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这天,李晃卯时就被叫起来,宫里赐下枭羹,已经摆好了香案,要她起来一起跪谢隆恩。
李晃迷迷糊糊地起床,等婢女给她梳洗好了,差不多才清醒过来。又到了前厅,王妃已经端坐在上座,皇上身边的姚公公正立在下首,显然已等了一会了。
姚公公虽然是圣上近臣,但在王妃和宁乐王面前也是没有资格坐下的,虽然已等待多时,但姚公公面上不敢有丝毫不耐,若宁乐王是什么不得宠的王爷也就算了,但偏皇上待宁乐王比真正的公主还好。
李晃走进厅里,先给王妃问安,又给李公公行了一礼,说道:“劳烦公公久候了。”
李公公连忙闪身避开,对着李晃行了一礼说道:“宁乐王折煞奴才了,咱家给皇上办事,都是应该的。”
王妃见李晃来了,便站起身往外边走边说道:“既然晃儿来了,我们就快敬领了赏赐,姚公公也好回去交差。”
李晃随着王妃来到设好的香案前,下人点好了香烛,李晃跟着王妃跪下,又接过三炷香,插进香炉,叩谢了皇恩。李公公见正事办完了,领着赏银便回宫了。等事情交代好,已经到了辰时了。
宫里经常会有东西赐下来,平时也不用那么麻烦,接了东西谢过皇恩就完了。但端午节,皇帝给臣子赐枭羹是传统,寓意皇帝告诫臣子不要做恶人,奸臣。很正式,故而须设香案叩谢皇恩。
除了枭羹,宫里还赏下各色米粽若干,还有做工精致的香囊,里面装满了艾草,香药等驱虫药材。
王妃见李晃还没睡清醒的样子,便让她回房睡个回笼觉,李晃应了。
刚回房就看到房门上被侍女挂了很多用五色丝线编成的香袋,里面也装了一些雄黄,朱砂,香药等物,门框上边还贴了张画了不知什么的辟邪符。
李晃也不管,正准备躺下。门口就传来全顺的声音:“主子,您歇了吗?”
“有什么事?”李晃被折腾了一早上,这会脾气已经不怎么好了。
门外的全顺顿了一下,犹犹豫豫地说:“您不是说今天要去渭河边上看热闹吗?这会再不去,怕都开始了。”
李晃一听,猛地就清醒过来。
全顺见李晃还没动静,以为她不去了,正打算退下,就见房门被猛地拉开,李晃穿着中衣就出现在他面前。全顺赶忙低下脑袋,虽然他是个阉人,但是还是要注意些的。
李晃也不管他,快速地说道:“你派个丫鬟去跟王妃说一声,然后去小厨房多包些点心,然后把马车准备好,去府门口等我。”说完就叫了两个丫鬟伺候她换衣服。全顺领命下去了。
一刻钟后,李晃身着一身淡黄色男式长袍,腰间束了根白色腰带,脚上套了双白色短靴,头发像男子一样全部用发带扎起盘在头顶,只留下两根发带垂在脑后,十分干净利索地出现在王府大门口,卫三也跟在她身后。卫三现在的身份已经是王府的侍卫了。
全顺早已准备好了,立在马车前等她。见李晃出来,赶紧将车帘子撩开,李晃快速地钻进去坐稳,全顺便驾着马车,卫三也一起坐在车辕上,往渭河方向去了。
渭河流经京城的南面,也就是进京城的正大门的方向,自西向东穿城而过,临河边修了许多茶楼酒肆。
等李晃到了目的地,渭河两边早已人山人海,马车根本过不去。李晃便下车步行,前两天李晃便吩咐全顺在这边视野好的茶楼定好了位子,这会直接过去就行。
当然那时候已经很难订到好位子了,但是宁乐王的名头一打出来马上就有了。
李晃跟着全顺走进铭仁轩,卫三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跟在她身后。这是家比较大的茶肆,李晃来过两次。掌柜见李晃来了,赶忙跑过来行礼,亲自送李晃进了三楼给她预留的雅间,又送来一壶韶青,这是铭仁轩的镇店之茶。李晃谢过掌柜,便让他下去了。
全顺擦了擦桌子,家里带来的点心都从食盒里拿出来摆在桌子上。卫三没有进来,守在门口。李晃端起两盘点心塞给全顺,示意他拿着去外面和卫三找个地方吃。
等全顺下去了,李晃悠悠地半躺在椅子上,边吃点心边观察着外面。
只见渭河两边站满了人,都拖家带口,正欢声笑语地等待着。也有些人自带了板凳,此时不急不躁地坐着嗑着瓜子等候着。还有些抱着货篓子的货郎在人群里穿梭,高声叫卖着:“卖花生瓜子水果嘞!五文一包。”惹得黄发小儿见到便哭喊着要。
李晃还在人群里看见一张熟面孔,崔家园的程生。
因为赛龙舟,大半城的人都来渭河了,也没人去听戏,崔老板便给戏园的人放了半天假,玉莹听说这里在赛龙舟,就缠着他要来看。他左右无事,便带着她来了。却没想到人如此之多,怕玉莹被人撞了,他便伸出手半揽着她。玉莹半倚在他怀里左顾右盼的,看得开心。
这幕刚好落在李晃眼里,李晃摇晃了下手里的杯子,神色晦暗不明。
一阵敲门声传来,拉回她的思绪。全顺的声音传来:“主子。”
“进来吧。”李晃又低头看了看程生。伸出手指着河道上某处对全顺说道:“去把那两个人请上来,就说...就说...你自己编个理由吧,不要让他知道我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