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唐朝小闲人> 分节阅读 75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53(2 / 2)

韩艺点点头。


萧无衣略显心虚的瞧了眼韩艺,道:“我利用红绫逼崔戢刃跟我签下主仆契约,本也是为了你,可是我现今又觉得这样做,对你,对他都不好,因此我一直未跟你提及。”


韩艺欣慰道:“你知道就好,无月是你弟弟,你竟然从中浑水摸鱼,你还真做得出。”


萧无衣郁闷道:“我以为你还会夸我聪明。”


韩艺纳闷道:“你凭什么这么以为。”


“因为我都是跟你学的呀,先是放下诱饵,然后蛊惑人心,最后从中牟利。”萧无衣一边说,一边眼眸乱晃。


这个婆娘,好的不学,尽学坏的,还说人家萧晓,你们两姐弟真是一个德行。韩艺的脸渐渐僵硬了,突然眼眸一转,笑嘻嘻道:“无衣,如此看来,我们倒也算是天生一对。”


“言之有理。”萧无衣点点头,道:“不过可是此事还是莫要让他人知道的好。”


“这是当然。”


说完,二人不约而同笑了起来。


过得一会儿,萧无衣好不容易收住笑意,道:“可是韩艺,我至今仍觉得,崔戢刃他们是你最好的帮手。”


韩艺笑道:“你说的没错,但是现在我们找到了一种更好的合作方式。”


“什么合作方式”


“对抗”


两仪殿。


吱呀一声,殿门突然打开来。


李治一怔,抬目望去,只见武媚娘领着几个端着托盘的丫鬟走了进来。


“陛下,是时候用膳了。”


武媚娘略显责怪的看了眼李治。


李治“哦”了一声,苦笑道:“朕想事情想得太入神了,都忘了这吃饭的时辰。”


那几个丫鬟将饭菜放下之后就出去了。


武媚娘这才问道:“陛下,又出什么事呢”


“还不就是科举的事。”李治叹道。


武媚娘道:“兴科举,不是陛下最为希望的么,怎么,朝中有人反对么”


李治点点头,道:“你可猜得出是何人反对么”


武媚娘沉吟片刻,摇摇头。


“韩艺。”


“韩艺”


武媚娘大吃一惊。


李治点了下头,然后将朝堂上的事,跟她说了一遍。


武媚娘听后,道:“如此说来,韩艺倒也不是反对,只是提出自己的建议。”


“但是他也给朕出了一个难题。”


李治叹了口气,道:“他说得其实很有道理,而且也合朕的心意,若以策问为主的话,可降低士族的优势,可是朕又觉得诗赋同样也重要,不可忽略。”


武媚娘思忖少许,道:“臣妾倒是有一个办法,不知可不可行。”


李治道:“什么办法”


武媚娘道:“臣妾也觉得韩艺说得有道理,考试不应考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当活学活用,应当废除明经科,进士科则是策论为主,另外,可另设一个杂文科。此科目可作文章,亦可作诗赋,全由考生自己选择。另外,我朝科举制中不是还有秀才一科么,只是秀才科目太难,至今鲜有人考上,如今也是形同虚设。


陛下可将秀才科改为学士科,但学士科不设考试,只要考生能够进士、杂文都及第,便算是通过了学士科,但凡能够通过学士科的考生,朝廷便立即录用,还可以设立一些优厚的待遇,表现出朝廷对于学士科的重视。不过朝廷选拔官员还是以进士科为主,只要进士及第,便有机会入朝为官,这是不变的。如此一来,诗赋不会占用太多朝廷选拔人才的考量,而且更加会被人推崇。”


李治听得频频点头,道:“你这法子倒真是有新意,不错,不错。”


武媚娘笑道:“那陛下可以用膳了吗”


李治一愣,随即笑道:“朕用膳的条件真是越来越高了。”


第899章 儒道法兵贤


虽说李治对于武媚娘的建议非常感兴趣,但是可不能这么就轻易下决定了,他还得跟重臣商量,然后再做定夺,毕竟科考事关江山社稷,是国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李治掌权来,第一回商量这么大的事,而且他也想借科考一时,收拢人心,所以不容有片刻疏忽,必须谨慎面对。


于是这一日傍晚时分,李治就召崔义玄,韩瑗、来济、许敬宗、李义府、李勣、韩艺入两仪殿议事。


这事不能缓,因为经韩艺这么一闹,天下寒门都在翘首以盼,朝廷究竟会是怎样一个反应,是继续维护士族的利益,还是给予寒门一些重视,那么科举无疑是最好的表达,这几日满朝文武都在思考这事。聪明的大臣都知道科举对于李治而言,不仅仅是人才问题,更加是开启李治时代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这皇帝看重的事,大臣们必须要认真思考啊


而如今科举现在还是雏形,还未成型,大家也都在摸索这出路在那里,这发挥的空间就很大。


李治先是将武媚娘的建议告诉了这些重臣,当然,他并未说是武媚娘的建议。


韩瑗听得眼中一亮,赞道:“陛下英明,此法甚妙。”


许敬宗却道:“陛下此法虽妙,但是若是完全以策论为主的话,那么考生该看什么书看书的重点是什么而且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老臣建议还是保留明经科,以明经科去引导学子读什么书,再以进士科判定学子的能力高下。”


李治听得稍稍点头,觉得说得挺有道理的。


来济却道:“许大学士此言诧异,我在家思考数日,发现特派使之策,乃上上之策,可助我朝解决一个大问题,就是儒道当如何处之我朝奉行的可是儒道并行的政策,并不是像汉朝一样,初期遵从黄老之术,武帝时就奉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以前科举中最为重视的明经科和进士科都是以儒家经文为主,而我朝专为道家思想设立的道举科,却未得重视,这导致道家学派的人士一直都感到不满。”


说着,他向李治一拱手道:“陛下,臣建议取消道举科,将道家思想也归为进士科,因为这治国之道,当儒道兼行,有些问题可以用儒家思想来解决,有些问题可以用道家思想来解决。不以经文为主,而以策论为主的话,就可以将儒家和道家的经书和经义融入到策论当中,这样得也能促使考生学会灵活运用儒道经文中的知识。”


李义府道:“中书令,若是如此的话,无疑增加了科考的难度,儒家子弟得去看道家,道家弟子,得去看儒家的书,这真是太难了。”


韩瑗道:“这有何不可,这能促使考生博览群书,为朝廷选拔更多优秀的人才,其实朝中很多大臣对于儒道二家的思想都备至推崇,甚至崔卢郑王四大家族中,也有许多名士研究道家思想,这两家思想各有益处,而且策论是以灵活运用为主,并不需要死记硬背,反倒减轻了考生的压力。”


李义府摇头道:“但是进士科历来就非常难考,二十个及第的考生中,只有一两个进士,多半都是出自明经,若取消明经,那无疑增加了科举的难度,长此下去,考生会对科举失去热情的,也不利于朝廷招纳人才。”


早就在磨刀霍霍的韩艺突然举手道:“李侍郎此言差矣,不是还有我的贤者六学么”


李义府一愣,有些后悔了。


不愧是最佳助攻者。韩艺心中一笑,开口道:“若是朝廷将贤者六学划入制科当中,可以从中提拔很多人才上来,补充明经科缺失的人才。而且,咱们不是还有乡试和州试么,朝廷可以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