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他是孙策的丈夫,按说夫妻一心同体,可若是不封不赏说不过去。
“我们家不是缺钱么?多多益善!”朱信当即表态。
“可府衙这里也缺钱!”孙策无奈的说道,真那么容易,自己也不会回来跟他商量。
孙策这边还是个新兴的势力,成军不过一年左右,各地都要驻守,各地都要钱粮。
可以说有一分钱,都要投入到地方武备建设,还有各种基础建设。
更别说,早些时候提出的仓平常和义学,这些都需要投入钱粮。
福建郡那边,也有好几个县城需要建设。说到底,就是——钱不够用!
就朱信的功劳,钱就不能少,看给多了,官方库存的钱粮就不足。
官营粮行刚刚起步,销路还没有扩充到扬州全境,没办法为府库提供现金。
“那就打个欠条?”朱信想了想,“以后有钱了,再发呗!”
“开了你这口,其他人那边怎么办?”孙策表示无语,说不得有人会以朱信这次为例,在发不了钱的时候,也给别的士卒将官打欠条呢?
“既然如此……”朱信想了想,“盐,按照比来给我足量的盐,怎么样?”
盐铁专营制度已经废掉,几乎靠海的,不少家族都有煮盐出售。
和粮食不同,这盐的生产周期真的不长,而且只要还有柴火,就不缺盐。
就说曹操,最苦的时候要吃都要吃米肉了,可腌肉的盐却还是不缺的。
“盐啊……”孙策有些疑惑,“你要这玩意干什么?”
就觉得朱信有些败家,放着钱货不要,要这盐有什么用?盐价也不贵,再加上战乱,运输成问题,要么大家凑一起运输到中原出售,要么只能降低产量。
就算运输到中原,这价格也上不去多少。毕竟成本要算进去,再加上各地的私设关卡收税,最后卖低了自己亏本,卖高了几个月都卖不完!
“总得要点什么对吧?我要铁,你给我?”朱信反问。
“铁就那么点产出,供应军用民用都不够,再说给你能做什么,你会打铁?”孙策疑惑的看向朱信。她那把古锭刀,都拿去给匠人重铸了。
勉强也就打个枪头,枪身还要另外想办法。孙策也犯难,上哪找坚固的木材。
想过桃源村那的桃树,绝对坚固,奈何带不回来也没辙。
“所以还不如给我盐算了!”朱信耸了耸肩,煤炭也不错,奈何这江南最不缺的就是树木,柴火的价格,比中原要低许多。
不过江南很少会把柴火出售到中原,最多是木材,那才是大头。
木匠用完的边角料,收集起来,那可不就是柴火么?
“行吧……下午我和子布说说。”孙策有些纠结,不过也不好干涉。
于是到傍晚的时候,一块取货凭证,就叫到朱信手中。
凭着这个,可以去万事屋的仓库里面取盐。量大,总不能都送到这边。
少不得,有几个盐商慕名过来,询问要不要帮忙代售,朱信也只是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