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说得含糊,可女皇听得却不寒而栗。连岭南都有这么严重的雪灾,那北方的百姓呢?岂不是要冻死一大片?
太上皇又拿起温善的折子,道:“这温善列举的灾祸倒是有五成相似的地方,也比我记忆中的那场雪灾要轻一些。兴许她真的会观气象吧!”
“而且她这么重视这事,也是为了朝廷好,想想看,这种时候发生这么大的天灾,北边的战事又吃紧,国库紧张,那群巴不得你早些退位的官员也会趁机说道。你若早些做准备,还能好好利用此次机会。”
女皇心中一凛。她才登基几年,虽然皇位看似很稳,实则因为年纪也大了,底下不少宗室都盯着她呢!
她谢过太上皇,回去后便加派人手去收集情报,同时又在朝堂上提出要求各地方官尽心处理给百姓贷米、发放冬衣过冬之事,还要各地方官时刻留意气温变化,若是有雪,也要汇报。
许多地方官都觉得女皇的政令莫名其妙,可是他们又不能置之不理,只好应付式地时常往乡里走,又发了许多关心百姓的表面话。可心里却在想,南方最多最严重的是水灾,哪有防雪灾的呢!
当然,也有像温善这样的官员严格执行女皇的旨意,做好减灾的举措。
汴州十一月便下雪了,温善每十天便写一份折子进京汇报下雪的情况。女皇忙不过来,辛苦的便是那群宰相,每日都陪着女皇处理这些折子到晚上。
十二月初,两湖以及江南东西两道都陆续降雪了。往年这些地方偶尔也会下一两场小雪,地方官都没有放在心上。
随即当地百姓便发现这雪是越下越大了!
地方官想起女皇的命令,顿时吓得冒冷汗。若是到时候他们这儿还会出现百姓受灾严重而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事情发生,女皇是否会怪他们没有尽心尽力、没有重视诏令?
所以还想保住乌纱帽的官员纷纷动作起来,连军中的将领都按照朝廷的意思给军中的兵士多发了一件冬衣。
女皇得知各地初见雪灾端倪,便赶紧下了几道诏书,大意是责令地方官做好预防工作,又安抚百姓,稳住他们,另外还让朝廷上下准备减免赋税的事情。
原本还觉得女皇大惊小怪,将下雪之事想的太严重的朝堂官员一看见地方呈上来的降雪情况,顿时就恨不得打脸先前的自己。为了不让女皇事后问责,他们关注这事十分积极,天天盯着手底下的人去处理。
这场大雪持续了半个月,饶是朝廷已经及早地做好了预防工作,可是各地受灾的情况却仍然颇为严重。南方多地的作物受冻,来年收成锐减不说,有许多穷苦的百姓都冻死了,路上摆着许多草席,简直触目惊心。
唯有早前认真应对这种天灾的地方没有出现什么被冻死的情况发生,尤其是温善所处的太康县,她私人掏腰包置办冬衣给那些穷苦百姓。此举让那些富庶的乡人大为感动,也纷纷跟着她的步伐捐助百姓,以至于太康县竟然是汴州唯一一个没有冻死的百姓之地。
而灾后的处理工作也繁忙,因受雪灾影响,许多进京赶考的举子都未能按时到达,于是女皇便下令将春闱考试推到了夏天五月。
考试推迟之后,邺婴之也没闲着,她不仅为灾后处理工作献言献策,也会说服许王府出钱救济受灾的百姓,替女皇分忧。
直到五月,灾情的影响才慢慢降低。女皇终于能腾出时间来处理那批昏庸无为的地方官。
这次秋后算账,一清算便扯出数十个地方官以及部分京官来,太懒政的地方官被女皇革职查办了,至于那些隐瞒灾情不报的,更是被女皇当做谋逆来处置。
正因为这场清洗,五月的省试,以及随后的殿试,获得出身的举子都比往年要多许多。
又因为这几场考试有雪灾相关的内容,各地赶来的举子对此体会尤为真实,故而答得好的不在少数。
邺婴之更是在时务策上给出了不少有用的建议,最终明经科殿试获得第三名。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