呢?乡试三年一考,不成又是三年,看看咱们村的夫子宋洐君,先前童试是咱们村里头的神童,还曾得知县大人赏识,而今不也没能考中。”宋大郎被自家媳妇这么一说,心里也开始犹豫不定,十里八乡的读书郎何其多,中举的却屈指可数,万一明年三郎不中,他们还要这样养着么?宋大郎摇了摇头,他不敢想,家里人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读书郎身上,这些年上至老下至小,吃穿用度都是最差的,生病了都舍不得花银子,若是三郎不中,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黄秋桂见宋大郎摇头,心里苦笑,可是看着丈夫这么执着,她也不再说什么,这个家里她就没有说话的份量。很快到了镇里赶集的日子,宋青宛在屋里头来来回回走了几趟了,就是没有抽准时机抽个借口跟着去集市。外头院子里一家人都起了身,今天要去卖麦子,大家伙起得早,想去赶早占个好位置。宋青宛硬着头皮从屋里出来,来到田氏身边,说道:“娘,我跟一起去,我可以站在一旁吆喝,正好女儿一直呆屋里头,没见过什么世面。”田氏皱眉,正要接话,那边宋二丫开口,“娘,我也要去,我长这么大才去过镇上两次,姐姐至少比我去得多。”第18章赚了一笔银子宋青宛暗恨,这小姑娘又出来捣乱。那边宋勇沉了脸,“你们嚷着去镇上,以为上镇上好玩呢,一个都不准去。”田氏指了指两人,也没有再说话。那头宋大郎挑了挑担子,背微微一弯,黄秋桂看着自家丈夫累成这样,不免心疼,上前扶了扶。“不碍事,路上多歇几次脚就成了。”宋勇三人都要挑着担子上镇上,宋二丫说道:“爹去卖麦子,怎么不坐村里头的牛车去?”“牛车不用银子么?”田氏瞪了她一眼。宋二丫不敢说了。宋青宛看着这一家人,显然今天上镇上的主意怕是要失算了。家里的女人都没法去,有田氏在家里呆着,谁也不敢多说什么。到傍晚却想不到宋家父子三人挑着担子又回来了,原来今天上镇上卖麦子的全是村里人,人家早就租了村里头的牛车,大清早的就在街头占了个好位置,等到父子三人去镇上时,已经排到最末尾了,蹲守了一天,只卖出去半筐麦子。其实麦子卖出去也是可以的,就是价格比往常低了不只一点点,收麦子的商贩就看着今年收成,故意压价。宋勇三人回来,饿得前胸贴后背,田氏从屋里头端出来馒头,那馒头非常的硬,自上次宋青宛把豆粉搅在了里头后,田氏就只准家里人这样做,这样可以节省麦粉。宋勇一边吃馒头一边破口大骂,骂那些商贩是奸商,庄户人家一年到头就靠着地里出来的几个东西,他们乘着年岁好却来压价,这样算下来,麦子卖出去也没有比往年多多少银两,宋勇是越想越气愤。田氏在一旁也是骂过不停,宋大郎和宋二郎却闷头吃东西。麦子没卖出去,一家人心情都不好。宋青宛想了想,上前说道:“爹,娘,不如明天我跟挑一担麦子上镇上去碰碰运气,今天赶集大家伙都来卖,人家看收成好就压价,明个儿不是集市,咱们走街窜巷往那些富户家里送。”宋勇听到这话,手中动作一停,一脸横肉看来,眸里露出喜色,“大丫说的对,明天你跟你再去一趟。”宋青宛得到这话,心里松了口气,脸上却笑道:“明天我跟哥一定把麦子卖出去。”宋大郎和黄秋桂两人却是看了她一眼,没抱太多希望,黄秋桂反而担心自家丈夫太辛苦,明天又要挑一担子上街,还得走十几里路去。第二日起得很早,宋青宛刚从床上起来,宋二丫就跟着起来了,她说道:“姐要去我也要去的。”“不准。”宋青宛沉了脸,有这个坏心眼的丫头在,她什么事都干不了。宋二丫才不管她同不同意,直接穿好衣裳走出去了。好在被田氏叫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宋青宛跟宋大郎出了门。两人早饭也没有吃,庄户人家吃两顿饭,昨个儿田氏还给父子三人带了豆子在路上充饥,今天见只有两人去,连充饥的豆子都省了。宋青宛背了一个竹筐,表面上她说给宋大郎分忧,里面用麻袋装了一袋子麦子,事实上她藏了不少澡豆在麦子里头,这次去在几人眼皮子底下,她不敢拿太多。十几里的路程,就是背上背着的竹筐,宋青宛都有点吃不消了,看着宋大郎压弯的腰,觉得这宋大郎也挺可怜的,宋家父母偏着三房,这大房二房都不是人,干起活来当牛使,那读书郎在家里坐着什么也不干还吃家里最好的,花费一家人攒下的银子。十几里路宋大郎没有喊苦,反而宋青宛有些走不动,他看她辛苦,中途歇了几次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