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布尔城如今完全处于莫卧儿人的控制中。高压统治之下,喀布尔人完全就是一群苦难的羔羊。更为可怖的是,他们跟外界的沟通连接十分不畅。所以李定国和古伊尔也就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喀布尔城的情况。这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所以李定国来到喀布尔外围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搜集情报。做这件事最好的人选不是别人,就是刘兴明。刘兴明如今已经是李定国器重的头号大将。那些明军中的老兵都会打趣聊天说,冲锋陷阵有郝摇旗,搜集情报的一定是刘兴明。二人一个用巧力,一个用蛮劲,也算是十分有意思了。刘兴明接到任务之后当然是立即率部前往。但是按照古伊尔的建议他们所有人都进行了化妆。完全是按照当地人的方式,甚至不惜贴上了大胡子,并且把皮肤抹黑。只有做到了绝对意义上的谨慎,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古伊尔是个很有经验的人,他知道莫卧儿人肯定会设立很多关卡对来往人员进行盘查。一方面是为了对商人收取重税,另一方面也是盘查有没有可疑的人员。毕竟如果是有人混入了喀布尔城中,带走了重要的情报,对于莫卧儿人十分不利的。他们好不容易才控制了这个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枢纽,自然不希望再拱手送出。刘兴明此前并未来过喀布尔,但是他对于这一地区的民风民俗略有耳闻。在古伊尔建议下,他只带了几十个亲随,化妆成了一个商队,自称是从奥斯曼来的。这个身份比较合适,一方面他们从西边来不容易让人起疑。另一方面奥斯曼刚刚输给波斯人,而波斯人又输给了莫卧儿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奥斯曼商人的身份容易引起莫卧儿人的同情。当然了,莫卧儿人也不知道奥斯曼人使用的是什么语言,两个帝国虽然都很强大,但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此前从未有过任何的交集。不过为了谨慎起见,刘兴明等人还是学习了一部分的奥斯曼语。这方面古伊尔是专家。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犬牙交错,彼此之间交往多年,对于对方的语言和文化都十分的了解。古伊尔说起奥斯曼语来也是信手拈来。经过了一番语言培训之后,刘兴明毅然决然的率领商队朝喀布尔方向驰去。而李定国和古伊尔率领的大军就在一百里之外,随时等着刘兴明的消息。黄沙漫漫,遇到一方绿洲就愈发能够体会到它的可贵。对商队来说更是如此。人需要停下来补给,牲口需要停下来饮水。绿洲毫无疑问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当然了,有绿洲的地方就会有关卡。莫卧儿人为了对过往的商队征收重税,在所有绿洲都设下了关卡。这处喀布尔城外三十里的地方也不例外。当刘兴明等人牵着马队和骆驼来到此处关卡的时候当然受到了盘问。莫卧儿人听不懂奥斯曼语,刘兴明拼命的用手势进行解释,希望对方能够听懂一二。照理说,这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不过莫卧儿人显然更关心的是收税。只要能够收取到足够的税,他们并不关心对方从那里来的。反正对方的身份都是商人,商人能够掀起什么大的风浪?刘兴明当然不想要跟这些莫卧儿士兵纠缠,但是该做的姿态还是要做的。因为如果他答应的太痛快了,对方一定会表现出疑惑。所以刘兴明做出一副肉痛的表情,十分无奈的接受了莫卧儿人的勒索。商队嘛,这种时候就是花钱买平安。与其这样僵持下去,倒不如直接花钱买个通行顺畅。在交出一笔钱之后,刘兴明得以继续率领“商队”通行。他们是真的驮运着货物的,这些货物都是波斯人从奥斯曼买来的,所以即便莫卧儿人要开箱验货,刘兴明也不会有任何的恐惧。他这次就是要把莫卧儿人的情况摸个清清楚楚,但凡有丝毫的蛛丝马迹,他都要顺着弄出个究竟。只有做到这点,他才能不负晋王所托。刘兴明终于成功的率部进城了。喀布尔城并不大,至少不如刘兴明想象中的大。喀布尔城和伊斯法罕、撒马尔罕、大马士革这样的大城自然是没法比较的,即便是和一些边关重镇比起来也没有大到哪里去。刘兴明十分清楚他必须要进入城中,才能探听到有用的讯息。所以他花了很大的一笔钱,为的就是可以成功的避开所有的怀疑。如今的喀布尔城中完全没有任何的商机,非但没有商机,即便是生机也很暗淡。这完全不像是一座丝绸之路上重镇该有的样子。这一点让刘兴明很是感慨。一座城池落入到了野蛮人的手中即便是再辉煌也会变得落寞。接下来他们要完成的就是文明对野蛮的征服。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刘兴明已经十分了解喀布尔如今的情况。莫卧儿人的所作所为其实很好概括,就是通过高压统治,收取重税,盘剥百姓到极致。但是这种方式显然是不可持久的。但是莫卧儿人不这么认为。在他们榨取喀布尔城最后的利益之前他们是不会收手的。反正对于莫卧儿人来说,这里就是得来的一块飞地。既然本来得来的就是轻松的,那么榨干利益之后随手丢弃也就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莫卧儿人大不了再重新寻找一块飞地,然后如出一辙的采取高压统治,榨取当地百姓的利益好了。了解清楚这点之后,刘兴明立刻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通过通风报信的方式告诉了李定国喀布尔城中的情况。刘兴明非但陈述了事实,而且还建议李定国不要轻易行动。至少到目前为止,喀布尔城仍然是防御的十分完备的。要进攻的话,最好还是里应外合比较好。刘兴明现在需要时间,等到他彻底摸清楚了喀布尔城的虚实再采取行动,显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