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单是吕布率领骑兵一夜奔袭二百里这份义气,就足以让他大为感动。
可见孟子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是相当有道理,无论是《三国演义》里的艺术加工,亦或是《三国志》等历史典籍里对吕布的记载,其实也只是后人所写,只有自己感受到的对方的人品,才是最为真实的。
吕布赶忙向着韩涛回礼:“吕布本就是奉命前来救援,自当倾尽全力,不敢当使君如此大礼。倒是使君,竟能率步兵于一日一夜之内奔袭二百里赶到,这行军速度才是让人叹为观止。”
韩涛赶忙指着站在一边的解释着:“此事可不是我的功劳,而是要多亏文若和公达叔侄俩了……”
……
吕布带领骑兵匆匆离开,都没顾上和荀氏叔侄打招呼,但他们还是很快得到了消息。
荀彧当即判断出,一定是有紧急情况发生,马上招呼黄忠,调黑甲军和三千步兵只携带兵器,沿着吕布骑兵的行军方向先行出发,争取时间。随后又下令全军拔营,向新城进发。
当韩涛追上大军时,他们已经离开原来的驻地十几里的路程,而黄忠等人则行得更远。
韩涛与荀氏叔侄汇合以后,将大军交给管亥、周仓带领在后缓行,他们迅速更换已经备好的马匹追上黄忠,加速前行。
正是因为有了荀氏叔侄提前安排一支部队轻装前进,才给韩涛争取到了时间,让他也能在最短的时间,也赶到了新城。
听完了韩涛关于荀氏叔侄安排的描述,吕布、韩冲和贾诩看向他们的眼光,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尤其是贾诩,他看向荀彧叔侄的眼光中,既有欣赏,也有着几分小小的桀骜和不服气的神情。
贾诩的这个反应,韩涛看在了眼中,也非常的理解。毕竟他的年龄比起荀氏叔侄要大上许多,又都是靠智谋安身立命,现在他又刚刚加入自己的阵营,自然是想着要多表现,有荀氏兄弟挡在前面,对他的发展肯定会有所影响,有嫉妒心一点都不奇怪。
更重要的是,贾诩是凉州本地人,而荀氏叔侄其实是外来人,这种地域上的排他性,也会让他们之间有攀比之心。
其实这也是在给韩涛提醒,随着自己的势力日后越来越壮大,手下的猛将、谋士也会越来越多,尤其是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士族的人会更多。
士族的支持有多么重要,韩涛是非常清楚的,如何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让他们都能为自己所用,是韩涛必须要花心思去琢磨的。
毕竟在这个乱世,不可能永远都是靠他自己去解决问题,合理地利用好士族的力量,把手下每个人的才智、能力都发挥到极致,真正地做到物尽其用,还能忠心做事,将事半功倍,也可以更快地实现心中的夙愿,早日结束乱世纷争,建立一个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