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涨了那不是很危险吗?”
“所以小孩都不能去,只有我们村里的鱼塘捞鱼时,小孩子才能在旁边看热闹,还能在塘边捡贝壳喂鸡。”
“你们说的是河蚌吗?那个壳这么硬还能喂鸡呀?”
“当然能呢,用刀或者薄点的石头就能把壳给打开了,里面的肉鸡喜欢吃了,而且啄下来的贝壳碎还能帮他们消化。”
“哇塞,兄弟,你们村捞鱼的时候你通知我,我也想来你们村凑个热闹,。”小表弟跳出来说道,收获了家长们不放心的注视。
小孩子不好答应,只能不答应坚持到饭菜的香味传过来。
虽然是大热天,黄素英想着招待好这波客人还是用了地锅。
风扇在厨房里呼啦啦的吹着,她丈夫控制着火焰的大小,她站在灶台前大显身手。
红烧鳝肉没有炖生敲那样复杂,却有着另一种口感。麻椒花椒辣椒给予了刺激的口感,滑嫩q弹的鳝肉保持了一抹鲜甜,即使辣的嘴唇仿佛正在燃烧,依然停不下不断张开的嘴。
在地锅里炖熟的鸡肉更是软烂又不失口感,美味的更有随着鸡肉贴在铁锅上的玉米饼,吸收了鸡汤的美味,更是拥有铁锅烙出来的焦香口感,还有淋在上面的秘制辣椒油,让味道再次升华。
考虑到天气的炎热情况,除了两道大菜外,黄素英准备的都是比较爽口的小菜。
简简单单的拍黄瓜爽脆可口,手撕茄子开胃解腻,糖醋藕丁颜值和味道兼备。
一顿饭吃得七个人胃撑了,但嘴还不满足,恨不得再多长一个胃出来。
“真的是太好吃了,那电视节目一点都没夸大,难怪这么多人排着队买菜。”
“我也明白这菜为什么卖这么贵了,这菜就值得这个价钱。”
“不过曲迟家的菜味道还是要更好一点,妈,咱们还是再多买点带回家吧,晒成菜干也行啊,我怕以后知道的人多了就买不到了。”
“不行,在别人还不知道前,咱们要多来几次。”
王美芳和两个姐妹当即就决定,等下个星期还要过来。
一旁听着的黄素英放下了心中了大石,开始期待起未来。
王美芳他们在院子里面好好消了食,然后曲迟又带着他们上双驼山上逛了一圈,只是还没彻底入秋,山上更适合乘凉,有一部分野生的果树上挂着果子,只是还没有成熟没法吃。
等到太阳西斜,阳光不再那么猛烈时,曲迟就带着盼望已久的游客去了村里干旱的泥塘,还带着村里不少半大的小伙子。
经过夏季猛烈的阳光,村里没有专门补充水的泥塘,只有少部分的水,一眼就能看见水下黑色的塘泥。
在这样的塘里完全不用担心发生溺水的事故,用手在塘泥里面轻轻一摸,你能摸出比指甲盖还大的田螺。
极其容易挖到的田螺,个头还大,想到做好后的味道,即使要花不便宜的价钱买,也让人感觉不虚此行。
等到天色渐渐暗淡下去,王美芳等人又跟着曲迟来到了田边,捉起了黄鳝。完全忘记了家里还有人孤零零的,也忘记昨天还心心念念想看下集的节目。
都来到溪山村了,菜都吃到口了,后续的节目不看也成。
就在这天的晚上,阳市本地不少家庭里看见了继续播出的下半期节目。
虽然说本地地方台的收视率不高,但是还是有不少固定的观众的,这些平均年龄偏大的本地观众,就喜欢看这种和自己生活有关的家长里短。
偏偏这个视频还挺有趣,最后更是指出溪山村这个环境好、食材好、位置也不远的好地方。
不少手里面不缺钱,就想着让家里孩子吃些好东西的叔叔阿姨大爷大妈们还就真升起了兴趣。
不过年轻人看见后倒不怎么在意。
“我看节目里这小伙子卖的东西真不错,要不我明天和隔壁老张过去看看。”
“爸,你在家里闲着没事就去公园里面转转,别跑这么远被骗了。”
“你爸没这么容易被骗,我看这节目不像是假的……”
“你听这节目瞎说,估计就算不是炒作的,也肯定夸大了。”
“唉,我有个老朋友就住在碧江镇,我打个电话问问去。”
相似的对话在不少家庭里面出现,而且还有不少人跟自己周边的朋友说起这事,也不少想办法打听到。
虽然一天两天内溪山村没有太多外来人过来玩,但是名气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提升。
就等着先一步尝鲜的人过来才能彻底展现出效果。
同时,这段时间也让溪山村有了个准备的时间。
第 22 章
日子已经慢慢往日短夜长的时刻转变,不过曲迟在大部分时间还是等天大亮后起床。
今天倒是个例外。
天上还挂着不少星星,曲迟已经叠好被子刷牙洗脸了,再站在阳台上深深呼吸几口新鲜又带着点凉意的空气,才清醒过来迎接新的一天。
“早上吃皮蛋瘦肉粥,怎么样?”曲迟趴在阳台的栏杆上,低下头笑盈盈地问院子里的秦时。
“好。”秦时手里拿着水壶正慢悠悠地给花浇水,听见后仰头回答道,“我去拿皮蛋。”
“拿三个就够了。”
曲迟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乱糟糟的头发,然后对上阳台上雪球精神的双眼。
平日里吃的太好,雪球每天都精力充沛,整晚都能听见他在屋里跑酷弄出来的声响。
要不是曲迟睡眠质量极好,再习惯雪球弄出来的声音后能安然入睡,脸上早就挂上大大的黑眼圈了。
抱着雪球下楼让他在院子里自由活动,曲迟从秦时手里接过皮蛋进入了厨房。
皮蛋是拿着家里的鸡蛋去镇上找人腌制的,现在正是可以吃的时候,拨开蛋壳后黑色的皮蛋被切成小块。
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昨晚淘洗好的大米,冷冻后的米粒里面的组织被破坏,放入装有开水的砂锅中能更快地煮开花,慢慢变得粘稠。
将切好的姜丝、提前腌制好的肉丝、还有皮蛋丁以及生菜丝加入,没有放秦时不太喜欢的葱花,再放点盐、鸡精、香油和一点点白胡椒粉调味,没多久一锅皮蛋瘦肉粥就热腾腾出炉。
刚出锅的粥十分粘稠,用勺子轻轻搅拌几下,勺子底粘上的少许粥都不愿意滑落。
轻轻吃上一口,粘糯的白米、口感特殊的皮蛋、嫩滑的肉丝和鲜甜的生菜味道完美融合在一起,在唇齿间舞动,让口腔的每个角落品尝到这道美味。
“味道怎么样?”曲迟笑眯眯地问道。
“好吃。”秦时的话不多,只是默默走到砂锅前又盛出一碗,用行动表现了自己的喜欢。
味道实在是太好了,而且吃起来让人格外舒服。
一大锅粥被吃的干干净净,秦时主动接下洗碗筷的活计,回来这里后,他的家务活从生疏已经变得驾轻就熟了。
吃完饭没多久,外面响起机械轰鸣的声音。
曲迟抓住两个帽子,一把放在自己头上,一把扔到秦时的头顶,手里拿着镰刀拉着他出门奔向田地里。
“走,带你出门找好吃的去。”
推开院子的大门走出去,两人就看见提前约好的人已经开着收割机已经抵达了田边。
曲迟播种的那几片田地,除了红薯水稻等还需要点时间,紫薯花生还有芝麻玉米都到了可以收获的时候。
别看这些地不算多,可也不是曲迟和秦时两个人能轻松忙活完的,更何况两人也不愿意这么累。
那只能够租用机器或者找人帮忙干活了,村里的人不多,而且最近还时不时有人来玩,曲迟干脆就再次联系了镇上农用机械店。
考虑到村里也有不少家种的田地面临成熟的时候,曲迟自己的地不多花不了多少时间,干脆通过村长询问村里有谁要一个租用的。
原本村里面的人舍不得花这点钱,他们自己可以收获,就想要拒绝,然后就看见曲迟给他们算了一下账。
机械店合作过不少次,给出的租用价格比他们想的高出不少,听完预计的花费,再想想以前弯腰弓背,挥汗如雨的模样。
还真有不少人动了心。
村里留着的还是老年人居多,前几年村里还发生过中午去地里,热晕后送去医院救治瘫痪,过两年就去世的事情。
当时的事可给大家敲响了一下警钟。
最后决定和曲迟一起租用机械的人不少,人力空闲下来,还能招呼少数过来游玩的游客。
田边围着不少人,今天正好还是周末,有本村的还有外来的游客,有老人还有小孩子,曲迟还看到了熟悉的王美芳等人,这一大家子来的人还比上次更多一些。
离着距离比较远,双方只轻轻点头打个招呼。
还有不少第一次见到曲迟和秦时的外来游客,看见他们后两眼发亮,一脸兴奋地低声讨论。
曲迟对使用这些机械时可能发生的事故十分谨慎,将这些可能发生的事情提前和村长说过了,招呼着村里身材高大的男人让人群呆在安全的位置,大人们更要看好孩子,才让机械开始行动。
比人还高的玉米伫立在田中,以往掰玉米的时候都要包裹好身体,不然就会被的叶片边缘划伤。
现在就不用担心了,高高的玉米收割机进入田里,走过去后玉米直接进仓,秸秆更是直接被粉碎。
轻松收割的场面让人无比感叹科技的发达。
不过这样方便是方便,倒是粉碎的秸秆让人觉得有点可惜。
见别人都在看机器收割,还拿着手机拍摄小视频的时候,曲迟拉着秦时到晚些收割的自家玉米地,挑选了两个细长的玉米杆,拿镰刀砍断。
长长的秸秆如同甘蔗一样带着丝丝的甜味,这是儿时掰玉米休息时必备的零食。
曲迟熟门熟路地掰下玉米,再用镰刀在玉米秸秆上咔嚓两下,只留下倒数第二节到倒数第四节,这几节最好吃的部分。
“给,尝尝看,我挑出来的玉米杆味道肯定不会差。”曲迟自信地用镰刀削掉玉米杆的硬壳,将里面的嫩芯递给秦时。
秦时接过来,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曲迟宠溺着,这种感觉有些诡异却不让人讨厌。
以后要找机会表现一下,不能总占曲迟的便宜。
专门挑选出来的玉米杆比较嫩,里面的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硬,反而刚咬下去就有水分迸出来:“很甜,水分很足。”
玉米杆芯的甜分比甘蔗低多了,不过有种独特的清甜,两人就这样坐在田边静静地啃着玉米杆,完全不在乎别人看过来的目光。
注视着这里的人,也不知道是被人迷住了眼睛,还是被玉米杆迷住了眼睛。
只是看着看着,目光就停留在不断减少的玉米杆上了。
怎么感觉嘴有些渴呢。
而且这渴喝水还解决不了,必须要吃玉米杆才行。
和曲迟接触的张天乐,在表弟表妹们催促的目光下慢慢靠近:“小老板,你家田里的玉米杆卖不卖?”
玉米杆好吃的部分没有多少,不过味道的确还不错,想了想道:“三元一根,我给你们削好。”
张天乐当即就要了十根,在曲迟削玉米杆的时候,他的那群表弟表妹们也都凑过来了。
没多久,一人手里拿着个玉米杆,站在田埂上啃着,看起来有点土,又有点沙雕的气质。
看见这一幕,有些游客好奇想尝尝,村民们有不少发现这里面商机的,回家拿上镰刀到自家地里砍上不少,到人多的地方问人要不要的,价格肯定比曲迟便宜不少。
只要尝过溪山村菜肴的人,基本都会尝尝玉米杆的味道。别看现在玉米杆都是粉碎用来喂牛喂羊了,以前吃着的人不少,尤其是溪山村的,味道肯定不会差。
识货的人还专门跑到曲迟旁,宁愿排队都要买。
第一次来这里的人倒是比较犹豫,不过好奇心一上来,也会尝尝看,反正来到这里的无一不会被美食征服。
后来秦时同样拿着镰刀帮忙,游客也不多,曲迟没忙活太久又闲了下来,放下镰刀习惯性地甩了甩胳膊。
一种温热的触感突然从手臂传递到大脑,曲迟惊了一下,望向手臂就看见秦时的手在胳膊上按摩。
“我学过些按摩的手法,揉过手臂就不会酸疼了。”秦时语气自然地说道,一脸他的行为非常正常的表情。有些粗糙的手掌在曲迟手臂上来回移动,力道格外合适。
“哦。”曲迟呆愣愣地回答道,完全忽略了强化后的胳膊完全不酸的事实,也忘记了拒绝。
曲迟觉得今天的太阳有些太晒了,即便坐在树荫下,也晒得人脸上发热。
所幸秦时按完后就松开了手,问道:“现在感觉怎么样了?”
“好多了。”曲迟望向周围的草地,见到熟悉的东西后又兴奋起来,“那边还有黑星星,这东西学名就是电视剧里的龙葵。”
说完曲迟就起身往旁边走去,很快手里就捏着小小的黑色野果向他招手。
秦时微微一笑,跟了过去。
有了机械帮忙,虽然花了些钱,却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还有空闲的时间招待游客,算起来还赚了不少。
游客们玩的高兴,还帮他们带来看更多游客。
而且将玉米花生等收上来后,都不用等最后称重,光评肉眼看就能看出,今年是个丰收年,收获比往年多了不少。
村子里这些天都充满着欢声笑语,每个人都非常高兴。
忙碌几天过后,村里不少地面变得光秃秃了,还有各家的院子和干净的水泥路,都多出了不少需要经过晾晒才能够更好保存的庄稼。
曲迟脸上也都是笑意,芝麻和花生就等着送去家里的榨油坊榨油,紫薯倒是需要找人处理,不过玉米和玉米杆这些天已经卖了不少了。
再加上这些日子卖菜卖黄鳝泥鳅,手里赚了不少钱,也该和他爸妈说说这半年里他试出来的结果了。
第 23 章
脚踏着红砖铺就的人行道上,行走在翠绿的玉兰树下,不少早起的行人闻到阵阵浓郁的芝麻油香气,不由得调转了脚步。
洁白的墙壁上攀爬着翠绿的爬山虎,门外不少花盆里开着姹紫嫣红花朵,着实让人赏心悦目。
不过现在没多少人看这个,全部伸着头,闻着从屋里面传来的香味,看见了旁边放置的一粒粒爆满的芝麻,开口赞叹:“老板,这香油不错啊。”
收割好芝麻后,曲迟留了一部分炒干放在家里,其余的就运到了镇上的榨油坊,交给父母放入榨油机中。
机器轰隆隆地运转,没多久,浓郁独特的香味就顺着风飘十里。
眼见着循着油香走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忙活着榨油的曲德运笑道:“自家种的一亩芝麻,就准备趁早上没人给榨了。”
进到屋里后香油的气味更加浓郁,喜欢这种味道的人是怎么闻都闻不够。
最早来的的一位老爷子站在门口看了不短的时间,从还没有处理的芝麻,到各个榨油的工序,以及最后炸出来的黄澄澄透亮的芝麻油都看的一清二楚。
循着味道来的人越来越多,老爷子也有些焦灼了,不再等待,直接问道:“老板,一亩地芝麻能榨出来的油可不少,平时也就拌凉菜的时候用,你家一年也用不完这么多,不准备卖点?”
“卖,当然卖了。”张云拿干净的手巾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怎么卖啊?”有人等不及问道。
曲德运笑笑:“这价格我们说了不算,要等我儿子说。”
正巧曲迟和秦时手里拿着各种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子走出来,将东西摆放在门外。
“哎,这不是小老板吗?你可有段时间不去菜市场了,这家榨香油的芝麻原来是你种出来的啊。老板早说啊,不管这香油什么价格,我先要三斤。”一个认出来曲迟的老熟客抢先预订。
“三斤?你吃的完吗?你当炒菜的油啊。”芝麻油虽香却不适合炒菜,也就是凉拌菜或者汤里倒些,一年也吃不了多少。
“吃不完我送人,要你管这么多。”
这时其他的围观者也反应过来了,有些人议论起来,有些人拿出手机就开始通知别人了。
随着电视采访的播出,曲迟只是以小镇菜贩的形象给阳市的少部分人留下来点稀薄的印象。
可在碧江镇不同,小老板三个字已经成为了响当当的招牌。
不用曲迟多说,以前接触的老顾客就按照来的先后顺序组织想买的人排起队来了。
“这回还是限量每人一斤价格肯定还是比市价高了些,一两要五元,要是自己没带容器可以回家拿,我先给你们留着,要是不想跑一趟的我们这里准备的也有瓶子。”曲迟不耽误大家都时间,直接了当地说道。
围观的人在心里飞快地算了起来,平日里镇上卖的香油差不多一斤也就二十多块。
小老板的东西是好,可也真是贵,五元一两那就五十一斤了。
就几秒的时间,有些人算清楚后有些心疼,可闻着往鼻子里钻的这味,偏偏就舍不得走。
常买溪山村菜的人已经习惯了这种价格,排在最前面的人就是,直接道:“不回去了,小老板直接给我装一斤,算上瓶子一共多少钱?有支付二维码不?”
前几年上学回来的时候还很少看见二维码呢,不过这次回来曲迟才发现时代变化的快速。
用现金的人变成了极少数,别说各个店铺里,就连街边卖水果的还有菜市场卖菜的,几乎每个摊位边都放着一个二维码。
曲迟在菜市场卖菜的时候意识到这点了,这回当然也准备了。
“二维码忘记拿出来了,一共五十二元。”曲迟笑了笑,从旁边拿出早就打印好还塑封的二维码,放在桌面上。
玻璃瓶是在市里批发来的,曲迟还挑选的质量比较好,批发价都一块,拿回来后又高温消毒。
玻璃瓶摆放在称上,澄澈的新鲜榨出的香油,沿着勺子慢慢流入玻璃瓶中,称上的数字也在不断变化。
曲迟和秦时面前排成两队,围观的人看着他们稳稳当当的手臂,连半点香油都没洒落在外面,还夸了两句。
不愧是正年轻的小伙子,手上就是有劲。
排队的人等着香油,还想着别的:“小老板,我可听说你家还收了一亩花生,什么时候榨花生油给我们说一声,我提前来排队。”
“花生还要晒干,离榨油还早着呢,到时候我提前两天在油坊上贴个通知,你们自己拿着油壶来就成了。”
“最近每天来这里看一眼了可就多了。”有人笑道。
“倒也不至于,我家就种了一亩芝麻和一亩花生,今天这芝麻油榨完了,我们村里还有不少家过来榨油的,大家要是感兴趣也可以过来买点。”
“行嘞,没买到小老板的,你们村里别家的也成。”
“要论味道,还是小老板家的好,尤其是这几天新出的玉米,味道简直太棒了,不软不硬,甜得很,尤其是用来煲汤,连肉都变好吃了。”
“前面的,买到玉米的别买香油了,我这天天早上去排队,连个玉米须子都没买到,这香油就行行好让给我点。”
“哎,还能这样啊。买东西这事是各凭本事,买不到只能怨你来得太晚了。”
队伍里吵吵闹闹,不过没人真的动气。
曲迟听着满脸微笑,虽说在村里生活没有大城市那么方便,可就是这种相处让人喜欢。
不少买到香油的人也没有离开,就坐在附近和大家插科打诨,还不断有人被香味或者人群吸引过来。
没多久,一个卖小吃摊被推到了路边,里面两个锅,一锅里面装着卤菜,一锅里是做好的柠檬鸡爪。
曲迟有点印象,这人平时是在镇上大型超市门口前售卖的,估计是在去超市的路上经过这里。
还有附近几家开早餐店的,见到这场面,手里端着筐,里面装着油条豆浆包子等过来了,直接当场售卖。
不少人顺着香味过来后又排队,连早餐都没吃,见到后肚子咕噜噜响起来提醒他们了,还真买了不少。
尝到甜头的几家店都高兴着呢,希望榨油坊继续这么热闹下去。
只是这天曲迟家的芝麻榨完,改天就换成村里的其他人了,虽然还是有不少人会来买,也不会出现这样热闹的情况了。
想要有下回,还要等曲迟榨花生等时候。
忙活到深夜里关门,后院里还有挥之不去的香油味,还有每个人的衣服头发,不洗个几遍根本别想去掉。
忙碌了一天,晚饭就简简单单了,从超市里买的专门做凉面的面条,下面煮到九成熟。捞出来后在凉水里过一遍,防止放久了粘在一起。
煮面条的时候料汁也就准备好了,剥好的大蒜剁成蒜末,再加上辣椒粉和今天处理的熟芝麻,放点切成圈的小米辣,一份沸腾的热油浇上去,喷喷香。
再往里面加上两勺生抽和两勺醋,一点白糖和一点盐拌匀。
料汁均匀地分成四碗,再将煮好过凉的面条放入其中,再往上面放好黄瓜丝和炒香的花生米,还没有拌好口水就在嘴里分泌出来了。
灯光伴随着明亮的月光笼罩着院子,四个人坐在桌子边抱着一盆面条,呼啦啦先吃上几口,又酸又辣,还半点都不腻。
“迟迟,你在家天天吃这么好,竟然还半点没胖。”张云吃完后仔细瞅着儿子,没胖归没胖,脸色红润有光泽,比以前健康多了。
“这不是天天还干农活嘛,吃好睡好,还有适量的运动,别说长胖了,连肌肉都有了。”曲迟骄傲地抬起头。
曲德运哈哈笑道:“别是一块肌肉变成两块了。”
曲迟听他爸的嘲笑声,差点就想掀起上衣给他爸看看了,然而在手动之前不小心碰到了坐在旁边的秦时,猛然改了动作,掏出了兜里的手机。
“爸,妈,你们看看咱们今天的收入。”
“有什么好看的,东西都是你种的,塑料瓶也是你买到,钱你都自己收着。要真想给啊,晚点把榨油的钱转给我就成了。”张云不在乎地说道,她和孩子他爸赚到的钱,以后也是给儿子的。
曲迟坚持将手机递到了他爸妈面前。
“赚了这么多!”
张云瞪大了眼睛,重新数了一遍上面的数字,还是不相信地擦干净手,把手机接过来。
再数一遍。
曲德运同样如此,两口子头碰着头看了好几遍,才相信这个数字。
“我知道你这段时间赚的多,没想到能赚这么多。”曲德运的声音中带着点惊叹和欣慰,以及微不可查的失落。
“是我运气好。”曲迟真情实感地道,如果不是意外出现的能力,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收获。
曲迟拿回来手机,打开收款记录,将里面的钱一点点给父母将清楚,最后对父母笑道:“我回村种地半年多的收入还行吧?”
曲德运抬起头望向短短半年内变化不少的儿子,见到了是儿子这半年里没落下去过的笑颜,以及现在眼里对未来的期望。
抓起张云的手,曲德运看着儿子:“说吧,接下来有什么安排。”