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从黄泥水淋法制作白糖普及之后,白糖的生产已经形成了规模。尤其是广东布政使司徐闻县便是远近闻名的制糖大县,很多人家都在从事白糖制作,这些以制糖为生的百姓被称为糖户。
当然这个时代高含糖的甘蔗品种还没有培育出来,白糖的价格非常地昂贵,一斤白糖的价格几倍于食盐。
听到白糖这个词,夏国相眼前一亮, 随即又摇摇头道:“白糖是好,不过销量太窄,老百姓吃不起。”
夏国相知道这白糖的利润很高,但是并不是食盐这种百姓刚需,只能富贵人家的吃食。这天下哪有那么多的富贵人家,这白糖的市场并不是很大。
不要说白糖这种现在还是奢侈品的白糖, 就是百姓刚需的布匹, 也是一样,要不然怎么华夏百姓的衣裳破烂不堪, 大量的丝绸棉布却出口海外,真的是百姓不想穿好衣服吗?
显然不是,老百姓太穷了,根本就没有消费的能力,这就是皇权社会并不懂得什么叫经济规律,不懂得为百姓提供创造财富的条件。
只有百姓富裕了,才能拉动消费,国家才能收到更多的税,才能形成正向循环。越是压榨,百姓越穷这税就越是收不上来,收不上税官府就会缺钱,就只能加税,百姓就会更加贫困。
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人能够看到这一点,这是现代经济理论, 不是古人能够理解, 不过陈永华既然将白糖当做礼物送给夏国相经营, 那是有底气的。
承天府在红毛夷时代就已经发展出不错的制糖业, 再加上经过郑经的改革与提高生产效率, 承天府的制糖成本已经比大陆的制糖成本低了三成。
承天府的甘蔗压榨不是大陆百姓一家一户的手工压榨,而是利用水力带动机械压榨,在压榨这一方面就降低了大量的成本,更别说后续的各个工序。
陈永华笑着给夏国相报出了一个采购价:“夏兄稍安勿躁,既然说让利给夏兄,怎么可能让夏兄吃亏,我郑氏给夏兄的报价是每斤白糖二十文,红糖十五文。”
这个价格已经比市场价格低了一半以上,也就是说只要夏国相拿到货,随便倒手都能挣钱。
夏国相明白,这是郑氏在向自己示好,通过这种让利稳固双方的关系,这个价格可能已经是郑氏的成本价格。
“复莆兄真是个秒人,这份厚礼夏某就却之不恭了。”
“都是生意,郑氏卖给谁都是卖,有钱让夏兄去赚好过被别人赚。”
“复莆兄真是个妙人!”
说完二人哈哈大笑,这种大家都有好处的买卖,夏国相觉得这样的生意才叫生意,大家都有好处才能长久嘛!
陈永华笑而不语, 他知道这些货物的样品一旦到了昆明, 必然会在吴军上下掀起波澜。
只要吴三桂眼睛不瞎,一定能够看出这些商品的价值,采购也会随之而来。
夏国相带着人直接将陈永华的货船划走,并请陈永华在梨花驿暂时等待一些时日,最多一个月就会再次返回。
临走之前,夏国相忽然问了一句:“贵部火炮如何?是否出售?”
陈永华连忙摇头:“我军没有火炮可以出售,我军的火炮也要从西夷那里采买!”
夏国相有些失望地带着手下驾着陈永华的货船离开,元江在往上游,已经很难行船,走不了多久他们就得弃船上岸。
不卖给吴军火炮这一点是郑经亲咬 待的,陈永华当时还有些不解,便问郑经:“王上!既然我们能够卖给北郑火炮,为何不能卖给吴军?”
郑经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北郑与吴军谁更强大?”
“当然是吴军强大!”陈永华想都没有想就脱口而出。
郑经笑了笑说道:“这就是不卖给吴军火炮的理由!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复莆可以仔细思考一下!”
陈永华如今可不敢再把延平王当学生看,这个学生如今的思想远不是他这个经学老师能够比拟。
延平王没有把话说透,就是在点拨自己,让自己琢磨这其中的奥秘。
陈永华想了好多天才终于明白延平王为什么不卖给吴军火炮,其实这就是帝王的平衡之术。
谷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