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父皇他不会只派了你去吧?”河道重修,安置灾民,调配物资这种都需要专门的官员。
“工部和御史台的人已经先行赶赴益州了,我们速度快些应该能追上他们。”李睿回道。
李晃点点头。
傍晚,李晃他们在一处驿站赶上了工部尚书吴诸良等人。
众人到达下一个驿站时,天色已经漆黑,松火已经不能照明,无奈之下,他们只好住进了驿站。
驿站官员虽然猜到朝廷会派出赈灾钦差,但没想到会是太子,驿站简陋,恐太子不喜。正急得冒汗,李睿却说道:“本宫奉旨赈灾,事急从权,随意安排下榻之处即可。”
第二天卯时,众人便又上路了。一路换了八次马,终于在第三天进入了益州辖域。
大雨终于收势,转成小雨。众人一路顶着雨,道路泥泞,速度便缓了下来,好在官道没有被封,道路畅通,直到午时才抵达了益州府城。
众人脸色都不太好,一路走来,大部分地区洪水虽然消退了,但是洪水肆掠后的农田已一片狼藉,最严重的是,很多房屋都已倒塌。一路走来,竟很少见到人烟。
到了城门,守城的守卫见他们这么大阵仗,猜测是朝廷的钦差大员。一名守卫上前询问:“请问来者何人?”
工部一个官员出来说道:“我等乃赈灾钦差大使,速向梁太守通禀。”
按理说,益州新任太守梁斌鸿应该早就得到他们到来的消息,却不见出迎,一些官员私下就开始嘀咕起来。
那名守卫跑去跟守将请示,守将大惊,连忙迎了上来。
守将上前来,拱手说道:“诸位大人,梁大人清早就已出城赈灾去了,请诸位大人先进城,末将带领诸位大人去府衙。”
工部的人面面相觑,李睿在马车里说道:“有劳这位将领。”
益州城地势较高,且有城墙保护,城里面倒是没有受到水灾影响。
到了府衙,守门的衙役看到他们这阵仗也是吓了一跳,连忙跑进去通报主簿。
主簿袁沛初赶忙迎了出来,他们收到消息说会有钦差前来,但灾情不等人,梁大人命他留守府衙,自己清早就去了灾区。
“下官袁沛初拜见诸位大人。”袁沛初并不知道其中有王爷和太子,所以只是弯腰行礼。
李睿走上前问道:“如今情况如何了?”
袁沛初往一边让了让,说道:“这位大人,请先进去,下官再将情况给各位大人详说。”
李睿点点头,率先走了进去,工部等官员跟在后面。太子禁卫军四下分散开,将府衙团团守住。李晃的几个暗卫跟在他们后面,进了府衙。
众人坐定,也没人上茶,袁沛初站在厅正中,开始讲灾区情况。
“诸位大人,受灾区域集中在河道下游方圆两百里的榕县、聊县、淮宁县,河道决堤前有些预兆,上游的都水监派了快马到下游发了水报,三县百姓大多数在决堤前疏散到了高地。伤亡失踪人数都还在统计中,目前死亡二十三例,失踪七例。”
众人听了稍松了口气,情况总算没有太糟。
李睿站起身来,对众官员说道:“诸位大人,事不宜迟,我们这就赶赴灾区,视察情况。”
众人称是。
袁沛初带着他们坐着马车往淮宁县去了,太守梁斌鸿在那里。几个工部的官员和两个御史跟着李晃他们去灾区视察,几个护卫和暗卫骑着马跟在后面。其余官员各司其职留在了府衙。
一个时辰后,马车停了下来。
袁沛初的声音传来:“请各位大人下马车,后面的路,马车过不去了,须步行。”
李晃走出车厢,只见马车停在了一条河边。浑浊的河水十分湍急,水位高涨,漫出了河床。河面上有一座简陋的桥,用四根铁索拉通,底下两根铺着木板,上面两根作为护栏。
袁沛初取出准备好的毡帽,发给众人戴上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