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是攻势绵绵不绝,崇祯如果不按他的意图帮他排除异己,他就不会收手。果然,紧接着侍郎唐世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捷、新任吏部尚书王应熊等温体仁的党羽纷纷出列,极力攻击杨鹤,说的他简直是个祸国殃民、十恶不赦的大奸臣一样。崇祯脸上慢慢露出愠怒之色,农民起义的事简直把他烦透了,他正愁找不到地方撒气呢,温体仁的党羽这一顿污蔑,他已经有点信了,杨鹤,朕要你去剿灭反贼呢,你给朕越剿越多,不收拾你收拾谁这个时候,并没有什么人站出来为杨鹤说话,因为杨鹤是那种不党不群,清正廉洁的官员,没有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也没有巴结贿赂过谁,没人会傻乎乎的跳出来为了这么一个不相干的人跟当朝首辅温体仁作对。崇祯却自以为是的认为,这个杨鹤果然有问题,满朝文武,竟然一个给他说话的都没有于是乎,他被温体仁挑动了,将所有对农民起义的不满全部发泄在杨鹤的身上,怒喝道:“这个奸妄小人,立刻将他罢官削籍,押回京城治罪”这下好了,皇上都这么说了,更没人敢站出来给杨鹤说话了,杨鹤貌似是死定了,农民起义这么大一口黑锅,他一个人可背不起,绝对会被压的粉身碎骨早朝就这么结束了,一众朝堂官员都在心里暗暗感叹杨鹤的命运,有的人甚至还在暗自庆幸,皇上这火总算是发出去了,再也不会烧到自己身上来了张斌原本对杨鹤这个人并不是很在意,因为杨鹤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杨鹤也不是那种历史上特有名特有能力那种人,他也没想过要拉拢,所以,他一直把杨鹤当做是一个不相干的人,没怎么关注过。但是,这次,温体仁竟然纠结党羽弹劾杨鹤,这事他就不能不关注一下了,因为温体仁就是个祸国殃民的大奸臣,这家伙做的事,自己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既然知道了,就不能任其祸国殃民了。他为什么要弹劾杨鹤呢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并不难,下了早朝,他立马命人去联络骆养性和戚盘宗,让他们想办法弄份杨鹤的履历过来,如果杨鹤的履历没有问题,那很有可能温体仁就是为了夺他三边总督的位子。因为这会儿农民军主力已经被自己打的大败亏虚,逃到河南去了,陕西基本上没什么事了,如果能整个自己人上去在三边总督的位置上混一混,然后吹嘘一番,就勉强可以提上高位了。这种操作手法也是阉党的惯用套路,像闵洪学和闵梦得就是这么提拔起来的。锦衣卫要找份官员的履历自然是简单以极,张斌才回到崇兴寺的小院,赵如就已经拿着一叠稿纸在书房门口等着了。他接过稿纸,进到书房,往书桌前一坐,便翻开稿纸仔细看起来。杨鹤,字修龄,湖广武陵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初受都察院巡按御史,崇祯元年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迁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这个履历很平常,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崇祯元年才升职,也就是说他干了二十多年巡按御史,这家伙估计是得罪阉党了又或者不愿给阉党当枪使,不然不会原地踏步二十多年,要知道,他可是巡按御史,只要昧着良心随便给阉党弹劾几个人,升职什么的那简直就跟喝稀饭一样。果然,后面他任巡按御史期间的履历就证明了张斌的猜测,这家伙,萨尔浒一战之后拼命弹劾杨镐,使得杨镐被打入天牢,判死罪,然后,整个天启一朝,他都在外面到处巡按,压根就不怎么回京城,摆明了就是不想给阉党当枪使,所以,才原地踏步,一动不动。这家伙也算比较有脑子了,不愿跟阉党同流合污就跑外面到处巡按,这样,起码自己的小命保住了,位子也保住了,不像那些刚正不阿的朝臣,一个劲的弹劾魏忠贤,被魏忠贤杀了一拨又一拨,结果毫无用处,全部白死了看样子,这家伙履历没什么问题,应该是温体仁想乘机夺他三边总督的位子。为了夺人位子把人害死这种事阉党也不是干不出来,像天启朝那次有名的安奢之乱,阉党为了夺五省总督的位置,不惜抽走两翼兵马,让蔡复一大败于贼寇之手,以此来将其罢官削籍,杨鹤这个,只是在朝堂污蔑弹劾一番已经算是比较温和的手段了。那么,阉党会派谁去接任杨鹤的位子呢这点也不难,张斌立马找来赵如,命他偷偷去找骆养性,让骆养性告知曹化淳,注意一下推举三边总督的奏折。张斌估计,杨鹤既然已经被拿下治罪了,温体仁应该很快会让手下党羽推举自己人去接任他三边总督的位子,这总督是皇上亲自任命的,并不需要经过廷推,一般都是皇帝让下面亲信大臣推举,也就是说,总督的推举,最多在确定人选之后询问一下朝臣的意见,推举过程中并不需要大部分朝臣参与。这温体仁到底想推举谁上位必须通过曹化淳才能得知结果,一时半会消息还传不过来,等待总是让人百无聊赖,张斌倍觉无聊,干脆又拿起杨鹤的履历看起来,看着看着,他猛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这人就是萨尔浒大战中的明军主将杨镐因为萨尔浒大战发生在万历朝,所以,他没有往阉党这方面想,但是,现在仔细一想杨镐的背景,他发现,自己貌似是想错了。浙党可不就是阉党的一部分吗,天启朝,几乎所有浙党都加入了阉党的行列,万历朝的浙党和天启朝阉党中的浙党不就是一脉相承吗杨镐可是浙党重点扶持的对象,这家伙在万历朝鲜战争中临阵脱逃,致使手下明军将士阵亡两万多,如此大罪,竟然一点事都没有,后面还能出任辽东经略,主持萨尔浒大战,这些不都是浙党干的好事吗搞半天,这事还不是他先前想象的那样,温体仁并不一定是为了夺取三边总督的位子,他这个浙党新领袖是在给杨镐报仇呢杨鹤有什么罪过,他在陕西兢兢业业,剿抚结合,搞得农民军无法立足,不得不逃往山西,这还有罪了农民军在山西转了一圈又跑到北直隶来了,跟他有什么关系,他只是陕西三边总督,又不是陕西、山西、北直隶三省总督他没剿灭农民军就有罪了吗崇祯朝谁又把农民军剿灭了,最后崇祯还不是等于死在农民军手里。杨镐没有罪吗万历朝鲜战争中害死两万多明军将士,都够判他死罪一百次,一千次了,萨尔浒大战中公报私仇,导致惨败,以致后金崛起,他死一万次都不够杨鹤不该弹劾他吗他两次犯下滔天大罪,浙党都想不了了之,简直无耻之尤杨鹤之罪不在于剿抚结合之策,更不在于他没有剿灭农民起义军,他最大的罪过就是不该拼命弹劾杨镐,不该得罪浙党这帮狗贼,简直无法无天了,为了报私仇,又要害死一个总督张斌正考虑要不要出手救杨鹤呢,赵如竟然匆匆跑进来,从怀里掏出一封密信,小心的递给他。这小子,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张斌接过密信,好奇的问道:“不是让你去招骆养性骆大人吗,你怎么又跑回来了”赵如连忙拱手道:“小的是想去找骆大人来着,结果刚跑到新定下来的联络地点,骆大人却派戚大人过来找小人了,戚大人说,这是曹公公从宫里面传出来的,叫我赶紧交给您。”原来是曹化淳从宫里面传出来的密信,张斌连忙拿起信封看起来,信封上什么都没写,这是为了防止有人截获密信,发现张斌与宫中太监有关系。他撕开信封,取出信纸一看,字体是用的标准的科举体,压根就看不出来是谁写的。这个曹化淳,倒是越来越小心了,张斌微微一笑,认真看起信上的内容来。信上并没有任何称谓,就是抄了两份奏折的内容。一封是兵部尚书喻安性的奏折,一封是吏部尚书王应熊的奏折,他们奏折的内容都差不多,就是推举延绥巡抚洪承畴出任三边总督王应熊是温体仁的党羽这点张斌很清楚,这喻安性又是什么鬼喻安性此人可谓一点名气皆无,他又是怎么当上兵部尚书的当然,并不是说必须是名气相当大的人才能出任兵部尚书,官场上的名气其实就是指仕途上做出来的业绩,喻安性一点名气皆无的意思就是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业绩。这么一个庸碌无为的官员怎么当上兵部尚书这么重要的职位的呢这点想是想不出来的,还得派人去调查,总之,这个喻安性肯定有问题,大明这会儿虽然没有多少有名的大臣,但是,再怎么样也轮不到这么一个庸碌无为的人来当兵部尚书。张斌摇了摇头仔细看起奏折的内容来,看着看着,他不由冷哼一声。这些人,简直太无耻了,他们推举洪承畴的理由竟然是洪承畴剿贼有功这是什么狗屁话,延绥镇只是陕西三边里的一个边镇,延绥巡抚也只是三边总督手下诸多官员之一,现在,三边总督杨鹤因为剿贼不力,被罢官削籍,他延绥巡抚洪承畴竟然剿贼有功这是什么逻辑,合着朝廷官员谁有功,谁有过,不用看事实,也不用讲道理,全凭你温体仁一张嘴啊你说有功就有功,你说有过就有过,同一个地方,主官有罪,手下反而有功,这种荒唐的话竟然说的出口第十四章 说服英国公洪承畴此人,张斌同样不熟悉,就如同杨鹤一样,张斌并没有怎么关注过洪承畴。当然,不关注洪承畴并不是因为洪承畴没有名气,相反,明末历史上他也算是相当有名一个人。张斌懒得关注他正是因为他的名气,这家伙是历史上有名的叛徒,降清的时候好像扭扭捏捏,不情不愿的,但是,降清之后他出任清廷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太子太保、内阁大学士,成为首位汉人宰相,对明军、农民军、反清复明的义军镇压毫不手软,端地成为清廷最有名的鹰犬这家伙很会装,被清军俘虏以后还装做宁死不屈来着,他的同行范文程就看透他了,给他一个中肯的评价:承畴不死矣,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这家伙也很会颠倒黑白,螨清编撰明史的时候,阉党大佬冯铨是主编,他是副主编,冯铨忙着美化昔日阉党同僚,他却忙着美化自己这就使得他在大明当官的表现简直天上少有,地上罕见,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大明其他五省总督陈奇瑜、熊文灿、杨嗣昌全是饭桶,就他这个五省总督是个不世之才。他手下总兵曹文诏,副总兵艾万年、柳国镇因为他的指挥失误战死,不是他的错,是因为管的事情太多顾不过来;他手下总兵马科、左光先、曹变蛟拼死击败了李自成却是他指挥有方,全是他的功劳左良玉击败张献忠,熊文灿招抚了刘国能、李万庆、惠登相、张天琳、张献忠、罗汝才等等,几乎所有农民军首领,那都不算什么,只有他最厉害。好吧,崇祯也以为他最厉害,所有将大明所有边军精锐,总共八镇总兵全交给他指挥,让他集结十三万大军去跟后金决战,后金同样派出十余万大军,与其在松锦决战。结果,十三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明军精锐被几乎被他葬送干干净净,大明在辽东防御体系完全奔溃,仅剩吴三桂率领残军在山海关驻守这就是他的能耐,修改史料美化自己,写的自己简直就是个绝世帅才,结果,后金以相同的兵力打的他找不着北,据战后统计,那一战明军阵亡五万八千余人,清军阵亡不到五千,这就是他的能耐是他手下的总兵不行吗完全不是吴三桂就不说了,他降清之后的表现证明,他还是有几把刷子的,祖大寿也不说了,那是辽东有名的猛将,光说说他手下总兵曹变蛟。曹变蛟见十余万精锐被他一通瞎指挥,死伤惨重,已无获胜的希望,便抱定必死之心,率八百精锐趁夜偷袭清军正黄旗大营,刺杀皇太极他率八百精锐冲进有八千精锐驻守的正黄旗大营,杀死率先阻挡的清佐领彰古力,又击败率军前来救援的额驸多尔济、固山额真图尔格,以及伊尔登、锡翰、遏必隆等清将,在数万清军中纵横冲突,如入无人之境,清军情急之下调集五千弓箭手,拼命放箭,将曹变蛟射伤,曹变蛟见击杀皇太极无望,才率军退走。他手下可谓猛将如云,在同等兵力的情况下作为守城方竟然阵亡十倍于敌,最后还落得几乎全军覆没,他还吹得自己神乎其神对于这种无耻之徒,张斌自然不屑一顾,但是,这次,温体仁竟然推举他出任三边总督,那就不管不行了,如果让这么个无耻的叛徒手握兵权,那还得了怎么才能让这个家伙当不成三边总督呢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找个人取代他去当三边总督,绝了他的念想。张斌稍微想了一下,便想到了一个绝佳的人选,这个人就是孙传庭,他正是在陕西操练出了名震天下的秦军,可以说,孙传庭才是出任三边总督的最佳人选。但是,问题来了,谁去推举呢,人家温体仁可是让兵部尚书喻安性和吏部尚书王应熊一起推举的,如果自己不找几个有分量的朝臣去推举,崇祯估计压根就不会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