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第477章 海研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7章 海研所(2 / 2)

食为天与农大和农科院深度合作,实现双赢的事,在科学界已经成为了一个榜样。无论是正式的会议上,还是私下闲聊,食为天经常被提及。


现在,国家逐渐将科研经费集中到重点项目上,而不再像从前一样,雨露均沾,谁也饿不死,但谁也吃不饱。


许多科研机构的领导都很头疼,课题自定,经费自筹,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这让还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思维方式的研究机构,都觉得很是茫然。


就在这个时候,食为天的事迹为大家指明了方向。原来没有了国家下拨的科研经费,依靠与企业的合作,科研机构也可以过得如此轻松惬意。


只可惜,目前国内像食为天这样的企业真是太少了。


在现今华夏的经济结构中,国企占绝大多数。但国企大都不重视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一旦发现适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就会通过行政手段直接索取,有时候甚至拿来就用。


这是国家多年来执行计划经济所形成的弊端,并不是一下子就成扭转的。可科研机构从国家得到的经费逐年减少,这就逼着领导们改变思想,面向市场主动出击,而不是继续躲在象牙塔中,闭门造车做着所谓的课题研究。


海研所的刘所长,是位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在学术上取得过诸多研究成果。可是,他却在为钱的事情发愁。


科研经费的减少,自然也波及到了海研所。所以许多原本就经费不足的项目,这下基本就停滞了下来。刘所长别说给员工发福利了,再这样下去,每月的工资都要成问题了。


几年前,他组织海研所里的精兵强将,成立了一个课题组。花了不少宝贵的外汇,连续三次从美利坚引进良种海湾扇贝进行研究。


经过全组人员几年来夜以继日地潜心研究,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终于在近期初步完成,建立了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和全套的本地化人工养成技术。


可是,当刘所长兴冲冲地参加市里经济发展研讨会,向几家国营养殖场做宣传推广时,遇到的却是漠视和敷衍。


刘所长很是不解,他不甘心得到这样的结果。已经年过花甲的他,连续多日冒着酷暑,赶往几家国营养殖场,努力想做通他们的工作。


最后,一个相熟的养殖场领导看不过去,私底下告诉他,现在各养殖场的主要精力都在养殖对虾。对虾不仅养殖技术成熟,而且市场需要量极大,可以说是供不应首发


更为关键的是,对虾是可以出口创汇的,这对各家养殖场的领导,有着致命的诱惑。要知道在这个年代,整个国家从上到下,对外汇的渴望几乎是无止境的。


许多单位甚至宁可亏本,也要完成出口创汇任务。因为这才是上级领导考察他们工作业绩时最看重的。


至于亏损,国营企业并不担心。出口退税加上各级政府对出口的奖励,就足够弥补亏空的。实在不成,企业还可以找上级单位要拨款,或者银行贷款可以一直拖欠的那种。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