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取得一个人完全的信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人心隔肚皮,这世上最难测的莫过于人心了。两个陌生人能够走到一起组成同盟,光靠利益是不够的,还要让对方感受到安全感。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刘兴明做的相当好。不胶不离,既不表现的太过亲密也不会过于冷落。分寸那你的刚刚好,让人觉得很舒服。最终崔家家主崔元殊主动派人联系到刘兴明,表示愿意合作。刘兴明得知后直是狂喜,拼命使得自己保持冷静,然后进一步的和崔家展开合作。崔家是敦煌首富,论影响力丝毫不差。但如何把这种影响力转化为号召力是刘兴明需要考虑的问题。毕竟不是每一个都能淡定的应对这种大变故。何况吴全义还是敦煌手握重兵的土皇帝,得罪吴家要冒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若要让他们反抗吴全义光靠仇恨肯定是不够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崔家一样和吴全义有着不共戴天之仇。所以只能靠重利诱惑了。刘兴明将条件与崔家讲明,叫他们第一时间把消息散布出去,诱惑尽可能多的人替崔家做事。只有这样,届时明军攻城时,崔家才有足够的人数和明军里应外合打开城门。不然只靠崔家的家丁护院还是太单薄了一些。当然,刘兴明还是强调了一点,那就是尽可能保证投靠人的忠诚性。毕竟这是掉脑袋的事情,若是被人发现逃不了断头一刀。所以宁缺毋滥,这一点是崔家必须要注意的。一应事宜准备好,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了。没有人比刘兴明更期待敦煌之战的开启了,这可是明军进入河西走廊末端之后迎来的第一场大战。此战若是大获全胜,那对士气的提振是很大的。按照既定计划,李定国统率大军来到了敦煌城外。和想象中很不一样,敦煌城要小了不少,甚至比中原的一些小县城还要小。更让李定国震惊的是,这里的城墙居然没有任何包砖,完全就是夯土的墙面。这种墙面极为容易受损,用火药一炸就会出现坍圮。早知如此,李定国就该多带些大炮来。当然这也就是那么一说,毕竟河西走廊极长,一路上押送粮草辎重已经殊为不易。如果再加上更多门的火炮,可以说更加大了明军辅兵的压力。如今这个规模已经足够了。刘兴明由于是在城外,所以第一时间就来到李定国军中复命。和以往执行任务时不同,眼下刘兴明无法再直接对城中的人施加影响,而是得借助崔家之手。这一点他也跟李定国说的明明白白。“兴明辛苦了,若是能够拿下敦煌,你当记首功。”不得不说,李定国眼下对刘兴明是愈发的欣赏了。他看待刘兴明就像是看待自己儿子一样,对他百般呵护,有好的东西也会想着刘兴明。“多谢晋王殿下,都是晋王殿下领导有方,末将不敢居功。”刘兴明还是很识趣的。晋王赏识归晋王赏识,可是作为下属绝对不能抢功劳。何况如今他不论是在陛下心中还是在满朝诸公心目中地位都不算差,完全没有必要为此和李定国相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合作共赢嘛。其实还有一点刘兴明有些担忧,那就是他发现这群贼人似乎有着不少的炸药。如果贼人狗急跳墙点燃了所有炸药,后宫也是不堪设想的。届时轰的一声,所有东西都被炸的稀巴烂,也实在是太尴尬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之时,明军不会强行用火攻,就是怕引燃炸药。和中原的城池不一样,敦煌城是没有护城河的,甚至连护城壕都没有。明军在李定国的指挥下迅速开始了冲锋。这是为了给到贼兵压力,让城中的崔家有足够的时间来操作。毕竟要想以较小的代价拿下城池,里应外合是必须的。见这么多明军士兵涌了过来,吴全义直是慌了。他纵横敦煌这么多年,打过最大的仗也就是万余人的大混战。而他放眼望去,明军的人数足足有十万多啊。这么多人,几乎是他人数的十倍,怎么看这场仗都不是势均力敌的。要想守住敦煌,光靠他这点兵肯定不行,所以吴守义勒令士兵们把城中青壮百姓纷纷带到了城头协助守城。这些百姓们虽然不会弯弓搭箭,不会使用兵刃,但基本烧烧热水,搬运搬运石块还是没有问题的。“告诉你们,若是敦煌城破你们一个都跑不了。明贼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会把你们都杀了的。所以想要活命,就跟老子一起守城。”吴全义蛊惑人心的本事算是一绝,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说直是让百姓们心有余悸。百姓们在吴全义的统治下至少还有一口饭吃,但若真是吴全义口中那无恶不作十恶不赦的大魔头明军攻了进来,那怕是他们一日安生日子也过不了了。“把金汁烧起来,把热水烧起来,把石块搬到这里来。”吴全义强自使自己镇静下来,然后尽力把守城的细节做到极致。至于能否守得住就看天意了。反正若是城破,吴全义也想好了,把城中的炸药一把火点燃,轰他个玉石俱焚。反正都是死,那就大伙儿一起死,玉石俱焚好了。马道之上,贼兵紧张的奔跑着,城中如今已经戒严,大街上基本看不到百姓。紧张的氛围让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所有人都很清楚一场大战即将来临。“攻城!”随着李定国的一声号令,明军开始了全面冲锋。如今用身经百战来形容这支明军也丝毫不为过。他们知道在战斗的每个环节该做什么,也知道如何能够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面对夯土城墙,用火炮来轰射压制是最好的选择。但听一声声炮响,敦煌城头顿时被轰的土石纷飞。而明军将士们利用这难得的时机冲到了城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