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行情 ...
“二郎,又去打猎啊?”同村子的李老四见二郎背了把锄头,锄头后面还挂着一只半挣扎的兔子,羡慕地道,“这兔子还真肥。”
“是呀,到山地里干完活,就抽了个空到附近溜溜,也是今天运气好,才逮着这只野兔,要是晚去一两步就让它给逃咯。”二郎笑呵呵地说。现在他常在山里干活,他挑了几个地点下套子,时不时会有一些猎物中招。
“哟,这天都擦黑了。你赶紧回去吧,估计家里的婆娘正等着你回去吃饭咧,俺也走了,下回见啊。”李老四说着就拐进另一条叉路。
“好的,你慢走啊。”二郎冲着他的背影喊,李老四挥挥手,表示回应。
二郎笑笑,回家的步伐更快了。
这烧碳的技术并不算太难,罗云初从来不小看古人的智慧,烧碳这种事,让人观摩一两次,再自己试验几回,便能掌握了。所以她一再叮咛,他们家烧碳的事不能让外人知道。大郎二郎都晓得事情的轻重,所以二郎就这般掩饰了。
烧碳是个技术活,火力强一分太多,弱一分太少。大郎二郎两人折腾了几日,烧了三窑的碳才渐渐掌握了火候。第一窑,烧过头了,碳烧融了很多,只剩下瘦瘦的腰身。第二窑的时候火候不到,木材并未完全燃烧,制成的碳烧起来有浓烟。接着又烧了一窑,虽然还没有达到精确的标准,但出炉的碳比前两次的好太多了。
罗云初很关注烧碳这事,毕竟这是他们一家子能不能发家致富的关键,所以第四窑的碳要出窑的时候,她就已经在山上等着了。熟能生巧,古人诚不我欺。第四窑出的碳轻而完整,罗云初拿起一根端详,嗯,很完整,不掉灰;很轻,表示里面没有残留着的木柴了。
“二郎,把火盆拿过来,咱烧两根瞧瞧。”
二郎当即拿了完整的两根,拆成好几截,用火盆烧了起来,发现它在烧的过程中没有一丝烟火。几人远远地围着木盆聊开了,一盆碳差不多烧了近一个多时辰,大家见到成果,很是高兴。这样的碳在冬天晚上只需起夜时再添一两次,就差不多能顶一晚了。自己平时积攒的那些碳头,能烧半个时辰就算不错了。这样一对比,他们烧出的这窑碳优势太明显了。
“大哥,明天停火一天吧,咱们四人分两路。我和二郎去镇上柳掌柜那问问价钱。你和三弟就到城里去,城里卖碳的店也多。咱们各自拿着一些碳样去,到时回来再合计一下该卖给谁。”罗云初觉得自己前头的想法不对头,死认定了镇上的柳掌柜。货比三家,此乃血拼经验啊,怎么可以忘掉呢。消费如此,赚钱未尝不是?
大郎想想也是,得看看价钱再说,要不然他埋头苦干,到时卖出去的价钱贱得连人工都拿不回来可不行,“对头。”
“再过个把时辰,等天擦黑的时候,咱就把这批碳挑回家吧?”大郎指着新出窑的那批木碳。虽说现在秋高气爽,十天半个月都不下一滴雨,这碳留在野外也无须太过忧心。但他们毕竟指着它赚钱呢,还是扛回家里放着好了。
“成,大哥,听你的。”二郎估摸着这碳少说也有七八百斤的,若他和大哥忙和的话,两人来回挑个两趟就差不多了。
“媳妇,你和三弟先回去,做饭烧菜,等我和大哥干完活就有饭吃便好。”
罗云初不逞强,她走山路都不大稳当,挑东西下山,真不行。
宋铭承却不从了,坚持和他们一起挑担子。大郎二郎无法,只好让罗云初先回去了。三兄弟便又开始砍起柴来,这些都是过两天便要用到的木柴,多砍点准没错。
趁着月光,二郎三兄弟将山上大部分的碳都挑了回来,甚至连前面的不合格产品也挑了一部分。宋家没有多余的地方放置这些碳了,好在前头大郎家的牲畜卖了不少,而且猪舍早就空了出来。大郎家的猪舍比罗云初他们新建的那个要大得多,而且天孝趁空闲的时候已经将它打扫干净了,此刻正好派上用场。
碳不能潮水,所以他们在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稻草,也不知道顶不顶用,不过聊胜于无吧。第四窑窑出的碳可不能压,所以全都一袋袋地摆放在地上。其他的,随意了。
待他们忙完时,已将近亥时,罗云初把已经凉了的菜又热了下。前头她已让宋母和三个娃各吃了小半碗饭顶着,所以他们没有被饿着。一大家子有说有笑地吃了晚饭。
次日是集市,罗云初打发了二郎回去休息,便在厨房里忙和起香芋的吃食来。厨房里的活计她都可以一个人完成,二郎近日来也辛苦了,就让他多歇会儿。
第二天一大早,四人吃过东西后便出发了。这次罗云初没有坐牛车,而是四个人步行至镇上的。人的脚程比牛车快,而且这次他们赶时间,二郎三兄弟轮流挑着几十斤的担子,便也不觉得太累。
到了镇上,大郎两人还得往城里赶,合着罗云初的意思,干净搭辆马车算了。她把她的想法说了,二郎告诉她,镇上去城里的马车一般都是私人的,极少会让人搭顺风车。如果要雇马车,来回少说都得一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