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重生之北国科技> 第三十章 残酷与公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章 残酷与公平(2 / 2)

能考上工大的学生,在高中时候,都是班里或者是校里的尖子生,自我意识膨胀,极为骄傲。


但是扔到大学这个环境里,都是尖子,聚在一起,如果心理调整得好,互相促进,大家皆大欢喜。调整得不好,有的学生就会被突然的落差打击到,甚至会开始怀疑一切,怀疑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调整得不好的是大多数人。最后走极端的学生也不少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学生的学习,是被家长和教师双重督促的。学生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在为家长和教师而学习。


人在异地,家长的督促突然消失,老师也不会来每天检查你的学习情况。学生们除了感受到轻松以外,也会迷茫,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无人在乎他们的学习。


前世的成永兴就是这个状态。


————————————————


第三个就是个人时间管理。在高中的时候,即使再晚,自习上到晚9:00,每节课要干什么都有清晰的定义。而大学里,即使课程再重,每天六节课,学生每天至少还有6个小时的自由时间。


如何安排时间就成了一个大的学问,而这个学问,没有人教!


也许大学入学后,前置的不仅仅是军训来培养集体生活习惯,而且应该进行一些心理辅导。教一教这些刚离开父母,老师溺爱的巨婴们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认识到命运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


这一块,现在是缺失的,后世也没有听到哪个学校会补上这块。


有很多人讲,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的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学什么。但这种“教”,是靠学生自己历次撞南墙,悟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


很多人,悟出来这个道理的代价是惨重的,更有人,根本就悟不出来,最后反而被打击到了,怀疑人生。


————————————————


目前的教育方式本身并不算优秀,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浪费了大量的人才,天才,资源,金钱,机会。


由于人口基数庞大,竞争激烈,所以总是有优胜者会脱颖而出,这样使得体制还运转正常。


新加坡是个小国,无法浪费珍贵的人力资源,不能接受自然淘汰的方式选拔人才。所以它设计了一套残酷的教学体系,尽可能的早发现人才,早引导人才,早培养人才。


新加坡从小学开始,每两年一分班,小二,小四结束的时候是校内分班,小六会考就是人员大分流了。初中也是如此,两年一分班。人员不断的被分流,不同的人群获得不同的针对性教育内容。


这个体系是残酷的,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小,竞争并不激烈。


国内的体系正好相反,制度上过分强调公平,不允许分班,小升初以地域为条件,而不是成绩。体制宽松,但竞争激烈。


这种制度对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来说,看似公平,实则极为不公。因为在一个混合班级里:


一,差学生会在长期的压抑下养成自卑心理,甚至自暴自弃。这点对没有强大自我认知的少年阶段犹为残酷。


二,教师及学习资源会忽视这批差生。大家仍然做同样是作业,习题,讲课内容,教师怎么会因而个别学生没有听懂,去反复讲解大多数人都会的内容呢?


不分班的方法看似公平,实际上是忽视了这些成绩差学生的特殊教学需求。


以成永兴的女儿为例。他的女儿在小学5,6年级的时候英文较差,拉了后腿,小升初的时候没有升入顶尖学校。那段时间,孩子和家长的心情都是沮丧的,孩子也产生了厌学情绪。


初中的时候,孩子只是升入一个邻里中学的快班,那段时间,成永兴和妻子都准备放弃了,孩子快快乐乐的成长就好,不要强求什么了!


但是很快的孩子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成绩也稳步提生,初二分流的时候,全班第五。她也每天恢复了自信,以好学生自居。这就是分班的直接效果。


也就是说,新加坡看似残酷的体制,给每个学生以公平的教学机会。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