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也很清楚,此事绝非一时片刻能够办成,也绝非我一人之力可成,因此之前被搁置,也并不急着推动。”顾铮道,“然而如今铁狼族即将南下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无论是战是和,朝廷都需要一笔钱。国库空虚,这笔钱从哪里来?真师想来也听说了,有人提议了结阳山县的案子,接受江南世族的捐款,将此事揭过去。”
不提敏感的贪污腐败之事,江南的问题也是既多且杂,不是那么容易办的。若是这一次轻轻放过,对方有了防备,以后要查办就更难了。而且开了这样的先例,以后必然会有人效仿,则朝纲崩乱,近在眼前。
贺卿也明白了顾铮的意思,这个提议朝中必然有不少人赞同,甚至可能太皇太后也同样如此,而他又不愿意半途而废,只能想别的办法。
她坐正了身体,看向顾铮,等着他提出要求。
但顾铮却没有继续下去,而是话锋一转,又说到了别的,“真师应该未曾离开过京城,不知外面的世道是什么样的。臣方才说江南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但至少还有一份安稳。西北民众的日子,才是真的艰难。”
相较于富庶的江南,西北的土地是贫瘠的,出产本来就少,还要随时受到战争的威胁。生活在边关的百姓们,几乎都是半个士兵,战时立刻就能拉上战场的那种。
在这里,活着是一种真真切切的状态,却也是一种奢侈的状态,他们朝不保夕,随时都可能会失去自己的生命。
顾铮还没有当官时曾经出关过一次,此刻说起自己的所见所闻,自然也十分感染人。贺卿虽然那份记忆里知道了这些东西,但毕竟不是亲身体验,感触不深,此刻听顾铮将每个场景描绘得清清楚楚,如在眼前,才生出了真实感。
“不仅是我们大楚,中原历代的朝廷,每隔十来年都会与草原有一战,真师可知是为什么?”顾铮忽然问道。
贺卿想了想,说,“为了抢夺粮食?”
“可以这么说,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顾铮道,“朝中许多官员也是这么认为,所以他们会想既然战争如此痛苦,那么不打不就行了?与草原谈和,哪怕是每年我们给他们一些钱粮,叫他们能吃饱饭,只要不打仗也是值得的。”
“这……”贺卿虽然解释不清楚大道理,但她也知道这种理想的状态是不可能轻易达成的。
“这是不可能的。历来都是周边民族犯边,少有中原朝廷主动出战的。战与不战的主动权,从来不掌握在我们手上,而是由那些异族决定的。而他们即使一时称臣纳贡,得到朝廷优待,也很快就会再次反叛。”顾铮道。
贺卿不由问,“这又是为何?”
“因为战争真正的原因非常复杂。第一个,就是你说的为了粮食。草原上物产有限,能够养活的人自然也有限。休养生息几年之后,人口膨胀,草原上的资源就不够了。所以他们南下劫掠,既是为了抢夺足够的粮食,更是为了……消耗掉多余的那一部分人口。”顾铮说到这里,看了贺卿一眼。
贺卿被他看得后背一凉,几乎出了一身冷汗。
血淋淋的现实,归结到了一起,也不过这么波澜不惊的一句话罢了。
顾铮继续道,“但更重要的是,草原地广人稀,而且他们又是游牧民族,很难像中原这样组建城邦,所以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部落。而这些部落之间,自然不会是一条心,内部常常发生矛盾。这种矛盾无法化解,只能想办法转移,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新的敌人。富饶的中原朝廷,显然很好地承担了这项任务。”
所以表面上看是眼红中原的富庶而掀起战争,但实际上被鼓动的只有想下层那些什么都不懂的普通民众,在高层眼中,这只是一种“战略”,以人命填充的战略。
“而且这种战争还有一个好处,上位者可以通过种种手段来决定哪一部分人口是需要被消耗掉的。”
贺卿忍不住接道,“那些不安分的。”
“是的。”顾铮紧盯着贺卿的眼睛,“所以你应该明白,虽然朝中无数官员还抱着和谈的妄想,但是这一仗,却是绝无可能避免的。一定要打,而且大楚还一定要赢,否则……”
否则战略就会转变成现实,一旦发现中原朝廷只是一只纸老虎,草原部落的首领们一定不会介意打到京城,为这片江山换个主人。
西北要打仗,江南却也不能轻轻放过……贺卿深吸了一口气,问,“顾大人想让我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