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狗不如的东西!
因此当我们俩都被查出来中了毒,我们能想到的唯一的人选就是王清林,虽然不知道到底是如何对我们下的手。
陈雪风叹了一口气,现在想来,那孩子没有继续念书也好,省得向咱们一样,什么时候被下了毒都不知道。
不,应该说,王清林此人该死,不配为师!顾北知狠狠的砸向旁边的桌子。
在他心里,老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应该传道授业解惑也,应当让学生们有所得,有所学,有所会,有一技之长,能在社会上生存下去。
而不是借着老师的便利,来残害聪明的孩子,而且这么做的目的,也许只是为了一个可笑的原因。
北知,既然咱们已经猜到是他,接下来便是要找到证据,这样才能扳倒他。陈雪风拍拍他的手臂,让他冷静一点。
雪风说的对,北知,我们应该先找到他对咱们下手的原因和证据,不然即使知道了是他,也奈何不了他。李淮也劝着。
顾北知暗自忍耐了半天,他早晚要把王清林这种败类踢出教师的队伍!
自王清林之后,咱们获鹿镇再无一人考中举人,这点很奇怪。顾北知提出疑点,我一开始觉得他是为了保持他举人身份、地位的唯一性,毕竟另一个举人已经年过花甲,最近几年更是卧病在床,但是考试是一件不确定的事,即使考试的名次不够靠前,也有可能超常发挥,考中举人,他为什么独独盯着咱们?
陈雪风和李淮也有些纳闷,但再一想,其实这件事也没有那么难,北知,你去考试时可是自己一人去而不是跟随镇上的车队?
对,我是自己雇车去的,比镇上的车队早上几日。
我们也是,据我所知王兄他们也是自己去的,你再想想,是不是跟随镇上的车队去的人,这些年除了王清林的学生,其他人没有一个考中秀才的。
获鹿镇不大,考中的人原本也不多,每次至多三个,一个没有也算正常,但巧就巧在,没有跟着镇上车队的人里有考中的,跟着镇上车队去的,考中的全都是王清林的学生。
他这是全都防了!顾北知对这个人的狠毒有了清晰的认知。
第112章
顾北知这么一想, 顿时通体生寒, 要知每次科举, 获鹿镇少说也有三四十人去参加,多时能达到六七十,至多时有八十几号人,这王清林竟然一个没少的全都算计了!
不过, 这也是由于赵国对读书人的重视,为了减少科举路上被人劫杀的次数, 赵国从三十年前开始,每到科举年,都会有朝廷组织车马护送考生到达考场。
这样的福利对一些家境贫寒的学子来说, 简直是雪中送炭,为当今挣了不少好名声。
童试一般都是以镇为单位组织车马, 乡试以县为单位组织车马,只是朝廷组织的护送队, 只能保证平安到达考场所在地,委实算不上舒服, 且因为人数较多, 路上走的也比较慢。
有些家境不错的人会选择自己出行,而不是和官府的护送队一起走, 但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官府,这也是增加人脉的一种方式。
这就给了像王清林这样心怀不轨的人机会,他知道在路上动点手脚,这一队的人都得遭了殃。
顾北知他们三个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手脚, 但无外乎是下毒,一路上同吃同住,想对这些人做点什么,简直易如反掌。
这个王清林,简直蛇蝎心肠!顾北知骂了一句。
陈雪风和李淮倒是平静,他们的身体病了两年多,要是情绪起伏过大,会更加难受,为了让自己也让家人放心,他们俩养气的功夫好了许多。
比起这板上钉钉的事实,我倒想知道,他这么做的目的。陈雪风喝了些白开水,因着药性与茶水冲突,接下来的日子他和李淮不能饮茶,更加不能饮酒,还有一大堆的忌口,但即使这样,两人也甘之如饴。
对啊,这未免太奇怪了,这样做对他的好处什么?紧紧是为了防止大家中秀才,可他已经是举人了,不专心学业以求进士及第,和获鹿镇的学子过不去,这是什么道理?李淮也想不明白。
若他是王清林,定然会专心进学,以求早日进士及第、入朝为官,他们寒窗苦读数十年,为的不就是进入朝廷一展抱负?何必做这样的坏事,没得浪费了时间又坏了自己的前程。
或许,他压根儿考不上去呢?顾北知前后这么一琢磨,觉得自己大约猜出王清林的心思。
其实很简单,就为了一个字,或者说两个字也行,名,以及名带来的利。
且说这十年,获鹿镇除了王清林再无别的秀才考中举人,除却已经花甲之年的老举人之外,王清林也是唯一留在获鹿镇的举人了。
由于他不过四十出头的年纪,保养得宜,倒也显得年富力壮,镇长都要卖他五分面子,受各家追捧,走到哪儿都是备受尊崇的。
甚至到柳县都有一席之地,柳县县令对他也有印象,多的是人想把自家聪明的子侄送到清林学堂读书。
但若是还有别的举人,甚至比他年轻、比他学识好,出现的话,他王清林就不是获鹿镇的独一份了,这样谁还会把他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若是他考不中进士,获鹿镇也不该出现第二个举人。
不得不说,王清林的心思确实如此偏执,甚至比顾北知想的还要偏执。
早在中举得时候,他可能就疯了。
别人不知,王清林自己却知道,他这个举人有水分,要不是运气好,在考前听到别人猜测考题,他听了一耳朵,将那精彩卓绝的文章记住了一半,他绝不可能以倒数第一的成绩中举。
这也是王清林的痛处,人人都说名落孙山太可惜,但谁又愿意当那孙山?
文人之中比较风气极为严重,王清林又是个心气高的,一想到以后被人问,王兄当年中举名次如何?
他就心里懊恼,因为他知,下一个中举的人一定比他的名次好,一定会超过他!一想到以后要给别人做垫脚石,王清林恨不得呕出血来。
他决不能允许那样的场景发生,所以在他进士及第之前,获鹿镇不可以再出第二个举人!
他也知,以他举人的身份,想在获鹿镇作威作福或许可行,拿到柳县就不够看了,他也没想过在柳县也保持他的唯一性,只要获鹿镇没有,只要他不离开获鹿镇,这样就足够了...
王清林此时也正在头疼,又让顾北知逃过一劫,现在竟然是奈何不得他了,但是如果放任,万一九月乡试顾北知真的中举...
真若如此,顾北知年仅二十三岁便是举人,若是运气好一点,进士也有可能,那岂不是将他踩进泥里?
绝对不成!
王清林琢磨了一阵,又想到了一招,他倒要看看,柳老爷已经搬回柳县,他一个穷秀才还能如何!
顾北知和陈雪风、李淮来往的越来越频繁,并不知道有一条流言在其他秀才之间飞快的传播着,且都对他们三人瞒得死死的。
这一日,顾北知从镇上回来,身上出了不少的汗,外面的天还是亮的,即将到六月,天气也越来越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