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功法典籍分享出去没关系,有一些可不兴分享出去。
客厅不大,这群天师过来,将房间挤得满满当当,程铭礼上前给他们倒水,他们视线落到程铭礼身上,犹如看什么稀罕物。
这种视线程铭礼不太喜欢,解鸣谦便往他回静室。
程铭礼犹豫片刻,拒绝了,他坐在解鸣谦身边,挺直腰杆,回视这群人。
咋地,都新社会了,还能搞道德压迫那一套?
解鸣谦率先开口:“我暂时发现的,就是这一条,没有更多。”
“你们看见的,都是后边的注解,注解嘛,个人有个人的见解。”
像诗经,有三家诗、四家诗、毛诗等,毛事又有朱熹、郑玄等注解,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这一句话,后边人读,都有不同的想法。
“所以,我不觉得,功德剑是以人脊椎骨为剑身。”解鸣谦道。
天师盯着琼枝,觉得解鸣谦说的是对的。
周以前的记载,骨还是骨,琼枝是琼枝,没有将骨头称作琼枝的记载。
只是他们有一个疑问,“你怎么确定,这是周朝时的记载?”
解鸣谦无言了片刻,道:“那也比你们瞧见的早。所以,咱们现在该找的,是琼枝。”
“得了琼枝后,是以功德体蕴养,而非将功德体炼剑,你们的理解,完全是错误的。”
现代人血祭有怨气,非正道,难道古代就是正道了?
不可能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万物,并不分三六九等。
天师点头,“那琼枝,又具体是指代什么?”
解鸣谦顿了顿,道:“咱们应该不纠结琼枝是什么,而应该问,为什么要以琼枝为剑身,用玉髓、与雷击木等,可不可以替代?”
解鸣谦这个问题,让天师开阔了思想,“我觉得,琅玕为底,是因为琅玕能承载功德。”
功德无形,与信仰般,只有特殊之物才能承载。
比如神像,只能以木以土,功德,以琅玕。
解鸣谦连连点头。
这也是他考虑的答案。
“那为什么琅玕能承载功德?”解鸣谦又问,“它承载功德的原理是什么?”
“非人间物?”有天师试探着答道。
另有天师道:“法器,法器可载功德。”
“胡说,不是所有的法器都能载功德。”另一名天师直接辩驳,“只有一些特殊的法器,才能承载功德。”
比如国玺。
可载功德与国运。
天师纷纷议论,能载功德的有那些,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玉。”
还得是有特殊意义的极品好玉。
有天师问,“和氏璧,如何?”
解鸣谦抬头望向那名天师,道:“和氏璧不是早失踪了?”
“还在。”那天师开口,“在墨家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